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局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為人保護財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機構。又稱鏢行。
舊時交通不便,客旅艱辛不安全,保鏢行業應運而生,鏢局隨之成立。鏢局有鏢旗、鏢號。隨着社會生活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廣泛,不但將一般私家財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繳的餉銀亦靠鏢局運送。由於鏢局同各地都有聯繫或設有分號,一些匯款業務也由鏢局承擔。後來,看家護院、保護銀行等也來找鏢局派人。當年晚清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北京八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會友是北京當時最大的一家鏢局,其他有永興、志成、正興、義友、光興等鏢局。
鏢局保鏢主要有水路和陸路。鏢師上路,不但要會武功,還必須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行話,以便同劫鏢的綠林人物打交道。走鏢時,如果發現路間擺着荊棘條子,就知道前面有事了。這叫“惡虎攔路”,這些荊棘條子不能自己挑開,必須做好準備和劫路人見面。如果攀上交情淵源,彼此認同一家,便可順利通過。否則只好憑武藝高低。
鏢局不但賴於江湖上有強盜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關係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人,進城後若住在鏢局,官府是不能緝拿的。一來因為鏢局勢力大,二來鏢局往往都有靠山,如北京會友鏢局的後台便是李鴻章。社會發展後,隨着火車、汽車、輪船的開通,鏢局逐漸難以為繼,北京八大鏢局先後關閉。有三百餘年曆史的會友鏢局,是在1921年關閉的。
鏢局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在一般的武俠小説中,往往將鏢局劃為江湖武林一脈,其實鏢局既同綠林有來往,又同官府有關係,其得益決定了它的性質。在官和民之中,鏢局往往表現出矛盾的兩難狀態。
走鏢是件非常辛苦事,日夜兼程不説,還得風餐露宿,面臨各種各樣的險境。因此,鏢師們在帶徒弟時,會教給徒弟“三會一不”的技能,慢慢地便成了規矩。
一要會搭爐灶。因為走鏢多會在荒山野嶺,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為了不至於餓肚子,就不得不自力更生,搭爐灶做飯菜,才可飽腹。
二要會修鞋。鞋在鏢師的旅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走,沒一雙合腳的鞋,將會是件很痛苦的事。雖然可備鞋或沿途買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腳。因此鏢師們都得會修鞋,以不影響行走。
三要是會理髮。走鏢有時一走就是數月,而且極有可能是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風塵僕僕,一副狼狽相,偶過城鎮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訪地方勢力,中國向來注重禮儀,拜訪他人一般都會把自己修整乾淨和體面再去,這時鏢師就得學會理髮了,打扮自己了,這樣一來,不僅自己不跌份,而且還可以顯示鏢局的實力。
除了“三會”,就是“一不”了。這“一不”就是不洗臉。在走鏢的過程中,“洗臉”和“到家”是同義語,用鏢師們的行話説“該洗臉了”,也就是該到家了。
究其原因,不洗臉其實是為了保護皮膚,有過極限探險運動經驗的人士就明白,在户外,冬季寒風凜冽,春秋風沙撲面,夏季驕陽似火,用土鹼洗完臉之後,凌厲的風一吹,臉反倒很容易受到傷害,會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規,保鏢行業的江湖文化色彩,決定了他的行規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