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掐尖招生、消除大班、嚴禁搶挖縣中優秀教師……
今天(16日),教育部等九部門發佈“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民生週刊》記者注意到,此次發佈的“縣中提升計劃”明確指出,“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
此外,“縣中提升計劃”還明確,加大縣中教師補充力度,健全縣中教師激勵機制,嚴禁搶挖縣中優秀教師。對惡意從縣中學校搶挖人才的,停止學校各類評優評先資格。
△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
信息量巨大,咱們一一來看。
學霸不願在縣城上中學了?
説到縣中,就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一個詞“縣中塌陷”。
“但凡有點辦法的家長,都會努力把孩子送去市裏或省城讀書。有的是在那裏買房,有的是全職陪讀,老百姓為這種教育付出了很大成本。”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在今年兩會期間,又一次提到關於“縣中塌陷”的現象。
近年來,唐江澎觀察到,某地區縣域內考上名校的高中生寥寥無幾,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基本上沒有。
《民生週刊》記者查閲發現,今年全國兩會上,民進中央一份提案也提到這一現象:往日遍攬全縣優才的縣中,如今卻面臨優質生源和優秀教師不斷流失、教育質量不斷下滑的處境,甚至局部出現了“縣中塌陷”。
民進中央的提案,調研了某省剛剛脱貧的國家級貧困縣。數據顯示,該縣中考前500名的學生,沒有一個是在當地高中讀書的。
數據的背後是,近10年來,不少地方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的情況下,出現了高中跨區域招生現象,這一現象,隨着各種新體制學校的擴張而愈演愈烈。
留不住老師,生源質量差,縣中進入雙重困境
“雖然給了編制,但很難招到老師”,廣西河池市鳳山高中校長黃世毅也曾發愁,由於待遇、環境等各方面沒有城市好,鳳山高中即使招到老師也很難穩定下來,年輕的老師一般待兩三年就會辭職。
“好的生源都被其他高中挑走了”,他説,鳳山高中作為家門口的學校,學生只要可以讀的就都安排他們來讀書,所以生源質量比較差。近兩年政府對學校加大投入,同時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困境逐漸突破。
從輝煌到衰落,不少縣域普通高中仍在困境中掙扎
甘肅省某縣一中是2005年重建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0多年來一直執行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收費標準(每年每生1360元),此標準始終沒有提高,學校建設既無政策扶持,又無項目支持,只能維持辦學,辦學條件改善只能靠爭取到的零星項目資金解決,學校發展可謂“舉步維艱”。
此次公佈的“縣中提升計劃”
採取哪些措施防止縣中生源流失?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為堅決遏制縣中生源流失,這次“縣中提升計劃”主要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對加強招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是明確各級招生管理責任,提出各地要在落實縣級招生管理責任的基礎上,切實強化省級統籌責任和地市主體責任,嚴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實公民同招和屬地招生政策;
二是強化招生工作監管,要求各地全面建立地市級高中階段學校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省級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台,切實加強招生計劃和錄取過程管理,加大對違規招生行為的查處力度;
三是增加農村學生升學機會,提出“十四五”期間高校招生有關專項計劃將繼續對基礎教育薄弱地區予以支持。
此外,《民生週刊》記者注意到,此次“縣中提升計劃”還提出了四項重點任務:
一是深化招生管理改革。要求各地全面推進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錄取模式,着力構建規範有序和監督有力的招生機制,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防止縣中生源過度流失,維護良好教育生態。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求各地促進優秀人才合理流動,防止縣中優秀人才流失;加大縣中教師補充力度,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加強教師培訓,保障教師待遇,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縣中教師隊伍。
三是改善辦學薄弱環節。要求各地加強縣中標準化建設,全面化解大班額,有效控制大規模學校;加強學科教室、創新實驗室、實驗設備與信息化教學條件建設;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改善學校食宿衞生等生活條件。
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求各地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大力推進優秀教學成果應用,完善選課走班、綜合素質評價和學生髮展指導,充分利用農業農村資源,加強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形成具有鮮明縣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
咱們再具體來看這次的
“縣中提升計劃”中
大家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如何加快消除大班額和有效控制大規模學校?
近年來,各地綜合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在化解大班額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全國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為9.45%,比2017年下降了近21個百分點,但中西部地區大班額比例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部分地方還存在大規模學校問題,直接影響了教育質量,也不利於學校管理和學生身心健康。
對此,“縣中提升計劃”進一步提出了工作目標和要求:
一是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專項規劃實施力度,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額,普通高中新入學年級班額不得超過55人。
二是對現有的大規模學校,各地要結合實際制訂規模壓減實施方案,積極穩妥化解大規模學校,並隨着辦學規模調整,優化校舍資源配置和功能結構,有效改善教學條件和學習生活環境;嚴禁隨意撤併縣中,新建普通高中規模不得超過3000人,防止出現新的大規模學校。
“縣中提升計劃”在加強縣中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有哪些考慮?
為推動解決縣中教師總量不足以及招聘難、留不住等問題,促進整體提升縣中教師隊伍素質,“縣中提升計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大縣中教師補充力度。要求各地嚴格落實中央關於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和統籌管理的相關規定,依照標準條件及時補充縣中教師。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加大縣中教師培養力度。同時,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不得擠佔縣中教職工編制或長期借用縣中教師,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
二是健全縣中教師激勵機制。要求各地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適當向縣中傾斜,合理核定縣中績效工資總量,績效工資內部分配向優秀人才傾斜。
三是嚴禁搶挖縣中優秀教師。要求各地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教師流動手續,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對未經組織人事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惡意從縣中學校搶挖人才的,停止學校各類評優評先資格。
四是提高縣中教師隊伍素質。教育部組織開展縣中校長和教師骨幹示範培訓,省級組織縣中校長和教師全員培訓,促進提高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同時,要求地方各級教研部門要配齊普通高中各學科專職教研員,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縣中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指導。
在提高縣中經費投入水平方面提出了哪些政策要求?
針對部分地方存在的縣中教育經費投入水平總體偏低,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縣中提升計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保障措施。
一是提高縣中投入水平。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並向縣中傾斜。
二是健全經費投入機制。要求各省(區、市)科學核定普通高中辦學成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學費標準定期動態調整機制,適時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水平,省、市兩級要加大對欠發達縣區經費投入,確保縣中生均公用經費足額撥付到校。
三是落實貧困學生資助政策。繼續實施好國家助學金和免學雜費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縣中佔比超過了
半壁江山!
重振縣中,刻不容緩!
《民生週刊》記者梳理發現,今年3月,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曾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全面提升縣域普通高中的辦學水平,是今年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
從數據中也可見一斑: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中學校1.42萬所,其中,縣、縣級市舉辦的普通高中7243所,佔比51%,在校生1468.4萬人,佔比59%。
縣域普通高中規模超過全國普通高中學校總數一半,是縣域基礎教育的龍頭,辦好縣中對鞏固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帶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服務國家鄉村振興和人才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民生週刊》記者注意到,針對提升縣中質量的重要性,很多專家學者都引用了出自《史記》的一句話:“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是連接、打通城與鄉的關鍵區域節點;縣域普通高中是城鄉教育的紐帶,對縣域教育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穩定縣中、支持縣中、提高縣中的教育質量,關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縣域高中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帶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至關重要,必須把這一龍頭建設好。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
縣中發展,事關我國教育發展戰略佈局,事關教育公平,事關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必須確立縣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採取切實措施,全面振興縣中教育。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
“縣中教育問題研究”課題組
好的教育生態,不應是一個學校站起來,一片學校倒下去,而應是百花齊放。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
出品:民生週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瞭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週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週刊。
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