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學是傳統文化的結晶,前面一篇文章我們明白了太極拳的松是內外混元、整合性的松。鬆柔學是太極拳理法學的過程,鬆柔學在拳理上是分階段的:
一、“先要兩股前節有力”,此謂明梢節引領之松態;
二、“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此謂明神凝之松態;
三、“先要提起精神”,此謂明以內促外之松態;
四、“先要周身無缺陷”,此謂神氣鼓盪性的陰陽互根之松態;
五、“先要周身一家”,此謂陰陽互動、相依相隨之松態;
六、“先要知己知彼”,此謂明二人“知己”之松態;
七、“先要捨己從人”,此謂從人知人而知己之松態;
八、“先要得機得勢”,此謂知彼“方圓”學、搏擊學、方略學之松態;
九、“先要引進落空”,此謂摺疊學、從微學之松態。
瞭解了鬆柔學的階段性,那我們就應該做到:
一、初學階段:是被動地學習,在老師的一指一點,一拉一拽下松,松關節、松局部、松肌腱、鬆軟組織。在老師的引導下以點、位、象、軌跡擰旋去理解鬆柔肌體,伸筋拔骨。
二、體練學習階段:這一階段是“心知”踐行到“身知”的體悟階段。是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去學習、落實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在練拳過程中去覺悟“松”所體現出的陰陽性、對稱性、開合性、虛實性、螺旋性,處處皆有松。自覺主動的在練拳中去會意揣摩大松大柔的開展,舒展的鬆柔體態,輕靈而大方;會意在緊湊螺旋中的鬆柔轉換,節節貫串中鬆柔與勁學摺疊之圓巧勢態。
三、 懂勁搭手學習階段:松已不再侷限於自身,應既被動亦主動地去體悟“松”在二人推手中所體現出的陰陽性,去體悟太極拳鬆柔學的“捨己從人”。
同時,我們需要掌握以下松的必備要領:
一、無極樁的脊柱縱向對拔,掌握頸、腰、尾骶、脊椎、椎間韌帶的拔松意向及要領。橫向肩胯韌帶的鬆開,掌握涵胸、圓襠的要領。
二、掌握可控肌的松意識,韌帶肌肉軟組織具有的松韌松彈性意識及其功能的訓練。
三、掌握骨骼,肌體“中正”平衡理念,整合性訓練。
四、尾骶“正中”是穩態,掌握下盤不錯位,九節、節節放鬆全在意向、意識的要點。瞭解外促內的意義,松意識觀念的建立,內態環境的改善。
掌握了松的內涵要領,我們就需要在實踐中去印證。
一、太極拳在身“中正”身形結構之法中的素養。松、柔、靜練調息,身法先達。在站樁中求穩靜、神凝、鬆柔;在貓步中去品味尋求動態中的靜穩,感覺上下肢體行進中的沉穩、轉換摺疊中鬆柔,在升騰和松沉中舉手抬足,只有“從微”,“從慢”,“從靜”。
二、行拳時沉穩邁進,從抽絲勁中感悟肢體的鬆柔。
三、在行拳過程中鞏固這一體態,在推手中亦貫徹獲得的沉穩、敏捷、輕靈的鬆柔體態。行拳是問己,推手亦是問己。這就是學與問,歸根結底是踏實練自己調息的學問,以及學力的學問,這就是太極拳健身養生,應用搏擊的功用。
學習的層次階段,體與用的實踐是我們對“松”觀產生困惑的根源。踐行在形體學中是過程,而非一蹴而就的。
當習練太極拳者尚停留在一搖一拽的肌肉法或點、位、向、軌跡、時效的初級階層時,是否應進修一點傳統文化提升自己呢?儒修知止、靜、定、安、慮、得;武學的“心知”,“身知”;佛學的空觀;道學的“靜、虛”;醫學的中和平衡……這些才是太極拳博大精深、混元整合之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