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當官失敗原因是啥?

俠客行 李白

唐代的李白不僅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他更是一個志在四方的俠士。根據史料的記載,李白年幼時期便十分的聰慧,五歲時便會背誦六甲。但在他慢慢長大成人時,李白卻對劍術情有獨鍾,一直想要成為一名俠客。為了實現這個心願,李白在其二十四歲那年,拜別父母,仗劍遠遊。

《俠客行》

《俠客行》便是李白所寫的一首歌頌古代俠客的五言詩。全詩共一百二十個字,在當時看來篇幅也不算很長。《俠客行》的前四句描寫了唐代俠客們所穿的服飾,所用的兵器以及他們的坐騎等。李白用寥寥幾個字就刻畫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唐代俠士的形象,可見李白在文學上的造詣極高。接下去就是引用了古時候一些有名的俠士事蹟,用來進一步歌頌俠士的風采與仗義,描繪出俠士高大而光輝的形象。同時,詩人也婉轉的表達了自己心中遠大的抱負以及想要實現自我價值,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心願。詩歌的最後幾句表達了即使俠客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但不可否認的是俠客仗義的精神以及無人能及的風骨,俠客單憑這兩樣也能流芳百世。

《俠客行》這首詩大約是李白在公元744年即天寶三年所寫的,當時唐代遊俠之風盛行,人人都有一顆想要成為俠士的心,連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從小便愛好劍術,可以説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當時李白應該剛剛被放逐出京城,遠離了政治中心,但李白卻毫不氣餒,認為自己最終還是會有所作為的。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是唐朝時期有名的大詩人,被後世尊稱為詩仙。李白滿腹經綸,寫下了許多傳世佳作,在現今較為有名的詩歌有《將進酒》、《蜀道難》以及《早發白帝城》等等。李白擅長絕句與樂府詩,他在這兩種體裁的詩歌上有着很高的造詣。

蜀道風景圖片

《將進酒》是一首樂府詩,李白在公元752年,與友人相會時有感而發所寫下的。李白當時受到他人的排擠,被迫遠離長安。在李白遊歷四方的途中,他碰到了長久不見的好朋友岑夫子等人。眾人歡聚一堂,飲酒作樂,李白更是趁着酒興寫下了《將進酒》一詩。這首詩應該是李白巔峯時期的作品,意義非常的深刻,藝術表現手法也非常的成熟,是一首名傳千古的佳作。李白將他懷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憤懣之情都融入進了每一句詩詞中,但同時也表達了他樂觀曠達的個性。

《蜀道難》也是一首樂府詩,是李白初次到長安時所寫的一首詩歌。李白用短短兩百九十四個字描繪了蜀道山川之險以及沿途壯麗的山水風景,同時也表達自己對當時社會所隱藏的一些問題的擔憂。《蜀道難》整首詩採用了多種寫法,讀起來有一種蕩氣迴腸之感,是一首十分難得的好詩。

而不同於《將進酒》和《蜀道難》是樂府詩,《早發白帝城》則是一首七言絕句。《早發白帝城》是李白流傳最廣的詩歌之一,全篇僅二十八個字,卻描繪出一幅輕快明朗的山水風景,更是將自己的遭遇融入其中,有着十分深刻的含義。

李白當官失敗原因

眾所周知,李白的政治生涯是比較慘淡的,所以歷史上留名的是那個詩人李白,而不是某某官員李白。然而縱觀李白的一生,會發現他幾乎很少讚揚自己的詩才,反而對於自己經世濟民的能力大加吹噓,可以説他的詩歌和他的政治是分不開的,他寫詩的目的也有一部分在於從政,那麼李白為什麼當官還這麼失敗呢?

李白當官失敗惆悵坎坷

李白當官失敗要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首先從當時的社會情況來看,當時的時候雖然不説是世道混亂,但是已經到了盛極而衰的程度,因為前代人大肆加強官僚階級的實力,但是的朝政幾乎都把持在皇室宗親、官僚貴族的手中,而李白這麼一個不願落於人後的狂才,偏偏出身低微,自然很難出人頭地。

其次從李白自身的角度來看,他出身實在不好,在史書中他的身世都不太明朗,當時他自己説的也含含糊糊,可見李白的出身其實是很卑微的。而且他的政治才能也很值得懷疑,雖然他自己聲稱很有才,但是一個會寫詩的人不代表他就能治理好國家啊,試想他在唐玄宗宮中擔任翰林學士兩年,難道都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政治才能嗎?到底是因為小人的讒言陷害,還是李白的政治才能真的有限很難得治,不過從他進京之後的表現來看,確實和他所説的自比諸葛相去甚遠。

再來從性格上來看李白實在是太傲了,也太狂了,不只是讓高士奇脱鞋,看不起那些個宦官皇親,甚至就連唐玄宗都不怎麼被放在眼裏,這在古代封建王朝是大忌,就算真有驚天動地的才能皇帝也不會用你,畢竟封建統治者要的是一羣奴才,而不是一個狂人。


李白的兒子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傳言叫做“虎父無犬子”,一般來説,父親才能出眾,他的兒子也不會是什麼水貨,而李白作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那他的兒子呢?是不是也是一個傑出的人才呢?

