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项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经为党和抗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项英传》中写道,项英是“被党中央称为工人阶级的英雄人物之一”。在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的头三年,按照当时党中央的指示,实际上军权是掌握在副军长项英手中。不过在很多人印象中,由于项英与叶挺的矛盾,后人似乎对项英评价不高。那么英年早逝的项英,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01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经盛赞项英,称他是革命战火锻炼出的铁人,史沫特莱还认为项英在新四军的组织和训练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很多新四军的老战士也认为,项英对于“铁人”这个称号是名副其实,因为他不但身先士卒,与众多将士同甘共苦,而且还培养出一支“铁的军队”。由此可见,在一些人眼中,对项英有着相当高的评价。
▲项英
项英是新四军的创建者和最主要的领导者之一,工人出身的项英最早是搞工人运动,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屡次当选为中央委员。项英的革命态度相当坚决,以至于在红军时期,很多人认为项英比较“左”,但实际上他却被真正“左”的王明撤过职。
▲红军开始长征相关作图
在红军长征前夕,担任着政治局委员的项英却没能参加决策性的会议。在这种情况下,他和陈毅临危受命,在大部队转移后,留下来负责掩护和游击工作。三年的游击战是艰苦卓绝的,当时,项英和手下的部队已经与中央失去了一切,联络陷入孤独无依的困境。但是他却从未放弃过革命,此后在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后,他才成为了新四军的领导人。
02
在新四军刚刚组建时,因为项英在此之前长期与中央失去联络,所以对党的政策和一些变化并不了解,所以博古和叶剑英曾建议先让项英到延安学习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工作需要,中央依然把组建新四军的重责交到了项英手中。短短几个月之内,项英便将原本分散在8个省,并且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络的游击队给统一了起来。
▲抗战时的游击队
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当时大多南方的游击队都是战斗在深山老林中,不但没有任何外援,而且对外界的信息也知之甚少。对于政策和组织的变化更是一无所知,要让这些人接受与国民党共同抗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由于项英在这些地方有着巨大声望,所以组建新四军的工作顺利完成,叶挺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四军相关油画
项英身材算不上高大,但是十分结实威武,他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语气铿锵有力看上去就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不过很多与项英有过密切接触的战士们都表示,其实项英待人热情,也没有什么架子,还常常与战士们拉家常,开玩笑。很多新四军战士都认为项英是一个平凡正直,令人尊敬的将领。
03
项英的个人生活也非常简朴,他给予了军中知识分子极高的待遇。所有的军医和护士中,待遇最高的能拿到140块大洋,护士最低每个月都有8块大洋,但是项英本人和支队长却只领5块津贴。项英却并不以清贫的生活感到艰苦,偶尔得到一些好吃的东西,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分给战士们。记者史沫特莱来到新四军访问期间,都是项英自己掏钱招待。
▲记者史沫特莱
项英也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在一次遇到敌人轰炸时,他要求战士先撤,而且他还等所有人全部疏散完毕才离开。在解放后很久,一些新四军老战士们谈起当年的副军长项英依然忍不住热泪盈眶,很多人认为在刚刚参加革命队伍时,遇到项英这样的首长受益匪浅。
▲皖南事变相关照片
宋代文人戴复古在《寄兴》一诗中写道:“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项英当然并非毫无缺点,由于叶挺与项英之间的矛盾始终未能调和,所以在1940年5月党中央对项英进行了批评。当时项英提出辞职,不过党中央并没同意,让他继续工作。在皖南事件发生前,党中央曾下令让项英率领部队转移,在此过程中项英犯了一些错误,不但导致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遭受严重损失,自己也因此牺牲。
结语
1941年1月,项英在率领新四军转移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只有他和身边几个人逃了出来。但是就在当年3月14日,项英被他的副官刘厚总在睡梦中谋杀。由于皖南事变等历史原因,项英的业绩在一段时间内未被提及,但是随着人们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多,项英也在不断被重新评价,无论如何项英对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都不应被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