“這已經是第三次國際大米節,今年整體上不僅品種更加豐富,而且除了粳米以外又加入了秈米,可以説展示了我們大米節的廣泛性和國際性。”遠在日本的日本水稻品質食味研究會副會長大坪研一在接受視頻採訪中説。
大坪研一指出,大米的口味和產地、品種都息息相關,同時種植大米的天然環境,包括氣象條件,如夏天的温度以及早晚的氣温都會影響大米的口味。此外,水稻種植業的從業人員、化肥的噴施,以及烘乾等各個環節都會影響到大米的口感。
在大坪研一看來,這次品評會上,中國以及參與本次大米節品評的各個國家的各個品種的味道都更上了一個層次。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不能親自到場參與本次品評會,對此大坪研一表示十分遺憾。談及黑龍江稻米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他建議,今後不僅應該考慮量的問題,也要在質的方面多加考慮。既有量,又有質,又安心、放心,同時,希望水稻不僅僅用來做米飯,也可以考慮生產一些用於製作壽司等多用途的稻米。
記者:孫銘陽
編輯:馬雨彤
責編:鄧偉
審核:金鴻雁
統籌:連佔海
監製:包民權
【來源:黑龍江日報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