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力爭奪中原是全局焦點,我軍有兩支主力部隊,配合協作,打出很多經典戰例。
華野外線出擊時,深入河南作戰,糧食補給、傷員安置都由中原軍區就近解決。1948年3月,華野深入豫西,配合中野洛陽戰役,改變中原局勢。當年5月到7月,中野先後發動宛西、宛東、襄樊戰役,華野也在豫東大打出手。
1948年11月,兩軍又一次全力配合,在東到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棗莊,南達淮河的廣闊地區,對國軍展開戰略性進攻。華野兵強馬壯,士氣高昂,兵員富足,裝備優良,各縱隊的火力配備也十分齊備。大戰開始後,華野連戰連捷。
11月25日,中野7個縱隊也包圍了一條大魚,黃維12兵團。這個兵團是成建制的機械化隊伍,12萬人馬,大量裝備美式槍械,軍中擁有數量不少的重炮和坦克,作戰時還有飛機助陣。
面對大魚,中野劉鄧首長犯了難。大別山時轉戰近一年,隊伍減員很大。出來時,12萬大軍只剩下7萬多,很多旅都只有2個團,有些戰士徒手,連步槍都沒有。
出大別山後的半年多,地方部隊補充主力,中野勉強達到了20萬兵力。然而缺少重炮,難以啃下這條大魚。
劉伯承、陳毅與粟裕進行協商,粟裕電告:
p我們決抽調3縱、蘇11縱(即華野11縱)及魯中南縱隊,外加一部炮兵,即晚南下,參加殲滅黃維作戰,統由陳士榘同志率領南來,請分配其作戰任務。
臨行前,粟裕特別交代,繳獲的武器裝備,一支槍一粒子彈也不留,全部交給中野。
陳士榘駕駛吉普車,12月12日趕到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見到中野領導人,便説:“我帶來了3個縱隊參加打黃維,請中野讓開一個地段,給我們部隊進去。”
當中原野戰軍負責政治工作的領導人跟下屬部隊聯繫,要他們讓出一個攻擊位置時,這些縱隊頭頭們人人都打紅了眼,沒有一個願意。這位中野領導很有些為難,對陳士榘説:“他們都不願意讓啊!”
陳士榘聽了後,也有了“脾氣”,説:“不願讓,我們就不參加(攻擊)了,我帶部隊去打阻擊。”
粟裕很快聽到了這一事件的反映,當即對華東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鍾期光説:“你立即去陳士榘那裏,就説派華野部隊支援中野,是(華野)前委的集體意見,必須絕對服從。而且必須聽從中野的安排!”
鍾期光馬不停蹄趕到已行進到中野六縱附近的陳士榘處,轉達了粟裕的命令,陳士榘才令部隊停止前進。又給中野六縱司令員王近山打電話,叫他留住陳士榘,準備參加圍殲黃維的戰鬥,不要去打阻擊。中野商量,決定讓出南集團作戰地段給陳士榘。
陳士榘即佈置3個縱隊,從南面向雙堆集方向攻擊,並於14日下達總攻黃維兵團的命令。戰後,華野空手而歸,將所有繳獲交給中野。不僅如此,在戰後的總結陳述中,華野居然沒有把這場戰役的殲敵數統計在內。
戰後,劉伯承將黃維的象牙筷子與枴杖作為禮物,託鍾期光帶給粟裕,感謝華野的大力支援。
淮海戰役時,華野武器裝備比中野好很多。例如華野7縱有3萬多人馬,縱隊的山炮團有山炮9門,各炮配屬2個基數炮彈(60發一個基數),炮彈1080發。在華野16個步兵縱隊中,7縱的戰鬥力也就是中等水平。
1948年8月,中野最牛的4縱有9個團,3萬1千多人,步馬槍共計9500餘支,重機116挺,迫炮60門,山炮16門,野炮2門,戰防炮7門。中野4縱的實力連華野2等縱隊都不如。其他的1、2、3、6、9等主力縱隊,每個縱隊只有6,7個團,2萬人左右,武器裝備更差。
淮海戰役後,中野得到快速發展,華野也對中野進行了大力支援。3野(華野)抽調了特種縱隊炮3團、後備兵團中的戰車團、工兵團、高炮團等部隊,支持2野(中野)成立特種兵縱隊。同時,還抽調了巫金鋒、張力雄等專業幹部到二野特種縱隊任職。
兩支大軍經過3個月休整,又攜手渡過長江,為解放全國進行戰鬥。
後記:
黃維的象牙筷子與枴杖,粟裕當年表示不要,鍾期光就保留了下來。建國後,軍事博物館多次上門討要,鍾家覺得對恢復華野的真正作用有幫助,一直不曾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