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美”銀髮族為何難逃醫美套路?

編輯導語: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容貌焦慮在當代年輕人中體現的比較明顯,而銀髮一組也捲入其中,醫美套路也應運而生。本篇文章圍繞老年人與醫美套路展開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求美”銀髮族為何難逃醫美套路?

儘管今年的3·15晚會將最後一炮瞄準醫美培訓,並揭露了其中的“零門檻”、“高費用”、“包教包會”等貓膩和亂象,但無法掩蓋的是醫美行業仍然充滿了想象力。

《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846億,增速超過20%。調研結果表明,超八成大眾人羣對醫美接受度較高,預計到2022年國內醫美消費用户規模將超過2000萬。

高達千億的用户消費市場,除了作為主力消費人羣的年輕人之外,50歲以上的銀髮人羣正在成為一股不容小視的醫美消費新勢力。或是不僅僅為了美觀的偏醫療行為,或是受到外界鼓動跟風做熱門項目,亦或是感受到自然衰老後進行緊急抗衰……懷揣着對醫美效果的美好憧憬,老年人也大膽邁開了嘗試的腳步。

當然,因為行業安全問題突出,不少老年人也和年輕人一樣遭受着“黑醫美”的威脅。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2021年全年醫美投訴量就超8千條,投訴問題集中於資質不明、虛假宣傳效果、誘導醫美貸等。

矇眼狂奔的醫美行業、屢曝不止的醫美亂象,讓一部分學着為“變美”買單的老年人也吃到了苦頭。

一、這些老年人為什麼要做醫美?

今年57歲的張琴,在女兒的陪伴下終於鼓起勇氣做了第二次雙眼皮手術。更確切的説,這一次手術的目的,是解決十幾年前那場失敗手術過後留下的後遺症——難以閉攏的上下眼皮以及過於明顯的癒合瘢痕。“那個時候誰懂這些啊。”張琴還記得,自己最初只是想處理一下上眼皮過於鬆垮的問題,以讓視野變得更開闊一些,畢竟這已經影響到了她的日常生活。

彼時,聽從熟人介紹的她相信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美容院,並進行了一次價值幾百塊的割雙眼皮手術,哪知道這個決定會讓她後悔至今,“還是怪我不該貪小便宜,要麼就忍着不做,要做就該去正規醫院做。”

本來只是上眼皮壓迫視線,在手術後卻變成了上下眼皮閉不攏,睡覺時都只能半睜着眼,而且還附帶了兩條難看的疤痕,“最開始那幾周我還以為是沒恢復好,等到傷口徹底長好過後才發現是手術出了問題,我第一時間就去找那家美容院要説法了,可店面早就關了人也找不見了。”

有限的經濟條件,使得張琴在諮詢過正規醫院那高達四位數,有些甚至是五位數的修復費用後選擇了放棄,“第一個是出不起那份錢,第二也是不好説還能不能修復好”。直到張琴的女兒在參加工作之後,一家人才又商量着要將這個問題徹底解決掉,“醫院和醫生都是女兒幫我找的,她帶着我跑了很多家也問了很多人才確定下來的。”

跟醫生聊過之後,張琴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上瞼提肌無力上,因此會出現睜力不足和睜眼角膜暴露度不夠的情況。需要通過上瞼下垂矯正手術對上瞼提肌額肌進行調整,給上瞼提肌適當力度,使瞳孔曝光度變得正常並恢復正常視線。

換句話説,十多年前那次失敗的雙眼皮手術,確實不是從張琴的實際需求出發給出的解決方案,且不當的手術操作還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聽醫生説第一次手術已經把組織結構給破壞了,現在要重新切開給我修復好,必須要非常有經驗的人動手才行,還是希望能給我做好吧。”

與將醫美項目更多視為偏醫療用途的張琴不同,53歲的周女士只是單純覺得自己的下眼瞼皮膚鬆弛,過大的眼袋十分影響美觀,這才想要通過醫美手術改善一下,“我還是刷短視頻看到的,有人專門做直播給介紹各種醫美項目,聽這些主播説眼袋只要做手術割掉就行,不是什麼大問題。”

“求美”銀髮族為何難逃醫美套路?

