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後學校還有哪些學生心理工作要做?

為幫助學生實現心理“復位”,復學後山東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在“開學第一課”後,還有哪些學生心理工作要做呢?本期“復學‘心’微課”總結了學校應做好的六方面工作。

開學第一課後學校還有哪些學生心理工作要做?

一、進行一次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普查

學校可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面向全體學生組織一次復學後心理健康和復學適應普查。對來自疫情重點地區和有基礎性心理問題的學生要重點篩查,並進行持續跟蹤。對於篩查出的存在一定心理困擾的學生,應安排專職心理諮詢教師對其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建立一人一冊記錄,持續關注跟進。對於高風險學生,應及時通知家長、班主任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

二、構建完善三級心理危機預警防控體系

學校應建立完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心理危機預警防控體系,做好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明確工作流程。各班級可設立心理委員,每兩週上報《班級心理晴雨表》,便於班主任和心理老師掌握班級同學的日常心理動態;各年級應對班主任和所有任課老師加強心理問題異常識別及處置培訓,對於行為、情緒表現異常的學生,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應及時彙報給級部,級部上報給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然後對相關學生安排心理測評及面談評估。學校可成立學生心理危機防控及干預領導小組,明確預警防控工作流程,在危機事件發生時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做好相關信息的發佈和事態發展的研判。

三、為學生提供一個求助平台和心理援助途徑

學校應通過心理諮詢熱線、心語信箱、qq在線心理服務、心理輔導室等線上線下平台為學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暢通學生心理問題的求助途徑,確保每一名學生遇到心理問題後都知道如何求助、向誰求助。

四、分主題組織一次團體心理輔導

學校可通過班會、課堂觀察、談話、問卷普查等渠道全面瞭解學生的身心狀況,瞭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分類做好輔導方案。通過開展各類主題輔導活動,使學生儘快克服“開學綜合徵”,正確認識疫情及其影響,學會調控情緒、適應環境、自律學習的方法,提高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比如在調適情緒主題輔導活動中,對於不善於語言表達和溝通的學生,可使用繪畫等表達性藝術團體輔導,帶領同學們感受自己的情緒、釋放自己的內心、突破自我的限制,從而推進學生在情緒、認知、身體等方面的整合。

五、開展一系列文體拓展活動

學校應結合疫情防控形勢,積極穩妥開展一系列校內文化、體育、娛樂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幫助學生調節生活節奏,釋放學習壓力,舒緩緊張情緒。統籌安排教育教學,幫助學生儘快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學習生活模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把握好學習節奏。比如在課間,學校可用舒緩減壓的音樂幫助學生放鬆身心,還可以開展疫情期間最美事蹟學習活動,展示各行各業年輕人臨危不懼、志願奉獻的精神,幫助學生汲取正能量,形成積極向上的思維。

六、安排一次家校溝通

家庭是學生心理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組織教師通過入户、電話、微信等方式,對學生開展一次家訪,重點了解學生居家學習情況、情緒狀態、思想波動等,宣傳並解釋好學校教學安排、防疫措施。對畢業年級學生開展家訪時要加強高考、中考政策的宣傳解讀,緩解家長和學生焦慮。對家訪中發現的問題,學校應及時彙總,提出解決方案,通過線上召開專題講座等方式,引導家長關注特殊時期學生心理狀態,共同營造愉快和諧的家校共育氛圍。(高立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山東教育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8 字。

轉載請註明: 開學第一課後學校還有哪些學生心理工作要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