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學院揭牌!全國12所高校佈局“同款”

近日,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正式揭牌。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講席教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副主編肖瑞平任該學院院長。據瞭解,北大未來技術學院為北京大學二級教學科研實體機構,含分子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系、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大數據與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系。

北大新學院揭牌!全國12所高校佈局“同款”

12所高校建設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北大於2020年9月23日成立未來技術學院。今年5月26日,教育部公佈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等12所高校入選。

此前,教育部曾印發《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提出用四年左右時間在專業學科綜合、整體實力強的部分高校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探索專業學科實質性複合交叉合作規律,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這些未來技術學院將瞄準未來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常規、突破約束、突破壁壘,強化變革、強化創新、強化引領,來培養領軍人才。

北大未來技術學院關注健康領域

根據北大公開的信息,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以未來生命健康技術為主要方向,圍繞生物醫學工程和分子醫學兩大前沿交叉學科。

在此之前,北京大學分別於2003年和2005年創建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和分子醫學研究所(IMM)等生命健康領域頗具前瞻性的教學科研機構。此外,北大方面稱,元培學院、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人才交叉機構的前期探索,也為未來技術學院的跨學科、跨院系、產研結合的交叉發展機制提供了經驗。

據悉,最新成立的北大未來技術學院整合了之前設立的分子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系以及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籌)的人才隊伍,並將着手創建大數據與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系。

首任院長肖瑞平教授致力於轉化醫學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的首任院長肖瑞平教授長期致力於轉化醫學的研究,她最新的工作是研發一種可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脱髮的藥物。肖瑞平教授的實驗室在此前和醫藥公司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一款用於治療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單克隆抗體,可以使紅面猴禿掉的區域長出頭髮。

另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在人才培養方面,北大未來技術學院中長期規劃建立完整的本科/研究生/專業博士及本博連讀“3+5”培養課程及培養方案,組織一支100名左右教師隊伍,每年招收培養50名本科生、100名研究生和50名專業博士研究生。

首批12所高校未來技術學院關注什麼領域?

根據公開信息,教育部首批12家高校未來技術學院關注的問題中主要涵括人工智能技術和生物醫學等領域。

北大新學院揭牌!全國12所高校佈局“同款”

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如華南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將圍繞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和跨學科交叉領域,主要佈局智能感知、大數據、AI+融合技術三大研究方向,建設人體感知及智慧健康、跨媒體感知和混合智能、大數據與數字孿生、數字普惠金融等4個未來技術研究中心。

此外,西安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選擇儲能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X(混合增強智能)、醫工交叉(計算物理醫學)三個作為主攻方向。上海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將聚焦能源環境、健康醫療兩大領域。華中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關注的是先進智能製造、生物醫學成像、光電子芯片與系統、人工智能等四個未來交叉學科技術方向。

智能製造也是未來技術學院關注的熱點。

東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以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機器人科學與工程為依託,聚焦未來工業智能領域。

哈爾濱工業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將重點建設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和生命健康3個技術方向。

據瞭解,首批12所高校未來技術學院的方向選擇也是基於以往學科建設積累和多年研究成果。譬如,東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將發揮東南大學電子信息領域前沿研究的優勢,聚焦芯片設計、信息材料、未來通信、智能感知4個方向中的未來技術。

天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則聚焦未來智能機器與系統、儲能科學與工程、智慧城市等高端高新未來技術。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圍繞量子科技發展等方向,打造體系化、高層次量子科技人才培養平台。

與其他幾個未來技術學院不同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則是以未來新概念飛行器、未來空間開發利用、支撐空天戰略任務技術為主要方向。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9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大新學院揭牌!全國12所高校佈局“同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