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這三種興趣班是現實版“吞幣機”,報名是白交“智商税”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文/小編,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未來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過去那種“高分低能”的孩子不再吃香,家長們心知肚明這一點,於是在眾多興趣班裏精心挑選,就是想自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長,未來能更有競爭力,而在選班、報班的過程中,有的家長繳納不菲的“智商税”。

同事微微家裏有一個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她一直堅信“藝多不壓身”,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給女兒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每次看到女兒登台表演,被燈光照耀,人羣注視的那刻,微微都覺得之前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遊走在眾多“興趣班”中的孩子,跟媽媽提出要求:想好好睡一覺

可這段時間微微有些煩悶,在和同事們聊天的時候,談起隨着課業的增加,女兒的狀態越來越不好,之前挺喜歡上的興趣班,現在也失去了興趣甚至有些排斥,每次出門去補習班前都要給女兒做出門動員、打氣。

當同事們問道,都給孩子報了什麼興趣班時,微微掰着指頭數:美術、聲樂、鋼琴、民族舞、游泳、花樣滑冰、思維、編程、書法……

一旁的同事目瞪口呆,那還有時間睡覺嗎?微微也愣了下,説孩子週末到家都得將近11點,經常在興趣班間隙休息下,女兒總是和她抱怨:媽媽,我就想好好睡一覺。

有個同事把李玫瑾教授關於孩子興趣班的一篇文章推薦給微微,看完後,微微才恍然大悟,原來自以為的好心,卻是在坑孩子,開始着手減少孩子的興趣班。


李玫瑾:這三種興趣班是現實版“吞幣機”,報名是白交“智商税”

李玫瑾教授關於現在普遍都在上的興趣班,給出了建議:有3種興趣班,完全沒必要給孩子報,即便報了對孩子也幾乎沒作用。

一、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

很多家長報興趣班會憑藉這三個條件:

補償自己童年時的缺失,小時候想學鋼琴沒條件,就給孩子報個鋼琴班。隨大流,周圍的家長都給孩子報這個班,那我也報一個。從實用角度出發,認為有的興趣有用能給孩子加分就去報,有的沒啥用就不報。然而家長忽略了興趣才是學習的動力,家長給孩子報了一堆孩子不感興趣的班,再強迫孩子去學,只會增加彼此的痛苦。


二、資質不明的興趣班

現在各種培訓如雨後春筍紛紛冒了出來,為了搶生源,更是無所不用,有些甚至掛羊頭賣狗肉。

小區門口新開一個編程興趣班,都以為兒童編程課的老師,至少是學過計算機的,有一定的基礎才能教。沒想到知情人透露,老師就是中專畢業,之前在幼兒園當老師,就是看到她會説,長得也不錯,就挖來培訓幾天後,包裝成名師開始上課。


三、誇大宣傳的興趣班

前兩年突然爆紅,又被揭露的“量子波動速讀”,就是這種被誇大宣傳的興趣班,學費更是動輒上萬元,孩子們通過快速翻書,就能記住書中的內容,竟然也真有急功近利的家長給孩子報了這種班。

當一些機構,打着高深的旗號,什麼開發松果體、激發大腦潛能等概念時,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變成韭菜被割。

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應該提前考慮好什麼內容?從實際出發才行

興趣班不要太多正如李玫瑾教授建議的,興趣班不要報得太多,讓孩子都沒有時間玩了,12歲以下的孩子還是要以多運動為主,這樣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更好地激發大腦。

在週末也能留出時間,讓孩子有時間玩一玩,現在已經有很多家長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給興趣班做減法。


以孩子興趣為主很多家長報興趣班,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而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最後孩子厭學,家長浪費錢。孩子的興趣也不是固定的,有時候甚至要嘗試10多個甚至更多,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家長要有所心理準備。

拓寬孩子的接觸面一提到興趣,就有家長侷限在美術、鋼琴、籃球等幾項,最好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現有資源,如:美術館、科技館、圖書館、博物館等,讓孩子體會到多種事物,先有廣度再有深度,這樣也避免今後特長扎堆。

今日話題:你給家裏的孩子選擇了幾個興趣班?為什麼會這樣選擇?請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下經驗和看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