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子民伍子胥,為何幫助吳國攻打楚國,他與楚平王有何深仇大恨
導語:
中國自古講究“人死為大”,不管死者生前犯下什麼滔天罪惡,一旦他死了,就應該獲得最起碼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然而,伍子胥卻幹了一件令人不齒的事—鞭屍楚平王,這一行徑成了伍子胥人生一大污點。
伍子胥為何如此痛恨楚平王?鞭屍事件帶來了什麼樣的惡果?他被逼自殺與此有無關係呢?請往下看!
(一)殺死楚靈王
楚平王名叫羋棄疾,羋月的“羋”,辛棄疾的“棄疾”,大概楚平王年幼之時體弱多病,所以起了這麼個樸實無華的名字吧!
羋棄疾是楚靈王的弟弟。
提起楚靈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提起“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個成語,大家就知道他是誰了,沒錯!他就是那個愛細腰的楚王。
PS:楚靈王可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要不怎麼如此痴迷A4腰呢!
古人多以豐腴為美,珠圓玉潤,温潤軟玉,只有楚靈王是個另類,他喜歡骨感美女,喜歡骨瘦如柴類型的,特別是腰越細越好,最好能用手一把攥住腰,把美女整個提溜起來。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時間,宮女們為了得到雨露滋潤,紛紛加入了減肥大軍,久而久之,有些宮女得了低血糖,有些宮女得了厭食症,更有甚者,直接餓死了!
楚靈王無疑是個昏君,當了十年國君之後,就被人無情地殺死了,殺死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好弟弟羋棄疾,羋棄疾成了下一任國君楚平王。
(二)與兒子搶媳婦
楚平王和哥哥一樣,也是個昏君,不過楚平王不愛細腰,他愛兒媳婦。
為了牽制日益強大的晉國,楚平王決定與西北秦國結為盟友,當時,楚平王大兒子羋建十六歲了,秦王妹妹孟嬴十四了,二人大小正好般配。
楚平王派大臣費無極帶上豐厚禮金,前往秦國迎娶孟嬴,數月之後孟嬴到了楚國。楚平王常聽人説孟嬴是個絕代佳人,有傾國傾城之色,楚平王不以為然,美女我見得多了,我這後宮三千佳麗,個個國色天香,難道沒有比得上她的?
楚平王抑制不住好奇心,決定親自瞧一瞧兒媳婦,然而不見則已,一見孟嬴,楚平王魂兒飛了,飛到了孟嬴身上了!
這女子長得太美了,好比天仙下凡,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這麼一比,三千佳麗全都變成環衞工大媽了。
回去之後,楚平王茶飯不思,哀嘆不已,費無極見了,忙問楚平王何故哀嘆?楚平王哭喪着臉,説道:“沒想到我後宮這麼多妃子,居然沒一個比孟嬴美的?”
費無極明白了大王的心思,眼咕嚕一轉,計上心來:“大王,臣有一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楚平王來了精神,催促道:“快説!”
費無極繼續説道:“反正太子沒見過孟嬴,不如給他換一個女人,把孟嬴改名換姓變成你的妃子,不就成了嘛!”
楚平王連連點頭,此計大妙!就這樣孟嬴成了楚平王的女人,一年之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作羋軫,太子則娶了一個普通女子。
(一)小人費無極
費無極是個陰險的小人,他出了個“李代桃僵”的餿主意,讓楚莊王娶了真孟嬴,而太子娶了個假孟嬴。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很快流言傳到了太子羋建耳朵裏,起初太子並不相信,天下哪有當爹的搶兒媳婦的?但當他回到家中,再三逼問媳婦時,才知道流言居然是真的。
羋建惱羞成怒,他恨楚莊王,更恨出餿主意的費無極,但現在他只能強忍怒火,裝作毫不介意,一個是親爹,一個是親爹寵臣,他敢怎麼樣呢?不敢怎麼樣!他只能等,等爹死了,他當上了國君,那時再找費無極算總賬。
很快,費無極知道大事不妙了,他從太子羋建陰冷的眼神中,看到了一個字“恨”。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太子遲早會和他算總賬,現在不弄死太子,以後必然會被太子弄死。
費無極是個小人,小人自然有小人的手段。費無極充分發揮“特長”,一天到晚地在楚莊王面前誣陷太子,本來楚莊王就不喜歡太子的母親蔡氏,現在也討厭太子了,他把太子打發的遠遠的,到了邊疆駐守。
後來,費無極再次污衊太子,説太子掌握着大量軍隊,還與周邊諸侯暗通往來,似乎要幹大事,楚莊王一聽,膽戰心驚,如芒在背,他的王位就是殺死哥哥搶來的,他深知權力鬥爭的殘酷,與權力相比,親情不值一提。
此時,太子遠在邊疆,不能當面質問,楚莊命人將太子的老師伍奢帶了過來。
(二)伍奢之死
伍奢是誰?他是太子羋建的老師,也是伍子胥的親爹。伍奢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伍尚,小兒子伍子胥。
伍奢戰戰兢兢地來到了宮裏,看到了滿面陰雲楚莊王和一臉橫肉的費無極,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楚莊王把費無極的話向伍奢説了一遍,伍奢大驚失色,汗如雨下,趕忙替太子辯解了幾句,讓楚莊王不要聽信小人之言,楚莊王勃然大怒,下令將伍奢關了起來,又派大將即刻前往邊疆將太子帶回來,當面對質一番。
誰知道,太子羋建提前得到了消息,他覺得有費無極的挑撥,楚莊王一定不會放了他,與其去送死,不如潛逃吧!太子連夜越境逃到了宋國。
太子一逃,謀反之罪算是坐實了,楚莊王大怒,下令處死太子的同黨,伍奢是太子的老師,自然難逃一死。這時候,費無極對楚莊王説:“伍奢有兩個兒子,很有能耐,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楚莊王點了點頭,他擔心伍奢兩個兒子趁機逃跑,於是派人傳話給伍奢兩個兒子,“如果你們倆來,我就放了你爹,你們不來,我就殺了他!”
