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學期的醫學生:直面生死那一刻,更加堅定學醫的初心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經典

(健康時報實習記者 趙為德)“急診手術室推來一位車禍患者,奄奄一息,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也是那個時候,我意識到醫生這個職業的偉大,救死扶傷,是我學醫的初心。”蘭州大學護理學院2021級研究生林穎(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九月開學季到來,高校醫學部相繼開學,學醫是否還保持着當年的熱情和温熱?

7月份揚州大學醫學生陸楊在南京做核酸採樣。受訪者供圖。

“直面生死那一刻堅定了學醫的初心”

9月3日,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了開學典禮,這是2017級臨牀八年制學生師千與在北大醫學部參加的第五個開學典禮,報考醫學專業是他慎重考慮後的決定。“醫生治病救人可以讓我獲得很大的成就感,這是我學習和工作的動力。”

“課堂上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案例,一位先天性心臟病的小患者,四處借錢從外地來到北京求醫,但最終還是因病情惡化離開了世界,那時就下定決心要學好專業知識。”師千與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師千與説,“未來計劃就讀骨腫瘤科,骨腫瘤常常發生在十幾歲的青少年身上,因其惡性度極高、隱匿性強,即使患兒能夠通過手術治療確保生命安全,也有部分會面臨着截肢和終身使用假肢的困境,我希望能作出一些貢獻。”

學醫是蘭州大學護理學院研究生林穎從小的夢想。9月4日開學後林穎開始了讀研的第一個學期。“最初選擇醫學專業是因為小時候覺得白大褂很酷,我也想像他們一樣治病救人。”林穎説,自己從小就很崇拜醫生這個職業,如今接觸醫學,是她離兒時夢想最近的時刻。

在本科四年裏,林穎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實習了10個月時間,如果説在教室是從教科書裏學習理論知識,那麼實習中的實操就是真的直面死亡。“有一天深夜,急診手術間推來了一名車禍患者,嘗試了各種辦法,也進行了緊急搶救,患者還是去世了,他才28歲。”

林穎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當時家屬抓住醫生的白大褂一角哭着説:救救她吧,我們下個月就結婚了。“我站在身後,莫名心慌。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死亡,也是我第一次看指導老師搶救生命。後來,家屬推走了病人,好像一切都結束了,但是我在值班室休息時閉上眼卻遲遲無法睡着。”

“直面生死的那一刻,更加堅定了我學醫的初心:救死扶傷。”林穎説。

“修行”過後希望自己還像學生時代保持感動

這個學期開學,揚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陸楊將在學院度過最後一個學年。陸楊印象最深的是從教室向臨牀的過渡:在醫院婦產科實習的時候,她第一次做取環手術,患者知道是新手,但是並沒有因此而拒絕,反而安慰説“新手就要多練練,不然以後怎麼做一個好醫生?”“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很感動。”陸楊説。

“我其實沒有太感受到新學期的到來,因為博士生一般也沒有暑假,可能只有食堂窗口恢復運營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開學的氛圍。”南京大學醫學院博士二年級的吳梓瑜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醫學這條路上行走了7年多時間,其實大多數時間都是伴隨臨牀和科研雙雙兼顧的磨礪“修行”,但是回憶起剛接觸醫學專業的時刻,她還是充滿自豪。

吳梓瑜在做解剖。受訪者供圖,

“在普外科實習的時候,一個老太太五年前診斷為肝癌,手術切除後定期複查,不幸復發,又切除了部分肝臟。但是她很樂觀地説,‘之前主任給我手術,我現在已經賺了五年了,這次再手術,如果還能有五年,我不就已經沒什麼遺憾的了嘛!’”吳梓瑜説,“當時我就想,為什麼學醫,因為對生命的敬畏。看到患者為了活下去而努力,所以也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在吳梓瑜看來,醫院是個方寸之間可以窺得人生百態的地方:在醫院席地而眠的病人家屬,急診室一開門就像裏面張望的親人,複查時指標正常患者露出難得的笑容……

“希望多年後看到這樣的場景,自己還能像學生時代這樣感動。“吳梓瑜説。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