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導語:《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歷史如畫,有人看了可能會滿心歡喜,但是有人卻不屑一顧;歷史也如一首歌,有人感覺游魚出聽,有人卻感覺不堪入耳;每段歷史都有自己受眾的人羣,有些人喜歡強漢盛唐,有些人喜歡三國亂世等等,不管是哪一段歷史,其實都值得我們細細品讀。而最近《大秦賦》的熱播,讓戰國時期的歷史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大家直呼過癮。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大秦賦》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做到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再加上演員,道具,服裝妝容等都比較良心,推薦大家看一看,可能這部劇中可能也會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在整體上來講,還是非常不錯的。
《大秦賦》的第一集剛出來就牢牢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箭如飛蝗,投石車和弩車前赴後繼,兩國大軍短兵相接,激烈的戰爭場面刺激着觀眾的神經,無數百姓枉死,戰後的趙國就這樣被秦國壓迫的苟延殘喘,其實這一切都可以避免的。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在公元前260年,趙國因為長平之戰慘敗,導致整個國家都岌岌可危,但是在之前,趙國其實並不弱,可能在除秦國之外,趙國已經是最強的一個國家,為何長平之戰為何會輸的如此徹底?就只是因為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嗎?雖然趙括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趙孝成王身上,這場戰爭其實本應該可以避免的。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當時秦國的目標本來不是趙國,而是一個相對弱小的韓國,但是趙王的貪心,一手葬送了趙國最好的局面。秦國本來是想先把韓國的上黨拿下,面對秦國的軍隊,韓王慫了,但是他又不想把城池送給秦國,因為到時候可能就不是一個小小的上黨就能解決的,可能會被秦國吃幹抹淨,啥也不留。於是韓王派人找趙王協商,把上黨送給趙國,他好跑路。
當時在位的就是趙孝成王,但是這人光看上那些地了,就沒有想,為何人家要平白無故的送給他,當別人把地圖拿上來的時候,光在那裏傻樂,底下的大臣看不下去了,就提醒他這是個陷阱:聖人甚禍無故之利。但是趙孝成王説:我不聽,我不聽,白給的能不要?我們平時想打一個城多難啊,人家直接送我們這麼多城,你還不要,是不是腦子瓦特了,一點也不會過日子。
所以就這樣,趙國和秦國對上了,長平之戰的慘劇就這樣誕生了。秦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七國之中的老大看上的東西,被人截胡,這能忍?秦王的面子往哪放?再加上趙孝成王的騷操作,非要將廉頗換下來,別人勸都勸不住,一手好牌就這樣被廢了。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但是趙孝成王雖然有點楞,但是他也是一個有種的男人,雖然長平之戰把他打 的有點懵,但是他沒有放棄抵抗,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大秦賦》中第一集的情況,戰火紛飛。
趙王沒有割地給秦國的做法在我們現在看來無疑是很正確的,因為秦國大勢已成,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一旦屈服,以後想站起來就非常難了。
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
趙國的人也非常支持趙王的這個決定,趙國軍民一同迎敵,有人散盡家財,有人舉家投軍,趙國軍民共赴國難,當時的人真的是很有血性。兩國就這樣打了一年多,後來趙國得到了魏國和楚國的幫助,最終還是守住了大本營。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而後趙孝成王吸取了教訓,好好管理自己的國家,國力在慢慢回升,中途有一個燕國想要趁虛而入,過來偷家,但是被廉頗帶領八萬大軍直接給打回去了,趙國其實還是有希望的,但是奈何在趙孝成王走了之後,他的後人沒能做到他的那種地步,最後還是被秦國幹掉了,説實話有點可惜,如果沒有長平之戰的失誤,秦國什麼時候能奪得天下還兩説。
趙孝成王當時如果沒有被眼前的利益矇蔽了雙眼,把目光放在旁邊比較弱小的燕國身上,慢慢蠶食,穩步提升的話,可能還有點機會。至於上黨這個地方,但是他那時候根本就沒有實力把這個蛋糕一口吃下,還不如保存實力,再説韓國當時差不多已經是秦國的人了,為了這麼一個國家,差點將自己的國家葬送真的是有點不應該,長平之戰其實根本就不用打,趙國猥瑣發育的話,後期秦國想完全消滅趙國的話,估計有點難,再大膽點,秦國被趙國反殺,也説不定。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趙國有點可惜了。《大秦賦》這部歷史正劇還是非常不錯的,想要了解戰國這段歷史的,可以看一看,但是畢竟是一個電視劇,和歷史還是有點差距的,有些地方有出入,最好是再看一遍歷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4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秦賦》中被長平之戰打懵的趙孝成王,還敢和秦國硬碰硬,有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