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王朝顯然和西漢不一樣,它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要看一個王朝是否是前朝的延續,其實很簡單,主要看兩點。
第一點,本朝帝王是否是前朝末尾一二帝的子孫延續,比如説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就是北宋倒數第二個皇帝宋徽宗的親兒子。
第二點,本朝的組織機構和領導班子,是否和前朝幾乎一致。比如説南明王朝,所有的核心朝臣,基本都是明朝的舊臣,沿用的機構也一模一樣。
排除這兩點以外,那你所建立的新王朝,就跟前朝沒有什麼任何關係了。因此我們看看東漢就能明白,為什麼它是一個全新的王朝了。
劉秀和漢朝後面幾個皇帝,屬於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
劉秀的祖先是誰?他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六世孫,也就是從漢景帝這一代來論,劉秀老兄已經跟漢朝皇室出了五服關係。
如果當初沒有推恩令,像劉秀的祖先劉發的兒子劉買,就是嫡長子家的僕人,壓根就不可能裂土封侯。
當然了,推恩令實行以後,舂陵侯劉買再往下分,就沒什麼地盤和職位了。到了劉秀這一代,只能在家裏種田為生了。
如果王莽篡漢後,沒有實行改革政策,把貴族的田地都給沒收的話,或許劉秀還真的不會出來造反。
所以説,劉秀跟西漢的皇帝們,其實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關係。要是這也算親戚的話,那全天下得有數十萬人都是漢朝皇帝的親戚。
劉秀身份的正統性很低,基本已經跟劉備屬於一個檔次的了。很多人不承認劉備的身份其實是有道理的,畢竟就算承認了又能怎麼樣?大漢400年下來,天下上百萬人姓劉,難道就你一個姓劉的背景比較強大嗎?
因此劉秀也是一樣,要不是他大哥劉演比較能打,哪裏輪得到他們兄弟倆在諸侯面前嶄露頭角呢?
所以説當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以後,其實只需要拜祭老祖宗漢高帝劉邦就行了,至於後來的漢成帝、漢哀帝、孺子嬰這些完全是沒有必要去管的。
劉秀的領導班子,都是自己新提拔上來的人。
王莽篡漢的時候,其實沒多少表示反對。為什麼?因為外戚當權的局面,在漢朝實在是太正常了,況且王莽這個人的人品其實很出色,贏得了不少人的讚許。
雖然大家比較詫異,卻沒有幾個人願意出來反對。因此西漢的這套領導班子,算是徹底廢了,他們要麼被王莽趕下台,要麼就屈服於王莽了,大部分屬於後者。
劉秀創業的時候,可沒有得到西漢領導班子們的相助,他靠的是他拉起來的少年天團。這幫人歲數非常小,建立東漢時期,這些開國功臣的平均年齡28歲。
劉秀本人也只不過才31歲而已,可見這些人不可能是西漢朝廷的中堅力量。因此劉秀建立東漢以後,貴族體系也發生了徹底的變化。
過去那些西漢的貴族,由於沒有參加劉秀的起義軍,所以他們分不到一杯羹。因此只能衰落下去了。
而劉秀所帶領的這幫新的開國功臣,諸如鄧禹、吳漢、賈復等等雲台二十八將,也就成為了新的貴族體系。他們的家族取代了過去的西漢貴族,世代傳承了下來。
由此可見劉秀所建立的東漢政權,和西漢政權,是完全不沾邊的一個全新政權。從整體的領導班子就能看得出來。
為什麼劉秀還要沿用漢這個王朝稱號呢?
人心思漢其實這不是一句空話,當然了,不是説所有人都思漢。畢竟老百姓沒什麼太明確的政治觀念,主要是地主階級和貴族們,其實他們是懷念漢朝的。
為什麼?因為王莽這傢伙到處亂改革,尤其是把土地收歸國有以後,大量擁有土地的地主們,一夜之間成了窮光蛋,他們心裏當然不服氣。
因此他們寧可參加起義,也絕不屈服。他們比老百姓有錢有勢,因此更加有話語權。所以説他們説人心思漢,那就是人心思漢。
至少在漢朝,保障了這幫地主階級的利益。劉秀當時實力弱小啊,要想爭取更多人的支持,就必須要看清楚天下大勢。
天下地主都在聲討王莽,表示要恢復西漢原樣,所以劉秀自然也就加入這種聲討浪潮之中。從時代進步的角度來説,其實這幫人包括劉秀在內,都在開歷史倒車。
實行改革都會傷及不少人的利益,因此歷代改革者都沒什麼好下場。諸如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等人,其實都受到了改革後的反噬。王莽其實也是一樣。
但是改革這條路其實是不錯的,如果當初王莽改革成功了,那麼歷史書又是另外一種寫法了,這就是為什麼漢光武帝在歷史上很沒有存在感的原因。
劉秀為啥堪稱完人?因為大家都不怎麼熟悉他的故事。除了昆陽之戰你還知道什麼呢?為什麼不熟悉他的故事?因為他在開歷史倒車,他在向舊地主階級妥協,僅此而已。
但是要想贏得天下,很多卑劣的手段不得不使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帝王和我們普通人有區別的原因。向舊地主階級妥協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恢復大漢朝的江山。
總結:劉秀好歹也是老劉家的子孫,也算名正言順。
如果那時候的人,真的是人心思漢的話,至少要找個漢朝皇帝的直系後代繼位吧?比如説霍光拼了命也要找漢武帝的子孫後代繼位,絕不從漢景帝這一脈開始算。
由此可見,其實大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罷了,劉秀也是一樣,他為了迅速平息戰亂,贏得人心,重新啓用漢這個王朝稱號,是最方便的。
再説了,他本來也是老劉家的子孫,沿用漢這個稱號無可厚非。兩百年後,漢景帝的另外一個子孫後代劉備,也打算重走劉秀這條老路,可惜有人比他還要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