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從秦漢一直傳到隋唐,為何宋朝時期就消失了?它去哪裏了
引導語:相傳中國古代有一枚傳國玉璽,它以無比堅硬,無比晶瑩剔透的玉石鑄就而成,從戰國時代以和氏璧的名字出現,一直傳承到五代十國時期,後唐李存勖掌管丟失。這枚價值連城的權力明珠一直是歷代帝王激烈爭奪,爭相擁有的寶貝。特別是改朝換代之際,每個想要竊據社稷的野心家都想得到以求證明自己“天命所歸”,而成功登上帝位的又以擁有他方顯得自己坐擁江山的“合法性”。無奈,玉璽命途多舛,輾轉流失,歷經了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多重過程,而到了北宋,這枚玉璽流失以後,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一直到現在也沒能尋得任何蛛絲馬跡。傳國玉璽屬於玉石類堅硬無比的材質,就算流傳萬年也不會壞的,那它究竟是去了哪裏呢?
一,卞和三獻玉:傳國玉璽是怎麼來的?
這個還得從戰國時期的楚國説起。楚國有人,名曰卞和。有一日,他於荊山之上,採得一塊玉石,此玉石在陽光照耀之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卞和細看起紋理,果然是白璧無瑕,晶瑩透亮,他深知此物是寶貝,立即進獻給了當時的楚厲王,但厲王不識貨,以為卞和是拿了一塊普通的石頭來求取功名利祿,於是下命以欺君之罪砍掉其左腳。卞和淚崩,一直熬到厲王去世,武王繼位,他又興奮的拿着寶石再次冒險敬獻,沒想到武王一樣也是糊塗,竟然説他是刁民亂獻寶,乃命人砍掉了他的右腳。遭遇兩次悲劇的卞和心死如灰,每天抱着玉石嚎啕痛苦,聲淚俱下,周圍人見到他的慘狀,都感慨唏噓,漸漸 的這個故事,就一傳十,十傳百,再次傳到新繼位的楚文王耳裏,文王招來卞和,耐心聆聽了他的的忠誠陳述,並且命玉匠砸開石頭一角進行打磨,成品之後,果然金光閃閃,無比精美,楚文王將其命名“和氏璧”,這個寶貝也就一直收藏於楚國宮中。而“卞和獻玉”也成為飽含血淚的千古佳話。
二,“價值連城”與“完璧歸趙”:戰國七雄,誰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楚國本來是戰國七雄當中,最正統,最核心,也是最有實力統一天下的“真命天子”,極盛時期,楚國廣據長江中下游,西抵巴蜀,東臨大海,極其遼闊,而且楚國乃是玉璽誕生之地,楚王也是天賜珍寶的持有者,無奈當時的楚王昏庸,嫉賢妒能,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更是因此才跳進了暱羅江殉國。而種種因素,也顛覆了楚國懷抱玉璽問鼎天下的宿命。
看來這天下之主,另有他人。
C:\Users\10543\Desktop\採集\新建文件夾\4\文章列表\傳國玉璽從秦漢一直傳到隋唐,為何宋朝時期就消失了?它去哪裏了\956
一開始,趙國也曾擁有過這個機會。由於時局的紛亂,趙惠文王莫名其妙取得楚國的和氏璧,也不知究竟是福還是禍?秦昭襄公得知以後,垂涎不止。聲稱要以十五座城池來換取趙國和氏璧,趙國藺相如機智過人,對秦國的虎狼之心向來了如指掌,藺相如覺得秦國乃西方偏僻之小國,尚未完全“文明化”。且向來蠻橫,豈能盡守信義?因此他早早的做好了一切準備,果然秦國無信,藺相如怒髮衝冠,以摔毀和氏璧玉石俱焚來要挾秦昭襄公,秦國無奈,最終只好“完璧歸趙”。
但趙國擁有了和氏璧,並不能擁有天下。後來秦趙長平之戰,40萬趙軍死於秦國之手。手握傳國玉璽的趙也慘烈亡國。和氏璧並未給趙國帶來“龍氣加持”的力量,反而因為一寶在手引得天下垂涎,危機四伏於外,最終敗亡。但是,誰都沒想到的是,最後的“真命天子”竟然是沒有和氏璧的秦國!
三,從哪裏來,再回到那裏去:為什麼説傳國玉璽復歸於“楚”?
秦國的新一代繼任者嬴政以恢弘氣勢,不斷東進,橫掃天下,先後滅掉了“天命所歸”楚國和趙國,同時滅掉其他小國,統一了天下。為了表彰自己空前絕後的功績,他自稱“始皇帝”並且命人把從趙國獲得和氏璧拿出來,重新雕琢,準備傳給後世千萬代子孫。秦始皇命:由當時著名玉匠孫壽刻制,並由著名書法家李斯親自題詞,上面銘刻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成型之後的玉璽,呈現出龍盤虎踞之狀,張牙舞爪,象徵着大國之重器、神聖而威猛。同時,加上寶石本身的價值以及完美的手工,再加上曼妙的書法,意義非凡,從此,和氏璧正式成為了後世無限仰觀、欣羨的至尊之寶。
然而秦朝不過二世,天下又重新陷入戰亂,戰國七雄紛紛復國。其中,楚國出身的項羽、劉邦,擁立楚莊王後人為“義帝”,起兵反秦。“楚雖三户,亡秦必楚”,果然,劉邦率先攻入了咸陽,秦始皇孫子子嬰手捧傳國玉璽,奉迎劉邦。劉邦稱帝以後,授予這個玉璽“漢傳國寶”榮譽稱號,這個玉璽也幫漢室前後傳承了三百多年的基業。因為劉邦本身就是楚國之地的人,一開始打的也是“復楚”的旗號,所以很多人説,楚國才是真正的奉天承運,天命攸歸,戰國七雄最後的贏家不是秦,而是楚!從哪裏來,再回到那裏去,傳國玉璽誕生於楚,最終歸於“楚”。只不過這時候的楚,改了個名字,它叫做“漢”!
