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除開方仲永等極少數因教育失敗,浪費天賦的案例,一個人成年後的性格和特質,往往從小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根據此人童年的特徵,就可以大致判斷其未來的成就和命運。
晚清的名臣左宗棠,是一個非常自傲的人。他年輕的時候,就經常以諸葛亮自比,在寫給朋友的信函中,習慣署名為“今亮”或者“老亮”,一點都不謙虛。
一般來説,自傲的人,往往不合羣。左宗棠在湘軍中時,經常和同僚鬧矛盾;成為地方督撫後;和曾國藩、郭嵩燾等同鄉兼朋友鬧矛盾;後來入值軍機,又跟恭親王和其他大臣鬧矛盾。
不過,鬧矛盾歸鬧矛盾,但左宗棠辦事的時候,下屬願意支持他,同僚願意幫助他,上司也願意重用他。左宗棠雖然自傲,在官場上卻能扶搖直上,平步青雲,這其實跟他從小就具備的一個重要品質有關。
左宗棠的家族,自南宋以來,就世世代代居住在湖南湘陰的左家塅,左宗棠即是出生於此。
左宗棠的家族,歷代以來都比較貧寒。左宗棠的父親左觀瀾在長沙教書,
在左宗棠之子左孝同所著的《先考事略》中,記載了左宗棠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左宗棠四歲的時候,陪同祖父左人錦到後山去散步,順便撿栗子。很快,小左宗棠就撿了滿滿一懷抱,祖父讓他回家之後,把栗子分給哥哥姐姐們吃。
回到家中後,左宗棠把撿來的栗子平均分成數份,全部都給了幾個哥哥姐姐們,自己一點都沒有留下。祖父左人錦看在眼裏,大喜過望,道:
左宗棠在四歲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了一個寶貴特質:公正無私。
有人可能會問,左宗棠不過讓了幾個栗子,又怎麼談得上無私呢?但我們應該想到,對一個四歲的小孩來説,那一懷抱的栗子,已經是他的全部財產,小小年紀能做出如此舉動,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後來左宗棠中舉,準備去北京參加會試。因為當時家境還不富裕,湊不齊進京的資費,最後是左宗棠的母親賣掉自己的嫁妝,湊齊了給他考試的盤纏。
不過那個時候,左宗棠有個姑母,
左宗棠小時候贈栗子給兄姊,是少吃了一頓零食;長大後贈銀兩給姑母,是放棄了一次考試;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則證明了當他人遇到危難時,左宗棠是可以挺身而出,甚至毀家紓難的。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東南各省發大水,湖南湘陰受災嚴重,糧食歉收,饑民遍野。左宗棠將家中儲備的米糧全部拿出,救濟臨近的族人。
每天從左家塅和柳莊過來接受救濟的饑民,有幾百上千人,左宗棠罄盡穀倉熬粥分發,對病人奉上湯藥。物資不足時,便典當家中首飾,自己節衣縮食,換回糧食接濟鄉鄰。憑藉着左宗棠的救濟,許多饑民都度過了這場災難,存活了下來。
正因左宗棠從小到大一直保持着公正無私的品質,所以雖然他脾氣不是很好,但瑕不掩瑜,身邊的人都願意支持他、信任他。也由此,左公才得以大展拳腳,施展抱負,成就了後來的一番大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