大詩人李白

李白一生總共有兩子一女,其中女兒叫做平陽,在出嫁之後沒多久就死了。而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做伯禽,一個叫做天然,而這兩個孩子的小民都很奇怪,和一般中原常用的“二狗子”之類截然不同,大的叫做明月奴,小的叫做頗黎,對於這樣奇怪的小名,有人認為這和李白的突厥血統有關,李白畢竟出生在中亞碎葉,所以受到了當地文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原本地人的取名習慣有着差異。

現在有不少人覺得李白的大兒子李伯禽是一個傻子,還有人覺得是因為李白自己酒和太多了,所以把自己兒子的腦子給喝傻了,但是其實不然,根據史書記載李白的兒子伯禽、天然兩人小的時候就能言善辯,品行很好,長大以後一定能夠成名的,雖然“必將大其名”這句話沒有説準,畢竟那時候已經是亂世了,有才華而被埋沒也很正常。伯禽的兒子也是一個神奇的少年,在伯禽還在世的時候,他就雲遊四海,到處旅遊去了,倒是有李白那樣闊達的風範,至於之後是死在亂世還是別的就不得而知了。而伯禽的兩個女兒早年都嫁了平民,很窮苦,當地的一個官員因為仰慕李白還曾經想為她們改嫁給貴族,但是都被拒絕了,試想這樣有骨氣有尊嚴的女子怎麼可能是一個傻子教導出來的呢?所以説李白的兒子只是懷才不遇罷了,硬要説成傻子只是有些媒體譁眾取寵罷了。

李白與酒

説到李白,或許家國是可以不提的,或許時勢是可以不顧的,但是“酒”是不得不説的,對於李白來説,或許除了他的詩,真正陪伴他的只有酒,他不像杜甫,沉鬱頓挫,不喝酒也能過,他的詩更多的體現他個人的魅力,那種自由自在的暢想,而在這樣的時候酒就是他最好的伴侶,他是詩仙,他也是酒仙。

李白醉酒

杜甫曾經寫過《飲中八仙歌》,其中提到李白是這麼説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的,酒後的李白就是這麼的狂放,就是這麼的傲氣,這時候的李白散發出的不羈的光芒,是令人敬仰的。李白的生活中處處有酒,也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酒,花前月下、亭台樓閣、皇宮宴席、孤舟獨飲,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落魄之際,李白都在飲酒,似乎喝酒已經深入到了李白的靈魂深處,只要有酒,李白就能快樂。

《將進酒》是李白一生中對於喝酒最好的詮釋,高興時他勸人喝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寂寞難耐的時候他也勸人喝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而且他喝酒還喜歡叫上一大堆的人,大家熱熱鬧鬧的“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不是人,他是謫仙,他只是從天上來凡間度假的,所以人間的生活和他格格不入,所以人間的繁華被他棄若敝履,而只有在酒後,李白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之中,才能有“一醉累月輕王侯”的暢快淋漓,才能有“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上高樓。”的灑脱豁達。於是李白和酒相伴了一生,在半醉半醒中渡過了自己的一生。

李白的身世

一直以來李白的身世都是一個謎團,史書上關於他出生的説法也是模糊不清,甚至很多地方還自相矛盾,即使到了現在,李白的身世也依舊是一個謎團。那麼李白的身世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身世成謎的李白

一般來説李白的身世,最早最有權威性的記載只有兩個,一個是李白認的族叔李陽冰所作的《草堂集序》,還有一個則是李白生前好友的兒子範傳正所作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後來的資料基本都是從這兩者之中考證的。而這兩處對於李白的記載也是非常模糊,甚至錯漏百出。

在《草堂集序》中這麼描述:“李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中葉非罪,改名為姓,謫居條支,神龍之初歸於蜀。”可見李白的祖上據説是皇室後裔,只是後來逃到了西域,直到神龍年間才回來改回了本姓。而在範傳正的記載也是差不多,但是更詳細一些,李白祖上是隴西成紀人,但是因為遭逢大難,家譜已經不好找了,在隋末的時候,李白的祖上才攢逃到了西域,神龍初年,才潛回國內,恢復李姓。而這兩段記載問題比較多,根據這裏的記載李白是在李客705年回到國內才生的,但是眾所周知李白是701年就出聲了,當時李白已經4歲了,根本和記載不相符。

其次李白的祖上到底犯了什麼事情,要隱姓埋名逃到西域,甚至幾代之後回到中原還要潛回,而且李白的所謂皇室身份也沒有得到過承認。所以説其實李白的身世非常的神秘,或許和當年的李建成、李元吉扯上關係,也可能更遙遠,要追溯到李陵那個時代,甚至有人覺得李白這麼傑出的才華根本就是外星人來的,所以才有“謫仙”之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56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當官失敗原因是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