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今看世界
淮海戰役,國共雙方實際的戰役指揮官分別是杜聿明將軍和粟裕大將。
在此之前,粟裕與杜聿明從來沒有過正面交鋒,淮海戰役是他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決,戰役結果大家都知道-杜聿明完敗。
許多年後,粟裕大將對杜聿明有過這樣的評價:“杜聿明只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只能在有利條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條件下打仗。”
顯然,這是粟裕大將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作出的分析。
縱觀杜聿明將軍的軍旅歲月,不難看出其鮮明的一個特點:
但凡仗打得順手,杜聿明會一鼓作氣,擴大戰果,不給對手任何喘息機會。比如崑崙關大捷、第一次四平街戰役;
但是,一旦戰局不利,杜聿明就會進退失據,猶豫不定,導致一敗塗地。比如中國遠征軍大撤退和淮海戰役。
杜聿明是蔣介石最得意的愛將之一,黃埔一期生的佼佼者。
“崑崙關大捷”無疑是杜聿明將軍的經典之戰。杜聿明將軍時任國民黨第五軍軍長,這個軍是抗戰時期中國唯一的機械化部隊。
第五軍帳下也是名將雲集,比如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邱清泉等。
1939年12月18日,杜聿明率國民黨第五軍,與日寇在崑崙關展開激戰,杜聿明手下三個師長英勇無敵,大放異彩。
戴安瀾所部與日寇展開白刃戰,一舉攻下崑崙關制高點仙女山;
邱清泉率裝甲兵冒險設伏,大開殺戒,大量日軍增援部隊的官兵被坦克碾壓成肉泥,打得日軍狼狽不堪,事後想想都會做惡夢;
鄭洞國則率領第一師直搗黃龍,一舉拿下日寇指揮部。
此戰,杜聿明率國民黨第五軍大敗日軍,“崑崙關大捷”名揚天下。
在擔任遠征軍副司令期間,杜聿明所部又取得了同古會戰的勝利。
可以這麼説,在抗擊日寇的戰爭中,杜聿明確實是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
但是,正如粟裕大將評價的那樣,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杜聿明確實“不會打敗仗”。
在“曼德勒會戰”中,由於英軍懼戰、棄戰,中國遠征軍遭遇重創。
在戰場形勢嚴峻,中國遠征軍十分被動的態勢下,杜聿明陷入了左右為難的糾結之中。
在“最高統帥”的直接干預下,杜聿明忠實地執行了“軍令”,率部返回國內。
也就是在返程中,擔任殿後任務的第200師傷亡慘重,師長戴安瀾將軍為國捐軀。
杜聿明遇事糾結、“不會打敗仗”,對“領袖”的唯命是從,這些問題在淮海戰役中更是達到了巔峯。
淮海戰役初期,不管是兵力還是武器裝備,杜聿明率領的國民黨軍隊是佔有優勢的。
粟裕大將率領的華野共36.9萬人,杜聿明手下擁有50多萬人,這其中還沒有包括黃維兵團。
杜聿明“抓了一手好牌”,卻打了一局爛牌,整個戰役期間,兵力多的一方始終被兵力少的一方吊打。
按理來説,兵多將廣、武器精良,杜聿明打的應該是“順風仗”。
但是,淮海戰役前後兩個多月時間,三個作戰階段,杜聿明總體上一直被解放軍方面壓着打,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戰役第一階段,當黃百韜兵團被圍時,杜聿明擔心被解放軍“誘殲”,始終下不了決心,生生錯失了邱、李兵團東進解圍的戰機。
戰役第二階段,黃維兵團陷入困境,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同樣也不敢放膽北進,杜聿明在此間也沒有采取斷然措施,主要原因仍然是怕被解放軍“堵截、再圍殲”。
到了戰役第三階段,杜聿明的幾十萬人馬被圍在陳官莊,淮海戰役“鹿死誰手”的大勢已定,杜聿明就更糾結了。
杜聿明手中握有徐州集團的三十萬大軍,但縱觀整個淮海大戰,這三十多萬人始終沒能打個象樣的主攻戰。
三十萬人包圍了三十萬人,被包圍方居然無所舉動,古今中外,這樣的戰例並不多見。
作為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國民黨將領,杜聿明居然被動到如此地步,着實令人不可思議。
最後,又是“最高統帥”直接干預,杜聿明又當了一回“忠實”的執行者。
其實,解放軍對杜聿明集團的“合圍”並非無懈可擊。
粟裕大將後來曾經這樣説:“實際上我們對杜聿明是網開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東去也好,就是不讓你向南。”
“除了南面,我軍在其他方向唱的都是‘空城計’。那個時候,我們的兵力也差不多用盡了。”
杜聿明就這樣被圍住、被困死、被全殲。
對於“徐蚌會戰”的一敗塗地,關於杜聿明,國民黨內“甩鍋”人士如此評價:
“杜聿明這個人太在乎得失,一遇挫折,心態就不行了,六神無主,坐以待斃,徐蚌會戰不敗才怪!”
言外之意,是杜聿明的指揮水平、性格缺陷導致了“徐蚌會戰”的失敗。
果真如此嗎?難道直接干預淮海戰役的“最高統帥”無需承擔責任?
由此有人説,在國民黨內,杜聿明、陳誠是兩大“背鍋俠”。
可嘆的是,直到敗退台灣,國民黨都沒有真正找到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這就是:失民心者失天下!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