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方陣是馬其頓王國創建的一種強大的曠野戰術。這種戰術最大的特點,是攻擊強勁,防守嚴密,無堅不摧,無人可破。馬其頓王國也依靠這套馬其頓方陣,征服希臘,攻陷巴比倫,橫掃歐亞,成為歷史上疆域廣闊的大帝國之一。
(馬其頓方陣)
那麼什麼是馬其頓方陣?這個方陣有多強大?為什麼馬其頓王國依靠它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最終又是被誰被破掉的呢?
馬其頓方陣是一種把步兵和騎兵結合起來協同作戰的方陣。步兵居於中間,騎兵分居兩側。步兵每人手裏都拿着一杆6.3米長的長矛,所有的長矛錯落有致地向前挺進,同時也可以立刻倒轉過來對着後面,整個方陣就像一個刺蝟一樣。除此外,兩邊的騎兵則靈活推進,協同配合。在步兵方陣衝散對方隊形之後,騎兵來回衝殺,對敵人進行各個擊破。
為什麼馬其頓方陣一興盛起來後,就顯得無堅不摧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當時戰爭的總體面貌。
當時,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從原始部落時代往奴隸制時代推進。在原始部落時代,部落之間打仗沒有什麼章法,都是一窩蜂地往前衝,打敗了又都四散奔逃。後來進入奴隸制時代以後,奴隸主貴族們把征戰作為貴族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在戰爭中展現他們的形象,展現他們的派頭、氣質。通過打仗獲得尊嚴感。因此華麗的風格、齊整的形式,便在軍隊中被特別強調起來。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也是一樣的。我們看原始部落時期的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史料記載中,當時在戰爭中,有很多野獸都參與進來了,自然現象中的風沙雨雪也參與了進來,神仙鬼怪也參與了進來。為什麼會這麼熱鬧呢?其實不過是無章法的想象罷了。
(阪泉之戰)
但是,到了奴隸制時代,尤其是成熟的奴隸制時代,戰爭的打法就不一樣了。
比如周朝時期諸侯之間的戰爭,他們都是利用戰車打仗。在曠野上,把戰車排列好陣型,兩邊車轔轔馬蕭蕭往中間衝殺。這樣做,就是要打的一種氣勢。
歐洲戰場打仗也是一樣的,古希臘城邦戰爭,都是這樣展現派頭的作戰方式。
不過這種打仗,雖然氣勢可以追求到,但明顯缺乏戰術素養。大家唯一依靠的,只有戰士們身體的強壯和武器的鋒利。誰的部隊強壯,誰的武器鋒利,就能夠打贏。斯巴達當時為什麼打起來很厲害,就是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進行嚴格軍事訓練,鍛煉出了良好的身體條件。
馬其頓王國的開創者腓力,通過深入的研究,明白在戰場上打仗,不能光靠力量。力量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戰術配合。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創造了馬其頓方陣。
馬其頓方陣非常厲害,但是最終被羅馬人給破了,馬其頓王國最終也被羅馬帝國給消滅掉了。那麼,羅馬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為了説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討論一下中國奴隸制時代戰術的變化情況。
前面説了,中國奴隸制時代最正規的戰爭,是兩支軍隊用戰車排成方陣,往中間衝殺,依照力量來硬拼。
但是,後來很多戰術逐漸擺脱了這樣一種形式。比如長勺之戰中,曹劌就不按套路出牌,等敵人三次擊鼓,軍隊注意力鬆懈,力量減弱以後,再發動衝擊。以此打敗齊軍。再比如晉楚之戰,晉國也是利用“避退三舍”,把楚國誘進他們的埋伏圈,給予了楚國極大的殺傷。到了後來,孫武、吳起、孫臏這樣的謀略家出現後,奴隸制時代的那種方陣形式,就全部給瓦解了。
羅馬人之所以能夠打敗馬其頓王國的強大無比的馬其頓方陣,靠的也是靈活與謀略。
馬其頓方陣雖然強大無比,無堅不摧。但是這種方陣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必須在平整的地方上打仗,而且陣型必須保持齊整不亂。如果遇到的地方不是那麼平整,或者對方先採用衝亂其陣型的方式。那麼,他們6.3米長的長矛,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實際上,羅馬人正是採用這種方式,破了馬其頓方陣的。他們首先是把馬其頓軍隊引到不平的地方去,接着從側翼往馬其頓方陣裏面鑽洞。馬其頓的步兵方陣前方和後方都堅不可摧,但是側翼卻是他們的盲區。羅馬人的短劍和盾牌,正好可以從側翼打進去,攪亂馬其頓方陣的陣型,然後再實行各個擊破。
畢竟這個陣型是由人組成的,並非是鐵板一塊。當它不是鐵板一塊的時候,它笨拙不靈活就顯露出來了。而馬其頓王國滅亡後,這種方陣就再也沒有人使用過了。
(參考資料:《亞歷山大大帝》)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