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項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曾經為黨和抗日事業做出巨大貢獻。《項英傳》中寫道,項英是“被黨中央稱為工人階級的英雄人物之一”。在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的頭三年,按照當時黨中央的指示,實際上軍權是掌握在副軍長項英手中。不過在很多人印象中,由於項英與葉挺的矛盾,後人似乎對項英評價不高。那麼英年早逝的項英,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呢?
01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經盛讚項英,稱他是革命戰火鍛煉出的鐵人,史沫特萊還認為項英在新四軍的組織和訓練上起到了關鍵作用。很多新四軍的老戰士也認為,項英對於“鐵人”這個稱號是名副其實,因為他不但身先士卒,與眾多將士同甘共苦,而且還培養出一支“鐵的軍隊”。由此可見,在一些人眼中,對項英有着相當高的評價。
▲項英
項英是新四軍的創建者和最主要的領導者之一,工人出身的項英最早是搞工人運動,在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屢次當選為中央委員。項英的革命態度相當堅決,以至於在紅軍時期,很多人認為項英比較“左”,但實際上他卻被真正“左”的王明撤過職。
▲紅軍開始長征相關作圖
在紅軍長征前夕,擔任着政治局委員的項英卻沒能參加決策性的會議。在這種情況下,他和陳毅臨危受命,在大部隊轉移後,留下來負責掩護和遊擊工作。三年的游擊戰是艱苦卓絕的,當時,項英和手下的部隊已經與中央失去了一切,聯絡陷入孤獨無依的困境。但是他卻從未放棄過革命,此後在國共兩黨開始合作後,他才成為了新四軍的領導人。
02
在新四軍剛剛組建時,因為項英在此之前長期與中央失去聯絡,所以對黨的政策和一些變化並不瞭解,所以博古和葉劍英曾建議先讓項英到延安學習一段時間,但是由於工作需要,中央依然把組建新四軍的重責交到了項英手中。短短几個月之內,項英便將原本分散在8個省,並且長期與黨中央失去聯絡的游擊隊給統一了起來。
▲抗戰時的游擊隊
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當時大多南方的游擊隊都是戰鬥在深山老林中,不但沒有任何外援,而且對外界的信息也知之甚少。對於政策和組織的變化更是一無所知,要讓這些人接受與國民黨共同抗日,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但是由於項英在這些地方有着巨大聲望,所以組建新四軍的工作順利完成,葉挺也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新四軍相關油畫
項英身材算不上高大,但是十分結實威武,他説起話來聲音洪亮,語氣鏗鏘有力看上去就是一個標準的軍人。不過很多與項英有過密切接觸的戰士們都表示,其實項英待人熱情,也沒有什麼架子,還常常與戰士們拉家常,開玩笑。很多新四軍戰士都認為項英是一個平凡正直,令人尊敬的將領。
03
項英的個人生活也非常簡樸,他給予了軍中知識分子極高的待遇。所有的軍醫和護士中,待遇最高的能拿到140塊大洋,護士最低每個月都有8塊大洋,但是項英本人和支隊長卻只領5塊津貼。項英卻並不以清貧的生活感到艱苦,偶爾得到一些好吃的東西,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分給戰士們。記者史沫特萊來到新四軍訪問期間,都是項英自己掏錢招待。
▲記者史沫特萊
項英也是一個愛兵如子的將領,在一次遇到敵人轟炸時,他要求戰士先撤,而且他還等所有人全部疏散完畢才離開。在解放後很久,一些新四軍老戰士們談起當年的副軍長項英依然忍不住熱淚盈眶,很多人認為在剛剛參加革命隊伍時,遇到項英這樣的首長受益匪淺。
▲皖南事變相關照片
宋代文人戴復古在《寄興》一詩中寫道:“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項英當然並非毫無缺點,由於葉挺與項英之間的矛盾始終未能調和,所以在1940年5月黨中央對項英進行了批評。當時項英提出辭職,不過黨中央並沒同意,讓他繼續工作。在皖南事件發生前,黨中央曾下令讓項英率領部隊轉移,在此過程中項英犯了一些錯誤,不但導致新四軍在皖南事變中遭受嚴重損失,自己也因此犧牲。
結語
1941年1月,項英在率領新四軍轉移時,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攻,只有他和身邊幾個人逃了出來。但是就在當年3月14日,項英被他的副官劉厚總在睡夢中謀殺。由於皖南事變等歷史原因,項英的業績在一段時間內未被提及,但是隨着人們對歷史的瞭解越來越多,項英也在不斷被重新評價,無論如何項英對黨和人民作出的貢獻都不應被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