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納税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很多人還為自己的收入達不到個人所得税的起徵點而煩惱。如果在古代,你完全不需要為這事操心,因為在古代只要你還活着就必須要交税,至於你有沒有收入,官府是不考慮的。
這就是古代的人頭税,也叫丁税。是歷代封建王朝除了田税外,最主要的税種。漢朝就已經有了完善的人頭税體系,從7歲開始交税,15歲時便和成年人交一樣多的税了,直到56歲才可以免除。
因此,古代統計的人口數字通常是不準的,太平盛世還好,到了災荒戰亂時期,很多老百姓會隱藏新生人口,以便少交點人頭税。而官府或藩鎮軍閥有時為了斂財,會把人頭税的起徵點降到五歲、三歲,甚至是新生兒。結果是老百姓連孩子都不敢生,交不起那税啊。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古代雖然沒有人口普查,但各地官府每隔幾年也會人口檔案進行修訂,更新人口數據。這種記錄人口檔案的冊子一般被稱為黃冊,官府以此為根據徵收各項皇糧捐税。而黃冊掌握在胥吏手中,這往往成為他們欺壓良善,強取豪奪的工具。
從明朝開始,人頭税體系開始有所鬆動,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把人頭税和田税捆綁在一起,折成銀兩,計入田税一併徵收。而真正廢除人頭税,則要等到清朝的攤丁入畝。
大家都知道,每個朝代的末期,豪強的土地兼併會產生大量的無地農民。除了進城謀生外,這些無地農民只能佃租地主的土地,勉強餬口。由於沒有自己的田地,他們不用交田税,但人頭税是無法免除的。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全家幾口人的人頭税,對於本來就是掙扎在飢餓邊緣的無地農民來説,是筆很大的負擔。遇到狠心的地主,田租收得多,辛辛苦苦一年下來,能把一家人都養活下來就不錯了。萬一老天爺不幫忙,收成不好,日子便難過了。
正是這種狀況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對於滿清統治者來説,如何更好地統治這個國家,是關於滿清自身生死存亡的大事。他們對中國曆代的政治經濟都有過系統的研究,結論是不要把底層農民逼得太緊。於是,攤丁入畝政策出台了。
康熙已經意識到人頭税過重的問題,在1712年頒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詔令。這個不加賦並不是指什麼税都不加,而是不加人頭税,以1711年的人頭税為標準,以後增長的人口不再收税。這是鼓勵百姓多生孩子,增加人口。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康熙晚年時,在廣東和四川試行過攤丁入畝,想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但是由於地主階層的反對,沒有全面推開。真正在全國落實攤丁入畝的是雍正。
攤丁入畝是把原本就已固定下來的人頭税攤到田地上,與田税完全合併在一起。這樣一來,無地農民就可以不交鋭,地主們反而要多交税。所以,一開始推行時,遭到了廣泛的反對。
雍正在民間的形象很不好,遠不及他的父親和兒子,但是,僅憑攤丁入畝一項,雍正對清朝的貢獻便不低於康熙和乾隆。他依靠鐵腕強力壓制地主階層的反對,把攤丁入畝推行了下去。因而被地主豢養的文人們拼命抹黑。
攤丁入畝實行後,中國人口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從1661年到1709年,四十八年時間,中國人口從1913萬人暴增到3.01億多(清朝人口暴漲,玉米、番薯功勞最大)。起初暴增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先隱藏的人口,也就是沒有户籍的黑户。現在不收人頭税,就沒有繼續隱藏的必要了。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那麼朝廷有沒有因此減少了税收呢?沒有,因為在實行攤丁入畝之前,雍正進行了清朝最全面最徹底的清丈土地,土地就是税源,官府對清丈土地是非常重視的。
其實,每次重要的變法,如王安石、張居正等等,都會重新清丈土地,把地主豪強們隱藏的土地給找到來,讓他們老老實實地納税。朝廷雖然不能明着禁止土地兼併,但仍然會利用輿論力量進行抑制。
中國歷史上有多次大規模的人口衰減,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被豪強們給吞併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脱離官府的管轄,成為豪強的私有財產。
雍正得罪天下的地主,換來的是大清國庫的充實。他即位時,國庫只有800萬兩白銀,攤丁入畝全國推行後,國庫存銀從800萬兩猛增到6000萬兩。這些都是從地主老財身上刮來的,能不遭人恨嗎?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有人可能要問,地主的税交多了,會不會轉嫁到佃户身上?當然會,浙江有幾個縣的地主直接要求佃户多交糧交銀,作為地主家的補償。但是,雍正對此早有防範,他是個什麼人都敢殺的皇帝,對於抵制攤丁入畝的鄉紳也毫不手軟。
事實上,攤丁入畝本身是合理的,只要官府強力執行下去,堅決打掉帶頭抵抗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推行,自然就順暢了。地主多交的税大都是原先隱藏的田税,沒有理由轉嫁給農民。
另一方面,在很多田地質量比較好的地區,地主和佃户的關係並不完全是地主單方面佔優的。擅長種地的佃户同樣會受到多個地主的青睞,田租比例也是有市場行情的,地主並不能隨心所欲地加租。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因此,大部分農民在這次變法中,確實得到了實惠,添丁進口也不用擔心要多交税。官府也不再擔心人口外流,導致税收減少。無地農民的流動性得到增強,湧向城鎮打工,活躍了經濟。
和攤丁入畝配套的政策還有官紳一體納糧,從根本上廢除了官紳不交税的特權,使全國的土地都成為國家的税源。要知道,明朝優待士紳不納糧,結果是全國大部分田地都成了藩王和士紳的私田,一分錢的税也不用交,崇禎皇帝卻窮得連招兵保衞北京城的錢都沒有。
不得不説,雍正雷厲風行地推行攤丁入畝等變法措施,使得清朝的財政狀況大為好轉,為大清能夠延續兩百多年奠定了基礎。人頭税作為一項全國性的税收,再也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
【參考資料:《清史稿》、《攤丁入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31 字。

轉載請註明: 三百年前中國革除的一項税收,全國推行後,人口税收雙雙猛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