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有家長給我留言,小島老師,為了輔導孩子學習,家長真是身心俱疲,明明是寒假,我們一家人過成了期末考試前的備考狀態。每天寫作業到十一點,孩子苦不堪言。可是不學又不行,過年看到別人家孩子,一天不落地學習,極其自律,而我們家孩子盯着學習都不行,這開學一定要落後了,家長也很為難。給他輔導吧,確實痛苦,大人和孩子都很煩。不輔導,去過愉快的童年,對家長來説,心裏總是愧疚的。每天作業寫得晚,都是靠我們家長去強迫的。我們也很矛盾,不知道這樣的教育到底對不對?面對家長的留言,其實小島老師想説,在所有的家庭教育中,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寫作業到晚上十一點,如果是孩子自己主動學習和練習,那肯定是適合。如果孩子都哈欠連天了,家長天天強迫學習,那肯定是不適合。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們中國式家長有一個特點:一邊給孩子瘋狂報班,必須做教育投資,一邊擔心孩子學習太累,家長是非常矛盾的。你不學,別人就跑在了你前面。你學的話,天賦又沒其他人強。家長和孩子成天陷在焦慮中很痛苦。每天寫作業到深夜的原因,大部分情況是家長的輔導方法是不對孩子的學習“胃口”,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家長儘管也能認識到這裏是有問題的,但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如果你選擇不給孩子報班和輔導補課,還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假期,可能這樣的家長反而更像是異類了。怕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確實是對孩子的學習是沒有信心的,也不願意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其中的原因,恐怕還是家長沒有權衡得失,也不知道孩子具體需要怎樣的一個輔導。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1、沒有權衡得失,盲目追趕的假期都是徒勞

中國式家長是很少權衡得失的,所謂“得”就是成績,考試一定要考好,達到預期成績的標準。“失”就是失去分數,成績沒考好,沒考上重點學校。一旦發現學習下滑了,各種輔導班,還是先安排上,不管是線上課還是線下課,趁假期都給孩子學習。盲目去追趕的假期都是徒勞的假期,有一定的權衡得失,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學習。越是小學階段,我們做家長的,越要權衡得失。哪些課該補,哪些課是可以不用補的。大部分孩子語文成績不好,並不是學習能力的問題,而是在書寫上是不規範的。就像我們很多同學,不想寫作業。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過了個年,都放鬆了學習。其實不是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而是孩子在情緒上的問題。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搞清楚權衡得失,我們家長就可以有目的地幫助孩子來追趕落下的功課了。孩子不喜歡學習和討厭寫作業,學習太累,早上睡懶覺起不來,這都與家長的輔導不正確有關。當我們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不願意學的心態,家長強迫去學只能導致孩子更厭學。作為家長也不開心,心裏總有一道“別人家的孩子”門檻,這是面對孩子學習焦慮的家長,始終無法跨過的橫溝。這個原因也讓家長在輔導過程中,常去盲目地跟從,根本看不到孩子自身的進步和努力。總之達不到“別人家的孩子”的優異成績,那就需要報班,至於學習,在小學階段比較基礎,輔導班就是一個“壓模機”,把基礎的內容掌握好了,無論壓成什麼樣,孩子始終都能進步。但這個方法,一旦到了中學,就很難奏效了。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2、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作業不是“萬能藥”

成績不好,不管是哪一門學科,寫作業也不是“萬能藥”。每天寫作業到十一點,這一定是沒找到問題的所在。作業是對知識點的鞏固,作業寫得慢,一方面是書寫速度沒提上來,一方面是知識點沒掌握好。孩子在家長的“高壓”輔導下,沒有什麼學習自信。家長一遍遍嘮叨,你和誰家的孩子比一比,你為什麼就做不好?我們家長在輔導教育的過程中,總是無法理解這個道理:激活孩子的學習自信,可比花錢報上一堆補習班要重要。有的家長會説,在補習班裏,孩子也能找到學習的自信。這恐怕就是家長的幻想了,任何補習、家長輔導也好,都要首先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去展開提高練習。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家長是矛盾的,感覺給了孩子自由和快樂,成績就會下滑得厲害。孩子長期保護第一名,毫無懸念。家長只是心裏不服氣,為什麼我們家孩子就不是學霸?明明家長學習也不差,良好的基因,為什麼孩子沒有遺傳到?也就是大部分既給孩子報班,又心疼孩子的家長,是對自己不滿意。沒有培養出人人稱讚的孩子,也沒有找到可以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小島老師建議各位家長:放下焦慮,接納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循序漸進地和孩子一起搞清楚學習中的問題,逐一突破,至於作業,適當寫一寫,做好日常的練習就足以,不用追求到深夜的學習效果,那是家長的自我滿足罷了。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3、家長把握好心中的那桿秤

家長在輔導過程中,這種矛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沒有把握好心中的那桿秤就會有這樣的結果,補習班不是唯一提高成績的選擇,激發孩子的學習自信來自家長和老師,真正對學習有幫助的,是學校的學習動力。説到底,孩子在學習上的痛苦都是家長給予的,平衡秤傾斜了,家長多了一些比較和功利心,不斷加上了“學習要求”這個砝碼,孩子的包袱就會越來越重了。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家長要學會善於發現問題,並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嘗試。而不是把什麼都丟給補習班,家長看似在教育過程中,投入了不少精力和時間,但其實沒有把握好心中的那桿秤。你是否同意我的觀點呢?歡迎留言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式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擔心學習太累,這到底是為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