一位專門為求美人士解惑的醫美主播

在慎重諮詢和多次比對過後,周女士專門選擇了某一線城市的醫美機構進行手術,“這家也是主播推薦的,我還特意打聽過,他們名氣這麼大不缺客人,手術經驗應該也更多一些。”沒成想,做足了功課的周女士也“翻車”了。

在術後,她竟然出現了雙側下瞼局部凹陷等症狀,且後續6次修復均無任何改善,這讓她多多少少對醫美有些心灰意冷,“這和主播説的完全不一樣,我太后悔了,不該冒險一來就上這麼大的項目。”正如周女士所説,實際上像她這樣試圖通過手術一步到位的銀髮族並不多。

以鋅刻度接觸到的一位最高齡用户為例,今年78歲的王奶奶是首次接觸醫美,她的選擇更加保守,只打了除皺針,可以説不管是操作難度還是手術風險都要小很多。

這也更加符合更多老年用户的消費心理,根據新氧數據顏究院&醫美查提供的2022年前兩個月的消費數據,50歲以上人羣其實更加青睞抗衰、美白類的輕醫美項目,從訂單量來看,他們下單最多的項目則是除皺瘦臉、玻尿酸、美白嫩膚、清潔祛痘、激光脱毛。

比起需要動刀做手術類的項目,銀髮族們更加願意嘗試以“無創傷、無風險”為宣傳重點的輕醫美類項目。而王奶奶之所以如此高齡還要追求“變美”,只因參加兒子婚禮時不想被年輕的親家比下去。

從上述案例和數據不難看出,醫美正在俘獲一個又一個銀髮族的芳心,但受制於“黑醫美”的行業通病,他們也不得不承擔因此帶來的風險。

二、選擇保守,卻更易遭遇“黑醫美”

“現在55歲以上人羣做醫美的可以説相當多。” 重慶藝星微整注射院長劉中林告訴鋅刻度,因為這部分人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而且他們在進入退休生活過後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加之他們確確實實正在面臨衰老問題,銀髮族在醫美消費方面的上行趨勢非常明顯。以前的醫美叫整形,即有功能缺失了要完善它的功能,而現在的醫美,不僅僅是完善功能,還有保障外觀和心理需求。

劉中林院長表示,現在不管是微針領域還是外科領域,相關用户都在逐年增加,但老年人羣體總體來看還算不上主流消費人羣,“‘60後’、‘70後’這批人當中,有很多人雖然也開始追求這方面,不過前期的生活還是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只有當他們有特別需求的情況下才會去做醫美。”

相較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80後”、“90後”和“00後”,銀髮族在做醫美之前會考慮到未來的生活問題,只有在保證吃飽穿暖的情況下,才會去想如醫美這類精神層面上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講,老年醫美用户的確在不斷增多,但他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最主流的醫美消費人羣。”

但老年用户依然是值得關注的,至少相當一部分已經接受了醫美觀念,且有錢有閒做醫美的老年人,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解決眼袋、上瞼皮膚鬆弛、法令紋等需求的不斷上漲。

不像年輕人的需求要追求到極致,老年人趨於保守的選擇,讓他們大多更傾向於非手術治療,即只要緩解痕跡、紋路就可以,不過面對類似眼皮過於鬆弛等情況,少部分老年人也可能會選擇手術方案,“基本上很少一來就做大的項目,都是從小的開始,慢慢往上加。比如説除皺,可能打個針把皺紋解決一下,然後發現確實效果不錯,他們就會開始嘗試其他東西。”

劉中林院長認為,老年人接觸醫美其實是一個被動性融入的過程,這也是讓他們的選擇更加保守的重要原因。“從老年人的經歷來講,首先他們過慣了苦日子,能夠豐衣足食就非常好了。只是沒想到只是追求豐衣足食已經不夠了,現在很多相關的網絡宣傳也是一個主要因素,而且他們又確實有需求,在生活還要繼續的情況下,衰老的症狀已經出現了,他肯定要想辦法改變自己。”

然而,正是出於這種保守的選擇趨向,多分佈各大生活社區的生活美容館也因此成為了老年人接觸醫美的最主要渠道。這些以洗面、按摩等日常化保養項目為主的生活美容館,在獲得老年用户青睞的同時,往往會存在種種不規範的經營問題。

一方面,用低廉的價格吸引用户的生活美容館,要想獲得額外的利潤,很有可能會採用不正規、甚至不合法的醫美產品,一旦使用就會出現相應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生活美容館的工作人員或許並不合規,且可能還會提供一些超出其經營範圍的操作項目,這些都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求美”銀髮族為何難逃醫美套路?

