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4月18日,四川省教科院“2022年度第二期學前教育網絡教研活動”順利舉行。四川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遊戲與玩具專業委員會主任鄢超雲教授作主題講座分享,萬餘名幼兒教師、園長等在線共同參與。
本次講座內容圍繞鄢超雲及其團隊近期研究成果——“充分觀察、讀懂兒童、有效支持——適合中國幼兒園教師的兒童評價體系研究”展開。此項成果曾獲2021年四川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鄢超雲説,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觀察兒童、解讀兒童、支持兒童,但目前幼兒園教師的現狀卻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記錄兒童,且成效不高。經過調查發現,一線教師在觀察兒童方面往往面臨一些問題,例如觀察不夠充分,不懂兒童,沒有走入兒童的內心世界。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對於幼兒教師該如何讀懂兒童,如何支持、回應幼兒給予了一些策略與方向。
充分觀察——懂兒童的前提與基礎
鄢超雲認為,讀懂兒童的前提是充分觀察,充分觀察意味着:觀察時間要有一定的長度,而非片段式、掃描式的觀察;觀察要有一定的次數,且在關鍵時間、重要時刻,而非一次性、一勞永逸;觀察的視角充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而非固定於某一角度;觀察的主體多元,多方信息彙總,而非單打獨鬥。
幼兒園教師的觀察,更像是人類學家的觀察,而不是科學家的觀察。教師常常“混跡”於他們所要研究的對象羣體之中,將自己作為研究工具,全身心地體驗與觀察,跟研究對象充分接觸。這也恰恰是幼兒園教師觀察的優勢、特點。
讀懂兒童——兒童評價的本質與要求
什麼才是“懂”兒童?鄢超雲用自身例子及幼兒園常見案例説明,並總結懂學生的老師擁有“一視同仁、看到閃光點、因材施教、平易近人”等特徵,而不懂學生的老師卻常有“高高在上、不耐煩、照本宣科”等特徵。在今年頒佈的《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中,評估指標裏也將“品德啓蒙”作為關鍵指標提出,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説幼兒園教師“是否懂兒童”會直接影響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和保教質量。
為什麼要“懂”兒童?鄢超雲指出,任何工作都是以懂自己的工作對象為前提的,兒童是幼兒園工作的起點也是歸宿,因此對於幼兒園教師來説,懂兒童是幼兒教師的重要專業素養。成人的想法和小孩的想法大多其實並不一致,成人可能會陷入兩種誤區,一是低估兒童——他們知道的內容我們以為他們不知道;另一種是高估兒童——他們不知道的內容我們以為他們應該知道。如果不懂兒童,教育可能會出現一些錯位。因此,各行各業都需要懂工作的對象,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更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懂兒童。
“懂”兒童意味着什麼?鄢超雲用視頻案例和新生入園的案例,向大家詳細解讀了“懂”兒童對於兒童自身的重要性。他強調,在中國文化氛圍裏,成人更多的是關注幼兒的弱項,而隨着時代的變換和發展,以及《多元智能的理論與實踐:讓每個兒童在自己強項的基礎上發展》《放手遊戲,發現兒童》等理念的出現,逐漸轉變了固有觀念,強調教師要發現兒童的閃光點,要看到兒童的強項,用強項帶動弱項,最終得以整體發展。
有效支持——懂兒童的歸宿與目的
鄢超雲認為,懂兒童的老師,所踐行的師幼互動關係就會從兒童視角出發,而一旦站在兒童視角,那麼一定程度上就是有效的、有質量的。同樣,《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也將教育過程作為重點內容單獨羅列,且多次強調活動組織、師幼互動等內容。其表明,真正的質量正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而高質量的活動過程也一定是在懂兒童的基礎上產生的。
“老師對兒童瞭解得越多,對兒童怎麼學習,怎麼去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支持瞭解得越多,兒童就會學得越好”。在兒童評價問題上,最重要的是懂兒童。要懂兒童的喜怒哀樂,真正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而懂兒童的前提是要充分觀察,在懂兒童的基礎上與幼兒的互動是更有質量的,在懂兒童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是更能夠支持和促進幼兒的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就達到了有效支持的目的。(文/李隆慶 圖/劉佳靈)
作者:李隆慶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