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斷箭在故宮內的匾額上掛了二百多年,為何至今無人敢拔?

大家好,我們的潔華街邊美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眾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辦公休息場所,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羣,它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霜,其中也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如今的故宮不再是皇家所獨有的建築了,從它開放以來每年都會吸引着不計其數的海外遊客到此觀光遊覽。許多朋友都會留意到乾清門前廣場西側的隆宗門匾額之上有着一支斷了的箭頭。
一支斷箭在故宮內的匾額上掛了二百多年,為何至今無人敢拔?
此門乃是內廷與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道。周邊坐落着軍機處的值班房和慈寧宮,所涉及的區域都是皇室內部的重中之重。在明清兩代,若沒有皇帝諭旨是不得私自進入的區域。那為什麼偏偏在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牌匾上會出現一支箭呢?難道是皇子玩鬧時射上去的?還是做匾額的時候故意為之?其實都不是,要説這箭的來歷還要從嘉慶皇帝在位時説起。
清朝皇室為滿族,入關之後,在中原的大地上仍有許多百姓對當權者的不滿,所以各地不時就會有反清復明的口號。但是隨着後來康乾盛世的統治,百姓們也過得比以前好很多,這一片祥和的景象一時持續着。可這份祥和只是表面的祥和,其中也暗藏着許多危機。
到了嘉慶皇帝即位之後,開始大規模整頓吏治、貪官污吏,與此同時也遇到了自然災害等惡劣的災難導致了階級矛盾不斷加深。百姓們再一次舉旗反抗,這其中一支反清勢力就是天理教。要説這天理教來頭可是不小,他是白蓮教的一個支系打着宗教團體的名義四處招兵買馬,隨着時間的流逝這股力量慢慢的壯大起來,實力自然是不容小覷的。
一支斷箭在故宮內的匾額上掛了二百多年,為何至今無人敢拔?
嘉慶十八年時,天理教已經兵強馬壯決定起義進攻北京,推翻清政府的統治。他們趁着皇帝東巡狩獵之時,攻打紫禁城。事先買通好了宮裏的太監,於是由這次起義的負責人林清率領200人喬裝混進北京城,來到紫禁城後分別從東西兩門攻入,東門率先攻破。可是西門接應的人卻遲遲未開,這時西門的起義軍與趕來的清軍廝殺起來,在混亂的打鬥以及亂箭下最終因人數和實力的懸殊起義軍失敗。嘉慶聞訊便從獵場趕回,後在打掃的時候發現在隆宗門的匾額上有一支箭射入,嘉慶下令將其放上不許任何人取下,為的就是給後世子孫及自己一個警醒。
一支斷箭在故宮內的匾額上掛了二百多年,為何至今無人敢拔?
其實這種事情本身是沒有是非對錯的,畢竟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寫,況且每朝每代都會經歷這種事情,但是對於滿清的統治者來説這卻是奇恥大辱,後來嘉慶皇帝因此下了一道旨意説,如果有誰擅自拔掉支斷箭就立馬執行死刑。自此這支箭就陪着整個紫禁城見證了200多年的興衰直至今日。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支斷箭在故宮內的匾額上掛了二百多年,為何至今無人敢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