醫美非法從業人員高達10萬人(圖片:21世紀經濟報道)

“他們可能以為美容院就是醫療美容醫院,但這兩個是不能劃等號的,一個是醫學限制條件下的醫學美容,另一個是專門的生活美容。”據劉中林院長解釋,比如看起來都是打除皺針,要看皺紋形成原理、具體的肌肉走向、打針的深度等,並不是有些“黑醫美”機構照本宣科式的“哪裏有坑填哪裏”。對此,劉中林院長建議,在做任何醫美項目之前,一定要考察相關機構和醫生的從業資質,再經過面診對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想做的項目是否適合自己,“一定要考慮到怎麼才能在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的效果。”

三、讓醫美真正迴歸醫療本質

“業內曝光醫美機構醫托回扣普遍6成”、“一套整形種草筆記售價440元”、“小夥體驗十元祛痘項目被網貸近萬元”、“聖嘉麗禾被查現場發現過期注射液”……在3·15晚會後刷爆網絡的多個熱門詞條,只揭露了“黑醫美”氾濫的冰山一角。

在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5年間投訴量增長近14倍。虛假宣傳、非法行醫是涉訴醫美機構的兩大突出問題,這導致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醫美手術的失敗以及後續艱難的維權。

而今,包括張琴、周女士在內,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開始加入這個序列。如果探究造成這些悲劇的深層原因,除了在用户自身上找問題之外,更應歸咎於那些不法商家的重重套路。綜合多個醫美事故的相關報道可見,很多不法商家為了更多的謀利,會向用户推薦一些並不適合做的輕醫美項目不説,甚至有些美容院商家會胡亂解讀老年人的真實需求,將其醫美消費心理和養生混淆,從而進行旁敲側擊的消費推廣行為。

與此同時,有些機構為了商業變現快,抬高術後效果、過度包裝和宣傳自己,用不正當手段進行虛假宣傳、特意為求美者製造“容貌焦慮”等問題並不鮮見,更有可能為了客源混亂市場價格

畢竟,很多求美者在進行初體驗時對於這個行業實際是不瞭解的,但是機構卻可以鑽空子,通過互聯網醫美平台APP上的虛假種草案例來吸引和誤導消費者。

“求美”銀髮族為何難逃醫美套路?

老年用户往往更易陷入不法商家的重重套路

“醫美屬於醫療行為,存在醫療風險。在過往的運營中,新氧一直如履薄冰。”面對種種行業亂象,作為頭部互聯網醫美平台的新氧也坦言,期望能通過他們的嚴格管理標準,將平台醫療美容風險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給用户提供“安心”的決策環境。

一方面,提供像醫療美容定製保險這樣的用户保護機制,即聯合知名保險公司,為用户量身定製個人專屬醫美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實現理賠流程全程管家服務,自資料完整提交後30天內完成理賠。

另一方面,提供重大風險先行賠付服務,醫美屬於有風險行為,手術安全和術後效果存在一定幾率的隱患,如遇風險問題會幫助消費者跟醫生、機構協商,不讓他們感到孤立無援。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再怎麼周全的事後保障,對用户而言或許都比不上在事前對不法商家進行更加嚴密的審核管理。因為一旦用户遇到不良機構,造成的危害都是不可逆的,這也是再完美的售後保障都無法彌補的事情。只有將危險牢牢拒之門外,讓醫美真正迴歸醫療本質,才是對用户最好的防護。

作者:孟會緣,編輯:温之周,公眾號:鋅刻度

本文由 @鋅刻度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09 字。

轉載請註明: “求美”銀髮族為何難逃醫美套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