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特別指出將士們的心理還受特定環境的影響,這種表述就是“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人則拘,不得已則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這裏需要重點提示的是孫子所説的“甚陷則不懼”,意思是説如果周圍環境危險到極點的時候,這時人的心理反而不懼怕了。這樣的環境用《孫子兵法》固定的術語來講,那就是“死地”。孫子認為:當人完全明白自己處於“死地”環境的時候,那麼他就變得無所畏懼了。鉅鹿之戰的前夕,項羽一是認識到當時面臨的作戰周邊環境對楚軍非常不利,二是洞察到諸侯軍及自己的軍隊充滿了恐懼心理。對於項羽來説,這些都是極其危險的信號,如果不能及時迅速採取有效的措施,自己的軍隊就會被秦軍打敗或者徹底消滅,其他的諸侯軍也是前景黯淡渺茫。
在這種情況下,項羽又是如何擺脱這種困境的呢?項羽巧妙地藉助了鉅鹿這一特殊地理環境,應用《孫子兵法》的戰術思維,成功地創造出《孫子兵法》所説的“死地”環境。而且,正如孫子所説:“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當把許多人放在極度危險的環境反而有時能轉敗為勝。項羽下定決心創造“死地”環境,就是這樣拉開了鉅鹿之戰的序幕。項羽創造“死地”環境主要是通過三個步驟來實現的。第一步是“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這一舉動是項羽創造“死地”的前奏曲,蒲將軍英勇作戰戰少利”,為項羽全軍渡河創造了安全條件。沒有先遣隊“渡河”這一步,就不能順利在對岸建立接應“渡河”部隊的立足點。而且,很容易使後來軍隊在“渡河”過程中遭遇秦軍的攻擊。第二步是“乃悉引兵渡河”。
這裏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項羽“渡河”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已經差不多就把軍隊置於“死地”的環境下了。孫子説“無所往者,死地也”。現在項羽軍隊的背後就是大河阻隔。這種做法也是漢代歷史上創造“死地”環境的經典實例,我們同時也可以聯想到後來漢軍統帥韓信的“背水陣”.也是軍隊背後有大河阻擋。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大河背後阻隔,這僅僅具備“死地”環境所需要的客觀地理條件。但“死地”這種環境還有人為因素作用其中。因而,《孫子兵法》特意闢有《九地篇》,指明“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重點講解人為創造和界定的各種地理環境,孫子以此強調不能僅僅單純考察客觀地理環境,還要聯繫人們的心理去研究作戰的周邊環境。
所以,“死地”這種環境是疊加人的心理因素在裏面,才能完全營造出來。第三步是採用“破釜沉舟”的辦法。項羽“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把全部的渡船沉到河中,把所有的炊具打碎,把軍隊的駐舍焚燬,只帶三天的乾糧。船毀意味着項羽的軍隊再也不能幻想坐船渡河逃跑了,炊具破壞了意味着不能再生火做飯了,駐舍燒燬掉了意味着已經沒有容身的地方了,三天干糧意味着三天以後要想生存,那麼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了。到了這一步完成的時候,可以説項羽把真正的“死地”環境給創造出來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孫子兵法》中恰好也有這樣的話:“焚舟破釜,若驅羣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似乎就是在為項羽的這種做法做恰當的註腳一樣。
既然“死地”環境已經顯現,那麼項羽下一步應該採取如何行動孫子指出:“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意思是説當一支軍隊處於“死地”環境下,統帥必須指明這種環境是一種不能僥倖生存的環境。從這一點來看,項羽確實是這樣做的,而且做得非常正確及時。在“死地”出現了的時候,項羽“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清楚地告訴部下當前他們正面臨着極度危險和死亡之神降臨,只有拼死一戰,再也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了。在“死地”環境下,如何才能生存下來?孫子講得十分清楚:“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只有迅速猛烈作戰才能生存,不然就會滅亡。我們再來考察項羽的做法,也是如出一轍。項羽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
項羽軍隊九次與秦軍展開連續性的激戰,製造出一連串的戰爭勝利的奇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是因為處於“死地”環境下,人的心理會發生根本的轉化。正如《孫子兵法》所描述的一樣:“投之無所往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意思是説,在“死地”環境下作戰,由於極度危險,生死懸於一線。但越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反而卻不害怕。這時候的軍隊心理反而由恐懼走向了團結一致,這是為了每個個體的生存的目標。這樣環境下的軍隊反而能自己管理自己,作戰時人人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孫子指出“投之無所往者,諸、判之勇也”。
當一支軍隊處於“無所往”的死地環境下,就會爆發出像古代勇士專諸、曹劌一樣的勇敢士氣。是反映了孫子所説這種情況,結果自然就出現了《孫子兵法》所講的“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的結局。清人鄭板橋栩栩如生地刻畫了鉅鹿之戰:“項羽提戈來救趙,暴雷驚電連天掃。臣報君仇子報父,殺盡秦兵如殺草。戰酣氣盛聲喧呼,諸侯壁上驚魂逋。項王何必為天子?只此快戰千古無!”與楚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鉅鹿之戰時,諸侯軍的表現實在令人不齒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只有章邯引兵撤退的時候,諸侯軍隊才“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間自殺”。
司馬遷認為“卒存鉅鹿者,楚力也”。如果沒有項羽帶頭髮起的鉅鹿之戰,那麼鉅鹿之圍就將成為絞殺趙軍的無形絞索。然而,鉅鹿之戰的意義何止於此,顧祖禹所評更為精準:“秦之季也,章邯去楚而攻趙,鉅鹿一敗,秦不復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