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喜冠裳能繼世,須知和厚可藏身”,這事,有幾家、幾人能做到、做好?春秋輪換,日月似梭,從張國彥發跡的嘉靖壬戌(1562)到今天的2018年。
《邯鄲縣誌》內邯鄲縣境圖
一部邯鄲縣誌,自張國彥起,張家的人物與事蹟,就陸續填寫在字裏行間。至於張國彥及其後世,與當時境內的世族大家通過結親、授學而編織的人情網脈,更是交織瓜瓞(dié)。
張國彥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如謎。張家有多大的影響?如謎似霧,正需要剝絲破繭,縷縷清楚。
以後張仲實(雲騎翁)生了張全(醇白翁),張全生了張義(喻父翁),張義生了張鸞(治微翁)。自張鸞起,做了邑庠生,從此張家有了讀書人。
張國彥行樂圖
張鸞娶了趙氏,這就是張國彥的奶奶。張國彥的親生母親是鄭氏,是父親續娶的(張滕此前已娶李氏)。張國彥出生時,父親年紀已經很老了。
張國彥自少魁梧穎敏,非常善於作文。他的大夫人蔚氏,很有婦德。張國彥文藻宏發,蔚氏又以儉勤佐之,所以他能安心讀書求仕。
張國彥十九歲即參加府、縣考試,都是第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參加戊午鄉試,中了舉人;又過了四年之後,參加壬戌(嘉靖四十年,1562年)會試,登進士第。不久被授予山西襄陵知縣。
三年期滿張國彥被徵入京城,擔任兵部給事中,但不久就因父親有病,而請假歸鄉,到家時父親就去世了。張國彥在家守喪三年,隆慶三年(1569年)仍回到兵部給事中的位置上。以後又先後改任户部左、右給事中,轉禮部都諫。
張國彥離開京城後,反而朝廷上的評價更高了。只是在隆慶六年(壬申,1572年),張國彥的生母鄭孺人去世,國彥因此不得不再次告假歸喪。
三年守喪之後,萬曆三年(1575),張國彥先被派為浙江參政又升為秦中按察使,到陝西不久,即被擢為陝西省右布政使。一年之中三次被提拔,這在一般人是很少有的事。萬曆八年(庚辰,1580年),張國彥轉任江西省左布政使,這一年正是他的三兒子我續參加進士會考之年。
張國彥受命進京接受任命時,特意去看了張我續,還見到了與兒子一起參加考試的同科會試第一名蕭良有。蕭良有雖然考試第一,但在殿試時,張居正的兒子卻被點了狀元,這是因為太監馮保在其中搗鬼的緣故。
張居正像
遼左的海夷那林孛羅,暗中勾連北虜,砍傷官卒,起來叛亂。張國彥督促邊關文武將吏殊死作戰,大敗之,消滅其頭目8人,斬首550,獲夷馬百,滷器700多具。那林孛羅投降請罪,邊疆得到安定這一仗,國彥是立了大功的。
明代牌坊建制
萬曆十八年(1590),張國彥考三載滿(任職三年的考核),升兵部尚書,總督如故。這年冬天十一月,張國彥受命任職協理京營戎政。協理京營戎政,為兵部所轄,是單獨列置的部門。根據明史記載,協理京營戎政一尚書成或右都御中一常京營操練之事。
張國彥以兵部尚書銜擔任協理京營戎政,也是一種重用的表示。不久(萬曆十九年春)甘肅發生了洮河之變,一些少數部族首領暗中稱王藉機生事,但兵部主政者仍然假裝不知道真相,照舊讓這些部族和往常一樣,繼續從事邊關貿易並領取朝廷的獎勵。
張國彥家廟圖
張國彥是嘉靖乙酉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人,萬曆戊戌十月初八日以疾終正寢,時年七十四。夫人蔚氏,是萬曆丙戌十一月初五日去世的,生於嘉靖乙酉二月初五日,年六十有二。
張國彥暨蔚氏合葬墓誌銘拓片
墓園建有石碑、石牌坊,神道兩旁有石人、石馬等石象生。20世紀80年代開闢建設大街時,張國彥夫婦合葬墓被改葬於西2裏的張巖嵛村北崗地之上。
張國彥去世後,三兒子張我續邀請蕭良有撰文、南企仲書丹,為父親作墓誌銘。這二人都是張我續的同年,且蕭良有還是該榜榜眼(一甲第二名),南企仲則是張國彥的門生。
《明史紀事本末》
張家祠廟,原來位於北門裏路西。佔地南北寬六丈、東西長二丈。分大門(過廳)、前殿、後殿,左右廂房。大門正門書“太子太保”,右門書“父子三進士”,左門書“兵刑兩尚書”。前殿內,正面的神盒裏安放着張國彥的大牌位,左右置有歷代有官位、功名的子孫牌位,南北兩側則放置後代子孫點主的牌位。
明代父子進士牌坊建制
後殿存放太保公及後世子孫有價值的遺物,包括朝廷聖旨等。前、後殿以月亮門通之。左右廂房則主要是供看廟人家居住、使用。可惜祠廟1963年毀於大水,其中的聖旨等物品也不知去了何處。
祠堂外的大街上,斜對過的東北處連城街口,矗立着大司馬坊,東南處則有大水井一口。每每走在串城街,想張國彥在世時所繪的二十四行樂圖,描述自己為官一生的經歷。
那次因故去拜訪張家的後人張鶊(gēng)年,看到僅剩的兩幅彩圖,雖是匆匆的一瞥,已驚訝其色彩依然奪目保持至今。更想起張國彥晚年寫過的那首《觀歷有感示諸子》:
甲子循環六十春,自憐白髮走風塵。
百年相去無多日,千歲從來有幾人。
幸喜冠裳能繼世,須知和厚可藏身。
而翁而祖無他計,一片丹心貫鬼神。
450年了,串城街,那些幾乎佔所有牌坊一半的張家牌坊,都早已不見了;“北門裏”都已經消失了,“張氏祠堂”已經不存在了,張國彥的故事,還會繼續傳説嗎?
編輯丨莫不覺
出品丨董曉聲
文章來源丨叢台文旅
參考文獻
《往事聚滄桑——串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