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交戰雙方在對壘時,兩邊主將的身後立着許多旗子。旗子上面的內容要麼是自己的國號、簡稱等;要麼是主將、副將等人的姓氏。這就是“軍旗”,在古今中外許多經典戰爭中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那麼,古代人打仗為什麼要舉那麼多旗子呢?
扛着軍旗打仗的習俗最早來源於上古時期。那個時候各部族因為搶奪領土、資源等發生衝突。矛盾激化後,雙方往往在戰場上持械格鬥、不死不休。
沒有人希望自己敗給對手,人們往往把希望寄託給“神明”(或者説是圖騰)。盼望藉助“神明”的力量幹掉對手。於是,在交戰前,各部族把自家的圖騰畫在旗子上。兩軍對壘,旌旗獵獵,既盼着神助,又能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
在三國的大舞台上,諸侯爭鋒、狼煙四起,打仗殺伐成為家常便飯。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和呂布在定陶擺開戰場,一邊扛着“曹”字軍旗,一邊扛着“呂”字軍旗,在短兵相接中,呂字旗幟呼啦啦倒地,曹軍士氣大漲,呂布倉皇而逃。戰鬥結束,曹操的軍旗迎風招展,士兵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軍旗的國家之一。東漢末年,劉熙曾經寫過一本著名的訓詁學著作,叫做《釋名》,顧名思義,這本書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進行解釋。其中,他對軍旗是這樣解釋的:“熊虎為旗,軍將所建,象其如猛虎。”也就是説,將領把熊、老虎這樣兇猛的動物畫在旗子上,起到震懾敵軍的作用。
在東漢劉熙之後,“軍旗”出現了許多叫法。比如音同漢字“到”的“纛”。“纛”的本意是羽毛做成的舞蹈道具,或是帝王乘的車上的裝飾品。後來在唐朝詩人許渾的詩句“柳營出號風生纛,蓮幕題詩月上樓。”這句話中,“纛”被引申為軍旗的意思。隨着烽煙四起、戰火不斷,出現了不同種類的軍旗。將旗、令旗、號旗、引導旗、聯絡旗等等,就連失敗繳械都用的是降旗。以聯絡旗為例,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情況,青旗表示遇到山林,赤旗表示遇到火情,黑旗表示遇到水道,白旗表示投降等等。
南朝著名詩人謝朓還在《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寫道:“契闊戎旃,從容讌語。”於是,“戎旃”也就成為了軍旗的代名詞。人們説的“麾下”中的“麾”也是指軍旗。
軍旗除了名字五花八門之外,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等等也都各不相同。
其中比較著名的例子,應該就是努爾哈赤手下著名的“八旗軍”了。八旗是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的合稱。而這八旗的士兵互相辨認和區別便是靠着不同顏色的旗幟。明朝中後期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同樣非常著名,他的“戚家軍”作戰勇猛、訓練有素,也和主將使用“三軍司命旗”總統兵馬,不同身份的將領使用不同的“認旗”有關。
同樣在古代歐洲,軍旗也是從圖騰旗演化而成。據記載,最早使用軍旗的歐洲軍隊是古希臘軍隊,他們在布匹上畫上被智慧和戰爭之神雅典娜所喜愛的,象徵智慧的貓頭鷹和代表天神之懲罰的獅身人面怪獸斯芬克斯。
從希臘人在軍旗上繪製的圖案可見,西方軍旗最早也是用來祈求神靈護佑、恐嚇敵軍的。古羅馬和古希臘一脈相承,所以古羅馬軍隊的軍旗上也大致是這些圖案。不過,因為羅馬有着創始人被狼撫養長大的傳説,所以有時他們也會在軍旗上繪製狼的圖案。
後來,古羅馬人和古迦太基人之間爆發了著名的“布匿戰爭”,戰爭勝利後,古羅馬人統治了整個地中海西部,擁有了絕對權力。這場戰爭後,古羅馬軍隊開始使用一種老鷹形的軍旗,並在老鷹圖案的下方標註所屬軍隊、分隊等番號,以便互相確認。
如此看來,古人征戰時不嫌麻煩,他們舉着那麼多旗子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繪製有兇獸、神獸的軍旗也能夠起到震懾對手、瓦解鬥志的作用。精神的力量在關鍵時候強大無比,尤其在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軍旗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振精氣神、激發戰鬥力。
如果説,早期軍旗注重的更多是精神激勵層面的作用,而隨着時代變遷,軍旗的實用性愈發顯現出來——引領軍隊。戰爭的發展導致了參戰雙方的人數越來越多,在軍陣最前方使用軍旗,可以讓後方的軍隊也看得見軍隊的行進方向,防止隊伍散亂。而通過軍旗也能夠表明自己身份,分辨友軍、敵軍。
大旗不能倒——將在旗在,勇氣倍增。古人的行為有着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