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明朝的嘉靖年間,倭寇之亂較為嚴重,已經演變為影響大明帝國的社會治安和國家穩定的頭等要事。此外,那時候,還有韃靼部不斷對大明南方地區進行侵擾,這讓當時大明的統治者甚是頭疼。
當時,明朝的人有這樣一種説法,那就是:南有倭寇,北有韃靼,真是腹背受敵。但是,實際上,當時大明的兵力已經達到了280萬,而南方的倭寇最多也就5萬人,連北方的韃靼部也沒超過10萬人。即使將大明的兵力一分為二,那也是十來個大明兵馬,對抗一個敵人的懸殊比例。
兵力上相差這麼多,為什麼大明軍隊抗擊敵軍卻依然那麼吃力呢?大明政府養了這麼多兵,建了這麼多隊伍,為什麼連區區5萬人馬的倭寇都剿滅不了呢?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首先、明朝軍隊在編人數,與實際人數不符,前者增加,後者卻在下降。
公元1368年,還不滿40歲的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皇帝。在明朝建立初期,周圍的局勢並不穩定,很多對手還對大明的疆土虎視眈眈,這給朱元璋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開國的頭幾年,更是戰事連連,而連年的戰亂不僅給百姓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影響,還讓人民在貧苦的生活中掙扎度日。
人民的生活朝不保夕,更沒有能力去供養軍隊,但是,前方的戰事卻一直不間斷,軍隊的人數又必須要保持,所以,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後來,朱元璋想到了“衞所軍”制度,號稱是養兵百萬,不靠民力的“好制度”。朱元璋在位前期,明朝軍隊的數量在120多萬人,到其去世之前,增加到了180多萬。
因為當時明朝的反腐力度很大,所以,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可信的。因為在軍事這等要務面前,沒人敢跟朱元璋説謊話,而這個時期,也是明朝軍馬實力最為強盛的時期。後來,到朱棣繼承皇位的時候,明朝的軍隊規模還是保持增長的狀態。在朱棣在位中期,明軍總兵力人數達到220多萬。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而兵力之所以出現大幅度的增長,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當時,明朝兵馬的戰鬥力下降,對抗外敵時顯得力不從心,這就不得不依靠增加人數來彌補戰鬥力不足的問題;
第二,戰情擴大,為了抵抗外敵,不得不大量用兵,所以,才出現了數量的激增。但是,這個時候,又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明軍中的腐敗問題。
當時,在衞所軍中,已經出現了軍户逃往的情況,所以,220萬兵馬,實際上也就只有200萬,另外20萬隻是空額。等到仁宗和宣宗在位的時候,這種腐敗現象變得更加嚴重,使得明軍賬面上的數量在增長,但是,實際的戰鬥力卻一直在下降。
直到明宣宗時期,社會穩定了,太平日子過久了,使得軍隊的人數和戰鬥力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其次、號稱280萬大軍,但是,實際上只有120多萬。
明英宗在位初期,是明軍兵力數量的最高峯,當時號稱擁有280萬大軍。但是,這實際上只是賬面的數值而已。瞭解明朝歷史的人,應該對土木堡之變有所瞭解,明英宗帶着50萬大軍北征,結果,卻敗給了只有兩萬兵馬的瓦剌軍。
其實,當時50萬大軍只是一個虛數,實際的兵力也就不到20萬,再加上,軍隊組織渙散,戰鬥力不強,根本打不過驍勇善戰的瓦剌大軍。所以,以此來折算,明軍當時説自己擁兵280萬,其實,也就120多萬,而之所以在軍隊中出現這麼多空額,主要是因為腐敗,軍隊中的管理者們靠吃空額牟利。
後世有研究:空額比例在邊境地區大概能到30%;在京師和中部地區則更加嚴重,會在50%左右;最為嚴重的是在江南地區,將會達到70%。等到了後來,國事穩定,戰爭減少之後,士兵們就更加疏於訓練了。一沒戰鬥力,二沒足夠的兵力,這種情況之下,仗能打贏才怪。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到了嘉靖皇帝在位中期,朝廷關閉海上貿易,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大規模的影響。
那時,明朝的沿海地區出現了倭寇,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卻極強,明軍根本招架不住。70多個倭寇就能一路殺到南京城下,逼得南京告急,而官府只能直接召集百姓上城抗敵。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當時南京直屬的兵力在冊編制是12萬,其中,4萬在城邊,但是,實際上,南京城內只有1700多人,其虧空數量可見一斑。而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南京,整個江南地區基本都是這個樣子。
所以,明軍雖然在表現上兵力數量較大,優勢明顯,但是,實際上跟倭寇的人數差不多。而且,戰鬥力還不如人家,因此,明軍屢戰屢敗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後期出現了俞大猷和戚繼光兩位大神,使得明軍的戰事局面,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扭轉,但是,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最後、讓人民有活路才是國家發展的好政策。
倭寇大面積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嘉靖時期關閉了海外貿易而引起的。
當時,在浙江地區,山多水多,但是,良田少,而福建地區,也基本是這個情況。但是,這些省份人口數量大,便加劇了當地耕地不足的問題。
由於,這些地方的人沒有中原地區那樣的耕作條件,所以,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靠海外貿易。而朝廷突然間禁止了這項交易,讓這些人沒有了生計,等於把他們給逼上了絕路。想要生活,想要吃飯的老百姓,不得已只能冒着生命危險去跟政府、軍隊廝殺,來爭取自己的生存權益。
所以,光靠名將們的征戰、鎮壓,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到嘉靖皇帝去世之後,隆慶皇帝繼位。才開始在高拱、張居正等名臣的指導下,進行了隆萬大改革。明政府放開對外貿易權限,並頒佈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才將持續了20多年的倭寇之亂肅清。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因此,還是那句話,面對問題要找到根源,分析其發生的原由,並通過疏導的辦法來解決,一味的去掩蓋、鎮壓是沒有用的。只有保證人民的基本生活權益,給百姓活路,才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參考資料:
【《明太祖實錄》、《明史·太祖本紀》、《四鎮三關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23 字。

轉載請註明: 諾大一個大明王朝,擁兵上百萬,但卻打不贏五萬倭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