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為什麼李世民敢逼李淵退位,而朱棣卻非得等朱元璋死後,再起兵?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在晉陽舉起義旗,李建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李元吉留守,出兵長安。此時楊廣在江都,各地的起義軍讓隋軍手忙腳亂,無暇顧及李淵,於是李淵僅用幾個月就順利攻克長安。
對比李淵,朱元璋的稱帝之路就顯得十分曲折,從一介草民一步步爬到帝王之巔。朱元璋的路上有無數強大的敵人,張士誠、陳友諒、元朝政府,然而朱元璋卻用事實證明,他才是當世最傑出的統帥。
李世民是李淵次子,朱棣是朱元璋四子,相同之處是他們都是通過篡位登基。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後,發動靖難之役,經過三年征戰才獲得成功,那麼為何朱棣不學李世民直接逼迫朱元璋退位呢?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一、李世民是開國功臣,權勢大威望高,朱棣差之
在隋大業末年,李世民就已經在軍中嶄露頭角。李淵做太原留守的時候,李世民十八歲,一次,有匪徒來進攻,李淵被敵人包圍,李世民率兵前來救援,在亂軍之中擊潰對手,還救了李淵,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史料記載:
“適會步兵至,高祖與太宗又奮擊,大破之。時隋祚已終,太宗潛圖義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羣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
在烽煙四起的隋末,李世民就有了開創霸業的打算,隨即禮賢下士,散財來供養門客和武士。由於李世民擅於籠絡人心,加之特有的領袖魅力,所有人都願意為其效力。也就是説不管李淵如何,李世民在很早之前就開始積累實力,為之後做打算,在李淵稱帝后,李世民的積聚的實力已經相當恐怖。
唐朝建立之初,地盤只有關中地區,所以李世民要率兵收復各地,來保證政權的穩定,李世民四處征討連戰連捷,在虎牢關之戰後,權勢、威望一度達到頂點。
奪權篡位風險極大,想要成功,必須有強大的權勢、地位、威望,公元626年的李世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所以他敢於發動玄武門之變。對比李世民,朱棣在1368年僅僅八歲,洪武三年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朱棣並非開國功臣,天下是全是由他爹打下來的,僅此一點,朱棣想要逼朱元璋退位,難於上青天。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二、朱元璋對政權控制力強
朱元璋權力慾望極大,把皇權提升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軍權、行政權、官員任免全部由他一人決策,他不怕苦不怕累,從早幹到晚,一刻不歇。天下是由他朱元璋一步一步打下來的,他的威信無人可比,也很少有人敢違逆朱元璋。
朱元璋北伐打出的口號是: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這是為了團結一切力量來對抗元朝,等到北元的威脅基本被清除,朱元璋則實行了温和的民族政策,用蒙漢通婚的方式同化蒙古人,不僅減輕了蒙漢矛盾,也贏得了民心。
不得不説,朱元璋在統一的路上極其明智且正確,稱帝后,朱元璋也在大力減輕農民負擔,河南、北平、應天、山東、兩浙等地區相繼減免賦税。朱元璋出身平民,在平定四方的同時,也深知百姓疾苦,民心所向難以動搖。
朱元璋的厲害之處還在對朝政的控制上,他殺掉胡惟庸,廢除了宰相,不論李善長還是藍玉都倒在他的腳下,為了壓制官員他還設置了錦衣衞,並用重刑來懲治貪腐。面對如此強勢的父親,不論朱棣實力如何,他都不會,也不敢去挑戰朱元璋。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三、李淵優柔寡斷,朱元璋則殺伐果決
晉陽起兵後,李淵大軍達到賈胡堡,被宋老生的兩萬隋軍擋住了去路,並且當時正是雨季,而大軍糧草殆盡。如此只得一邊想對策,一邊等待糧草,而糧草遲遲不到,讓李淵生出退意。
“恰值久雨糧盡,高祖與裴寂議論,暫且回太原,以後再圖謀舉事。”
李世民知道父親想要撤軍,即刻前去規勸:
“遇小敵即班師,將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此為賊耳,何以自全!”
在李世民的苦口婆心地勸誡下,李淵仍是不為所動,依然想要撤軍。李世民沒有辦法,竟在帳外痛哭,並再次給李淵分析利弊,這才阻止了李淵的退兵行動。如此得見,李淵在性格上多少有優柔寡斷,這給了李世民篡位的機會。
朱元璋的四女兒名為安慶公主,是朱元璋掌上明珠,為此朱元璋也花了不少心思挑選良婿,最後挑中了歐陽倫。歐陽倫進士出生,因為娶了安慶公主便一飛沖天,榮華富貴也隨着而來。只不過歐陽倫不知滿足,竟然利用權勢搞起了走私茶葉的買賣。
茶葉是國家重要物資,絕對禁止私人買賣,朱元璋得知消息後馬上命人捉拿歐陽倫。馬皇后、安慶公主紛紛求情,但朱元璋沒有改變主意,依然殺掉了歐陽倫。在李淵面前,李世民有不少機會來搞政變,但在朱棣面前,這事情就變得十分困難。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四、朱允炆比朱元璋更好對付
朱標的去世,令朱元璋十分痛苦,這是他一生栽培的對象、最寵愛的兒子,為此朱元璋直接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作為守成之君,既無權謀也無戰功,而且在合法性上還差那麼一丟丟,朱元璋的皇子們大多對此不服,朱棣也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是開國君主,權謀老道,軍事才能也不在朱棣之下,況且以子伐父,這也不符合人倫綱常,對於朱棣來説,他的老爹太過強大。如果要挑選對手,朱棣必定不會挑朱元璋,而會挑選朱允炆。
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齊泰、黃子澄,那朱允炆就真的重用這兩位為其出謀劃策,並對齊、黃的建議深信不疑。在靖難戰爭開始後,耿炳文敗在朱棣手下,李景隆卻被推上前台,第一次失敗後,竟然能再次赴任統帥之職,這令南軍一次次陷入被動和失敗。
朱允炆缺乏用人手段、軍事常識,他犯下的錯誤都是致命的,而且朱允炆仁厚軟弱,這恰巧是軍事行動中最忌諱的,捏柿子當然要挑軟的捏,這大概就是朱棣的想法。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眾多因素考量下,朱棣是不會在他老爹在位的時候造反的,朱棣何其精明,既然造反風險這麼大,一定要選好時機,做好準備後才敢義無反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07 字。

轉載請註明: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