四,玉璽通靈詛咒事件:王莽、孫堅竊據玉璽,引致殺身之禍!
公元前1年,西漢權臣王莽意圖篡位,加上漢哀帝病死,皇太后掌管玉璽,王莽欺負他們孤兒寡婦,派人前去索取傳國之寶,皇太后怒斥王莽逆天違理,必遭報應,用力將玉璽擲於階前,王莽拿到之時,寶物的一角已經壞了,乃命人以黃金進行鑲飾,但是王莽不知,傳國玉璽乃是玉石作成,天然純淨,黃金則充滿了世間俗氣,兩者相剋,違背了天道,果然,王莽的新政權雖勵精圖治,頒佈了很多新法,最終一瞬間敗亡。王莽也成了被後人謾罵的第一個竊據江山的不忠之人。但後人揣測,此時的玉璽已經“通靈”,並且成了一道可以詛咒權臣謀逆的器物。
後來玉璽重新回到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中,繼續傳承漢世基業。到了東漢末年,董卓作亂,軍閥孫堅率軍攻入洛陽之時,發現宮中一口枯井裏冒出了五彩雲光,孫堅命人入井搜尋,竟獲得傳國玉璽!翌日,有間諜將此事密報討董卓聯合會的總盟主袁紹,袁紹以盟主身份逼問孫堅,但孫堅卻一直矢口否認,並且當着天下豪傑之面,立下重誓:“我孫堅若敢竊據國器,他日必受萬箭穿心!”果然,玉璽似乎再次通靈,孫堅不久後死於萬劍穿心。
五,傳國玉璽的流浪記:亂世之中,你爭我奪!
1,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退位,稱帝建立魏國。他命人在玉璽上刻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明自己是受禪的,不是謀反的。
2,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傳國玉璽歸司馬家。
3,隨後,北方陷入混亂,五胡內遷,前趙、後趙等北方十六國也曾短暫擁有。
4,公元350年,北朝裏的西魏,乞求東晉軍隊救援,東晉自認為正統,因此千方百計的從西魏手中騙到了玉璽,並派出三百精英鐵騎,連夜護送至首都建康。玉璽重歸司馬家。從此,傳國玉璽在南朝中傳承,所以,當時的宋、齊、梁、陳均以擁有傳國玉璽而認為自己才是正統,北朝則是竊據社稷的。
5,公元589年,北周大將楊廣率軍攻入南朝陳的首都健康,統一全國。玉璽歸隋朝。
6,公元618年,唐滅隋,隋朝的蕭太后和太子元德帶着傳國玉璽逃亡漠北。
六,一枚傳國玉璽,引領着大唐開拓下廣袤的北方疆土?
李世民玄武門殺害兄弟登上帝位,加上手頭沒有玉璽,心裏十分恍惚擔心,於是命人刻了幾個“受命寶”、“定命寶”之類的假的玉璽。早年之時,唐太宗與突厥族首領頡利可汗早已有“渭水之盟”。然而,突厥不滅,大唐始終無法安心,隨着對北不斷用兵,唐朝的北方疆域開拓至貝加爾湖一帶,中國古代第一次在北方的疆域達到極盛,西突厥、東突厥先後滅亡,唐朝設置了“安北都護府”管轄北方廣袤的地區。不少人揣測,唐朝初年,北方疆域能夠得到大幅度開拓,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傳國玉璽被蕭太后帶去了漠北。李唐皇室為了正統,可能時刻在追尋着蕭太后的蹤跡,作為千年傳承的合法性唯一依據,李世民也許從來沒停止過掃逐漠北,重獲傳國玉璽的野心。而這一枚傳國玉璽也引領着大唐不斷對北用兵,成就了盛唐功績。
七,誰才是最後一個見到傳國玉璽的人?
隨着突厥的覆滅,蕭太后重新回到故土,當然,也帶回了傳國玉璽。之後,玉璽也一直在唐室手中。後來繼續傳給了五代,後梁朱温、後唐李存勖都掌管過。後唐皇帝李存勖也是最後一個擁有傳國玉璽的皇帝。
但是他並非見過玉璽的最後一個人。後周皇帝郭威也是因為找不到玉璽,刻了一個“皇帝神寶”來代替,最後傳給北宋、南宋的後續的玉璽都是這個了。而真的玉璽卻一直杳無蹤跡,直到宋哲宗年間,有一位農民在耕地之時,偶然發現一枚,他上呈哲宗,一時轟動大宋上下,整個文官士大夫集團欣喜若狂,以為天命重新出世,他們組織大量玉石專家進行鑑定,但經過一番檢驗,發現此物也非真品。
關於傳國玉璽的猜測也是甚囂塵上,更有部分人士揣測,因為傳國玉璽的丟失,中原王朝失去了“龍氣加持”,中原正統之根不復存,從而導致整個宋朝時代,經濟文化雖然非常鼎盛,但始終不能問鼎天下,統一全國,契丹,女真不斷南下,更加引致後來的蒙古南下和清軍入關,遊牧民族也因此幾度長驅直入南下建立政權。不過這種説法,明顯是帶有野史傳奇色彩的,更多的是有心之人故意尋找的巧合之事吧。
那到底真的傳國玉璽去了哪裏?近千年過去了,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雖然有很多捕風追影的信息,最後都證實是謠傳,此時此刻,它依舊是一個撲所迷離的謎團。也許,這枚影響中國古代歷史的至尊寶,正靜靜的躺在華夏大地的某一個角落,等待這有朝一日能重見光明!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