很明顯這是個拙劣的計謀,伍子胥一眼就識破了,堅決不肯自投羅網,但伍尚堅持要去,他要陪父親一起死,如果兄弟倆都逃跑了,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後來,伍奢和伍尚被殺死了,伍子胥逃到了宋國,投奔太子羋建去了!
(一)逃到吳國
伍子胥恨死了楚莊王,他發誓要楚莊王血債血還,從此之後,復仇二字成了伍子胥一生的使命。
伍子胥先是逃到了宋國,找到了太子羋建,不久之後,宋國發生內亂,伍子胥與太子羋建又逃到鄭國。
到了鄭國沒幾年,太子羋建不知抽了什麼瘋,居然與鄭國大夫合作,企圖推翻鄭國公的統治,鄭國公識破陰謀之後,殺了太子羋建,伍子胥帶着太子的兒子羋勝逃到了吳國。
伍子胥一路顛沛流離,東躲西藏,有幾次差一點被楚軍捉到,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伍子胥和羋勝勝利大逃亡,終於來到了吳國。
(二)復仇成功
在吳國,伍子胥受到了公子光的禮遇,公子光就是未來的闔閭,不過當時闔閭既不是王,也不是太子,他的身份有些尷尬,他是吳王僚的堂兄弟,他早就對王位覬覦已久,暗中籌劃奪權。
後來,伍子胥給闔閭推薦了一個叫專諸的刺客,在吳王僚的幾個兒子帶兵攻打楚國,國內空虛之際,專諸給吳王僚獻上了一道死亡美食—魚腹劍,在上菜之時刺殺了吳王僚,闔閭成了新一代吳王。
不久之後,伍子胥成了吳國宰相,孫武成了大將軍,吳王闔閭聽取了伍子胥的改革建議,大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三年之後,吳國經濟實力增強,闔閭積極訓練士兵,擴充軍備,準備攻打楚國。
公元前511年,吳國攻打楚國,採用了襲擾戰術,使得楚國疲於應對,五年之後終於攻破了楚國都城,伍子胥率兵衝入了王宮,發現人去樓空,楚昭王不知所蹤。
PS:楚昭王就是楚平王和秦女孟嬴的兒子羋軫,楚莊王死了之後,羋軫繼位,是為楚昭王。
伍子胥沒有抓住楚昭王,惱怒萬分,本來他想殺了楚昭王,替父親和哥哥報仇,想不到楚昭王逃跑了,伍子胥盯上了楚莊王的墳墓。
老傢伙,不能親手殺了你,乃我畢生之所憾,現在你死了,我要刨了你的墳墓,鞭打你的屍骨,讓你永世不得超生。
伍子胥命人刨開楚莊王的墳墓,拖出了他的屍骸,用鞭子狂抽起來,足足抽打了三百多下……伍子胥仰天大笑,哈哈哈!父親,您可以瞑目了!
伍子胥形象比較複雜,在吳國人看來,伍子胥是個忠君愛國、治世之能臣,但在楚國人看來,伍子胥是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的大漢奸、賣國賊,為了一己私仇,將楚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山河破碎,血流成河,一片瘡痍。
還有人説,端午節吃粽子紀念的不是屈原,而是伍子胥,因為伍子胥自殺身亡之後,夫差把伍子胥的屍首扔進了錢塘江中餵魚了。楚人擔心伍子胥陰魂作祟,所以粽子扔進了江裏,讓伍子胥吃的飽飽的,不要興風作浪禍害百姓。
對於伍子胥的鞭屍行為,後世褒貶不一,同情者有之,讚賞者有之,貶低者有之。
屈原是楚國人,他對伍子胥是十分讚賞的,視伍子胥為榜樣,令人感慨的是,屈原最後投江自盡,追隨偶像去了。
到了西漢,司馬遷對伍子胥也是推崇備至:
司馬遷對悲劇英雄“情有獨鍾”,諸如項羽、李廣、伍子胥等等,在司馬遷的筆下,無不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可惜的是蒼天不佑,個個遺憾而終。
到了宋朝,蘇軾對伍子胥也是深為同情的,他認為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伍子胥鞭屍乃情之所至,是不得已的選擇。
然而,到了明朝,畫風突變,一片聲討之聲:
伍子胥孝知有親而不知有國,仇一人而戕一國,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邵寶)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