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後,知識量的增加和學習內容的複雜,真正只憑高三一年的拼搏就能衝入重點大學的同學少之又少。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習特點,在高中生羣體中就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落後生”“中等生”“優等生”和“尖子生”的分級。
如果高一成績不好的你要想在高二突破自己,逆襲成為“尖子生”,小編提醒,也許大家通過下面三個回合就可能成為一匹令眾人羨慕的“黑馬”!
看看清華大學今年的錄取通知書,是不是很炫酷!是不是也想考到好大學?那高二這一年就還真的認真起來了!看好下面三個回合,一步步堅持下去!
對於很多成績落後的同學,經常是讓家長急得寢食不安,而他們自己卻得過且過。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同學在小學或初中都曾成績優秀過。而如今,這些同學都不同程度地厭學或厭科,一提到學習則一言不發或“嗯、哦、知道啦……”成堆,應付之後行動上卻沒有或是少有變化。
成績中等的同學整體上學習態度比較好,有些同學特別努力,可成績卻沒什麼提高,這是最讓人心痛的。學習中等的同學普遍能按老師的要求來學習,有些還加班加點,甚至將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成為一名成績優秀學生的基礎,但並非全部。
其實這部分同學之所以成績平平或不穩定,恰恰是因為其太拼時間的緣故,而忘記了拼時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非單純的花夠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如果上課聽不懂或精力不濟少聽了10分鐘,那這10分鐘的精華可能要在課外花1小時或更多時間才能彌補,這樣就形成了沒時間休息,上課沒精神聽課,需要課外花更多時間補的怪圈。這部分同學,首要的是有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好的學習習慣,保證聽課效果,保證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才可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優等生”普遍的喜歡學習,並能從學習與解題中找到樂趣,同時又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這部分同學卻很難進入“尖子生”的行列,他們之間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學習的計劃性不同。
同時,要想高二成績有所突破,還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高二的知識難度大,同時也是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一年。把握好這一年的學習,對於高中三年來説至關重要。希望同學們調整好心態。做好複習和預習,並最終體現在考試上,獲得好成績,進入高三的學習。
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戰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長跑的話,那麼高中二年級是這個長跑的中段。與起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還有那條紅線。它是孤身奮鬥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拼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勢最具有實力。
究竟做得如何,實在值得每位同學深思。看到別人考入北大清華的同時,更要看到“埋頭、素服、三緘口”,這些微小而舉足輕重的習慣所起的巨大作用。高考的競爭使得每一個面對它的同學必須全力以赴,容不得絲毫的細節去形成分力,而那些不起眼的壞習慣則是“無底的漏斗,把一切的一切都漏下去了”。
因此,當進入高二經過第一次大考後要反思的,首先是思想上的誤區、習慣上的謬誤,而不是知識上的漏洞。從一次考試到下一次考試,至關重要的是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個習慣上存在的突出問題。“習慣決定命運”,高二年級絕對應該是一個覺悟的時期。
準高二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鄭板橋一生畫竹,晚年也有四句詩:“四十年間畫竹枝,晝間畫來夜間思,削盡冗繁留青色,畫到生時是熟時”。想想鄭板橋能入得“晝間畫來夜間思”的境界,該是多難得的自控能力。他進入了境界。
至於“畫到生時是熟時”,則是進入了更高的境界,那是成功的境界,超凡的境界。他不苦麼,細品詩句,不難發現,所謂“甘苦寸心知”,只不過,看竹、想竹、畫竹、悟竹成為一大樂事,一大享受罷了。做到享受磨難,容易麼?看來也難也不難。關鍵有兩點:一是非凡的信念,二是非凡的自控能力。
當你用意志控制自己去吃苦時,會感到苦,當你逐漸進入境界而成為習慣時,只會感到強烈的信念在熊熊燃燒,它召喚你去拚鬥、登攀,體會成功,體味享受,欲罷不能。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甜檸檬理論——雖説檸檬是酸的,當你非吃不可的時候,會覺得它也挺甜的。
道理就在於你必須接受它的時候,就會生法想它的好。請記住一句話:甜,只是一種味覺,轉瞬即逝;苦,則是一筆財富,雋永深長。在做狀元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吃狀元之苦,下狀元之力,走狀元之路,入狀元之境。這必須在有強烈成功欲的同時,有享受磨難的頑強意志與自控能力。
而要提高學習成績,首要的是“我要學”,其次是“拼效率”,最後是“計劃學”,而且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按照這個路徑逐步的改善,小編相信你一定會成為突破自己的“黑馬”,順利進入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