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平平領獎狀落淚,期末考試前三沒獎狀;老師,請不要吝嗇鼓勵。
成績平平的小男生領獎狀落淚:我能變得更好
春季學期開學,老師就發獎狀,這會是什麼感覺呢?有多少同學體驗過?
通常情況下,每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放假之前,老師會評出獲獎人員,併為優秀學生頒發獎狀。新學期開學發獎狀,確實不多見。不要説開學就領獎狀,就是聽到老師開學就要發獎狀,聽起來都會十分興奮,彷彿自己就是即將要領獎狀的那個同學。
吉林省永吉縣實驗小學某班級的同學,在春季學期開學就享有了這樣令人興奮的“待遇”,老師在課堂上為獲獎的同學逐一頒發獎狀。其中有一個同學的名字,老師點名領獎時,全班同學很是意外,就連這位同學本人也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這個同學就叫李虹鋭。
要説李同學在上個學期的表現,似乎並不怎麼突出,遠遠達不到頒發獎狀予以獎勵的程度。但是,有心的老師仍然為其頒發了一張獎狀——“最具期待小明星”,並用温暖的話語鼓勵李同學:“老師堅信你會變得更好!”
聽到老師飽含真誠與期待的頒獎詞,小李同學竟然感動得哭了起來。從老師手裏接過獎狀,小傢伙用哽咽的聲音堅決而堅定地表示:“我能變得更好!”班級同學瞬間報以熱烈的掌聲,有的甚至揮出拳頭,為小李同學打氣,給予其充分的信任,相信他能變得更好。
面對如此暖心的好老師,面對班級同學的信任,換做我們是受獎的李同學,置身於此情此景,能不感動嗎?能不發奮學習嗎?能不讓自己變得更好嗎?學生優秀起來,有時就是差一個表揚!
期末考試前三沒有獎狀家長質問,老師霸氣回應
無疑,永吉縣實驗小學的李同學是幸運的,儘管成績並不是特別優秀,仍然有來自好老師的暖心鼓勵,不禁讓人想起另一起因為發獎狀的小爭執。
杭州蕭山某小學的一名一年級學生,好不容易在期末考試中考出了前三的好成績,滿以為老師會發張獎狀給予鼓勵,結果什麼也沒有。
大失所望的家長憋不住了,覺得孩子受了委屈,就在班級羣裏問老師:前三名怎麼沒有獎狀呢?老師的回覆不是期待中的那種耐心的解釋,倒是多了一些回懟的語氣。先是語文老師的回應,表示獎狀是一個綜合表現的體現,而不是一次考試決定的。
家長繼續在羣內表示,考了前三還是應該發張獎狀鼓勵一下,接下來數學老師也“冒泡”了,支持語文老師的回覆,並且還直言不諱:“你們孩子上課很不好,很多小動作,小朋友們不會同意。”
儘管兩位老師很是霸氣地回懟,甚至表明小學不是幼兒園,獎狀不是人人有份,家長可以自己鼓勵。話都説到這個程度了,那個家長仍然不依不饒、不理解,反覆糾結孩子應該拿獎狀的問題。
老師,請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蕭山那個考了前三的小學生沒有獎狀,作為家長表示不能理解,兩位老師聯袂回應解釋,其實都有道理。但是,將其與永吉縣實驗小學那個老師的做法進行比較,明顯是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考了前三仍沒獎狀,那是孩子日常表現欠佳、綜合不優秀,老師不發獎狀是出於公平公正的考慮。上學期表現平平,仍然要發一張“最具期待小明星”,老師是基於真誠而暖心的鼓勵出發。
作為曾經的學生,又是學生的家長,平心而論,更傾向於永吉縣實驗小學那個老師的做法。
每一個孩子,自從孃胎裏落地那一刻起,都是同一起點,都是一張待刻畫的“白紙”,沒有先天的自甘墮落。入學後出現分化,有表現優秀的,有表現平平的,有表現不好的,這很正常。
對老師來説,在優生身上花費的精力相對就要輕鬆一些,而那些表現平平、表現不好的學生卻很是讓人頭疼,要去批評,要去教育,要去引導,關鍵效果還不如人意。但是,老師不能忘記,幫助中等生、後進生共同成長,這是責任。
學生身上的問題,老師務必要旗幟鮮明地懲戒、批評和教育,幫助改正、改進;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作為老師,請不要吝嗇你的獎狀,給予學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老師教育懲戒學生,要受規則約束,稍有不慎,會惹來麻煩。肯定學生、鼓勵學生、褒揚學生,老師則擁有完全的自主權限,不會因為表揚學生而犯錯誤。
實踐證明,教育懲戒與鼓勵,鼓勵的效果永遠大於懲戒。也許就是一次小小的鼓勵,足以影響學生的一生。老師,請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哪怕是針對後進生。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