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公元1673年11月,吳三桂斬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興明討虜”,三王之亂爆發,很快,貴州、湖南、福建、廣東、四川、陝西、河北的吳三桂黨羽紛紛響應,建國37年的滿清王朝,處處烽煙。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在跟着吳三桂造反的這幫人中,有一個人很奇葩,他便是陝西的王輔臣,王輔臣本是忠於康熙的,結果卻被滿清王朝的內部傾軋,硬生生推向了吳三桂。

吳三桂造反之初,四處送信,希望自己的親朋故舊跟着自己一起造反,王輔臣也接到了吳三桂的來信,給王輔臣送信的是汪士榮,這汪士榮是吳三桂比較看重的一位謀士,但王輔臣想都沒想,直接讓兒子王吉貞押着汪士榮,帶着吳三桂給自己的信,去面見康熙。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這是王輔臣的投名狀啊,康熙見了,欣喜異常,直接把汪士榮處以極刑,並封王輔臣的兒子王吉貞為太僕卿。

王輔臣此舉,本意是更好的融入康熙集團,但因為事先沒有跟自己的上司張勇商量,蓋了張勇風頭,這讓張勇很是不喜,二人之間結下樑子。

不久,陝西提督鄭蛟麟響應吳三桂,康熙大怒,派重臣莫洛前來陝西平亂,這莫洛,本來就跟王輔臣不太對付,再加上張勇的挑唆,更是看王輔臣不順眼,處處找王輔臣麻煩。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1674年12月,因為糧草分配不公,王輔臣率眾衝擊莫洛軍帳,混亂之中,王輔臣一箭射中莫洛咽喉,莫洛死後,王輔臣收攏莫洛部下,寫信給吳三桂,表示願意跟着吳三桂反清復明。

雖然王輔臣害死了自己謀士,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不是?吳三桂欣然接受了王輔臣的歸順,而王輔臣,也沒讓吳三桂失望,從陝西沔縣出發,直達秦州,所過之地,竭盡歸附,不久,王輔臣又佔據陝甘要衝平涼,北控寧夏,南接巴蜀,東拒清軍,成為吳三桂手下重要將領,被吳三桂封為平遠大將軍。

王輔臣的背叛,讓康熙很是惱火,派豫親王多鐸之子董額平定平涼,但董額竟然用了八個月,都未能攻克平涼,無奈之下,康熙派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兵前往陝西。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很快,圖海便包圍平涼,平涼成了一座孤城,糧草斷絕,圖海不願平涼數十萬生靈遭受屠戮,便開始勸降,王輔臣手下將士,紛紛出城投降,而對於王輔臣,圖海不斷強調康熙“既往不咎”政策,再加上圖海曾經提攜過王輔臣,經過一番衡量,王輔臣再次投降了康熙。

但投降後的王輔臣,一直惴惴不安,曾經自殺過一次,康熙下來圖海,要嚴加看管王輔臣,公元1681年7月,王輔臣對新娶的如夫人一陣拳打腳踢,將其趕出了家門,隨即又將家財分給部下。

當天夜裏,王輔臣囑咐手下親兵,趁自己熟睡,將桑皮紙一層層蒙在自己臉上,撒上酒,將自己給活活悶死,然後讓親兵謊稱自己是患病暴斃。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明明康熙已經答應既往不咎,為何王輔臣還要“畏罪自殺”呢?這就要從王輔臣出生説起了。

王輔臣是農民軍出生,後來投靠了明朝同總兵姜瓖,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又投降李自成,接着清兵入關,王輔臣又跟着姜瓖投降清兵,因為姜瓖不滿滿清對其有功不賞,再次反叛,王輔臣也跟着老大反叛,姜瓖造反失敗後,王輔臣投降,被充入辛者庫為奴。

順治登基後,愛惜王輔臣,封他為一等侍衞,康熙對王輔臣也是極為看重,不僅讓他做了甘肅提督、平涼提督這樣一方大員,還將先帝世祖章皇帝留下來的豹尾槍賜給王輔臣,然而,最終,王輔臣還是背叛了康熙,歸順吳三桂。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王輔臣知道,自己的做法,傷了康熙的心,康熙再次讓自己歸順,只是權宜之計,遲早有一天要收拾自己,這才惴惴不安,想要尋死。

想死,有很多種方式,為何王輔臣最終選擇將自己活活悶死呢?原因有二。

第一,是不想讓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圖海為難,康熙下令讓圖海嚴加看管王輔臣,如果王輔臣自殺,肯定要牽連圖海,但暴病而亡,就跟圖海沒有關係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王輔臣此人,還是知道一點感恩的。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第二,是跟康熙認罪服軟,希望康熙能放過自己的家人,造反這種事情,必死無疑,王輔臣知道,自己跟着吳三桂造反,無論如何,死罪難免,如果自己把姿態放的足夠低,或許,康熙會饒了自己的家人,事實證明,王輔臣是對的,當康熙聽到王輔臣死訊,沉默良久,但最終,只是把王輔臣的兒子革職,並未牽連王輔臣的家人和部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6 字。

轉載請註明: 吳三桂手下悍將,投降康熙,康熙表示既往不咎,為何卻選擇自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