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塵封書籍海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新中國誕生,是無數先輩用鮮血換來的,珍惜來和平更要追遠。江西老徐用本文與大家一起追尋紅色記憶,緬懷崢嶸歲月。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維權必究!
這是一個曲折的故事,主人公就是開國將軍黎同新的妻子楊徵鵬。在革命年代,不像現在這麼幸福,能夠花前月下。開國將軍黎同新的妻子楊徵鵬都出身於貧苦人家,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他們早早就參加了革命,在革命中結緣。
長征路上的女兵,四川人楊徵鵬
楊徵鵬,1919年出生於四川,7歲時父母逃荒,將其送給四川達縣的一户鄭姓人家,取名鄭中英。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紅四方面軍發起“宣達戰役”,在達縣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十餘萬巴山兒女投身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鬥。
當時宣傳員説:紅軍為婦女求解放、求平等,在革命隊伍裏,女孩子可以讀書學習做大事。當年14歲的她帶着七個姑娘一起報名,參加了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1935年,16歲的楊徵鵬隨四方面軍部隊西渡嘉陵江,開始了她漫漫的長征路。
在長征中,16歲的楊徵鵬克服了種種困難。長征途中,她與戰友們曾被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擋住去路。戰友們在對岸山頭打了樁,大家系了繩子,摸着繩子,頂着急流一批批過河。突然,繩子斷了,很多紅軍戰士被無情的急流沖走。
她3次下水都被沒過嘴的河水衝了回來。這時,戰友們找來3頭騾子,她和2名女戰士趴到騾子背上,在男戰士的幫助下,這才艱難地過了河。紅四方面軍川陝蘇區的開闢,將革命戰爭由東南引向西北,初步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江西人的兒媳婦,她和開國將軍黎同新育有7個子女
1910年出生於江西宜春市宜豐縣石市鎮的黎同新,1934年10月隨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征。1936年,紅2軍團和紅6軍團與紅4方面軍在甘孜會師。2、6軍團改編組成紅2方面軍與紅4方面軍共同北上。10月22日,紅1、2、4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1、2、4方面軍改為八路軍,有3個師,115師、120師、129師和陝甘寧留守兵團和總部炮兵團等2個團。抗日戰爭時期,黎同新和楊徵鵬都在129師,黎同新擔任八路軍總兵站政治處主任,在戰友們的介紹下,他們1938年結婚,育有7個子女。
值得一提的是,黎同新是新四軍首任騎兵團團長。1941年,皖南事變中,新四軍第4師在津浦路西遭國軍2個師襲擊,其中第11旅32團被馬家軍騎兵第8師圍攻,損失慘重。這是皖南事變後新四軍最慘重的一次失敗。師長彭雪楓悲痛欲絕,激憤下下令組建騎兵團。
時任第11旅政治部主任的黎同新曾在陝北紅軍擔任過騎兵團政治處主任,於是成了最佳人選。4月,黎同新新擔任騎兵團團長兼政委。新組建的騎兵團編有參謀處、政治處、供給處和衞生隊。騎兵團下轄1、3、5,3個騎兵大隊。
1950年黎同新入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回國後擔任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1961年,黎同新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蘇最後一位有軍籍的女紅軍去世
2019年2月28日江蘇省最後一位有軍籍的女紅軍楊徵鵬去世,享年101歲。她和開國少將黎同新1938年結婚,相伴半個多世紀(黎同新將軍1993年去世,歸葬於宜春市宜豐縣南屏公園南屏山)。
其實,楊徵鵬這個名字是解放後取的。前面提到,楊徵鵬媽媽7歲的時候,因為家裏窮,父母把她送給了一户鄭姓人家,鄭中英的名字是養父母取的。解放後,她去四川尋親,打聽到自己生父母情況,得知自己原姓楊,於是就改了一個名字。
對於為何改名?紅軍老奶奶楊徵鵬在接受媒體參訪的時候曾説。“徵”是指參加了長征或者像大鵬展翅一樣征服了險阻,同時也是為了祝福祖國,能夠繁榮昌盛,少一些磨難。革命夫妻,聚少離多,老媽媽在採訪時,抱着1938年和黎同新將軍結婚時的合影。
革命夫妻非常不容易,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更要珍惜愛情。老一輩大多都沒有時間戀愛再結婚的,他們一個眼神,就享受半個多世紀。這才是愛和責任。
讓我們深刻緬懷一些革命先烈吧!筆者注意到,2015年,宜春市為黎同新將軍家授予“共和國將軍之家”牌匾。黎同新將軍是宜豐縣唯一的開國將軍,宜春市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進一步增強江西籍軍人的光榮感和使命感,激勵他們更好地在部隊建功立業。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