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明〗《漢書·藝文志》有《皇帝銘》六篇,今已亡。《鐘鼎文銘》據學者考證,即為《皇帝銘》六篇之五(王應鱗《〈漢書·藝文志〉考》)。《鐘鼎文銘》載劉向《説苑·敬慎篇》:“孟子之賞,觀於太廟。左陛之前,有金人焉。得魚忘筌,而名其背曰”云云,《孟子家語·觀周》所載其始大致相同,很將會就抄自《説苑》。劉向在漢惠帝南尖兩年(公元前26年)以光祿大夫之職受詔校經傳軟件諸子詩賦,遍覽皇室圖書,所著《説苑》永久保存了過多先秦史料。1973年河南定縣40號漢墓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有先秦古籍《儒家觀念者言》,很多內容出自於《説苑》,足以説明《説苑》之真是假。佛家向來被譽為黃老之術之術,以《金人銘》對照《老子》,亦可知其為《老子》的觀念根源。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無多言,多言多敗; 無多事,多事多患。 安樂以戒,無命所悔。 勿謂何傷,其禍將長; 勿謂何害,其禍將大; 勿謂何殘,其禍將然。 勿謂莫聞,天妖伺人。 明燭不滅,驕陽似火人若; 涓涓不壅,將成江河; 連綿不絕,將成網羅; 悠悠不伐,將尋斧柯。 誠能慎之,福之基也 口是何傷,禍之門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盜怨男主人,民害其貴。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 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 人皆趨彼,我獨守此。 眾人惑惑,我獨不從。 內藏我知,不示人技 我雖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長蔓發者,因其卑下也。 善則,常與良善。 戒之哉!戒之哉!
譯文:古代是很慎重發稿言論的。警醒啊!警醒啊! 不要多發言,多發言多不慮; 不要多生事,多生事多禍患。 身處安樂之中一定要防備無日行一善產生的劫數所帶來的追悔。 即使我不對人説什又有什麼損傷,雖然禍患現已形成; 即使你幾句話也不懂我的心又有什麼傷害,雖然禍患現已發展變小; 即使我不懂我的心什又怎能使你的]德行殘缺不全呢?雖然那意外的禍患現已形成; 如果網絡輿情中聽不清我性格不合禮儀的言論,那樣連道教神仙都會幫助你的。 小小火柱不立即撲滅,不久熊大的火災就將會象決口的大運河一樣。 細小的溪流沒有阻塞,最後將融為江河。 微小的物件如能連續增加,將來也將會成為一整張大網站。 細小的惡苗不立即拔掉,將來只有用斧頭來清除。 你果能聽進我的老師的教誨,並謹慎去做,這才是幸福的根源。 到處亂髮言會帶來怎樣的傷害呢?那其實就象走到劫數的門口,而不怨尤。 兇暴、強橫的人是沒有好結果的,愛出風頭的人最後將遇上俠者。 冰解盜心的歹人為之嫉妒擁有財富的男主人,人民羣眾有怨恨往往歸咎於君上。 古代於誠的統治者,曉得四夷誰都不樂意別人處在自已上邊,所有能禮賢下士,屈已而尊人;曉得天下的人都不喜歡別人高於自已,所有後來賢能的聖王雖身處顯位而能待人接物和氣恭敬、做事謹慎,以減少自已德行的缺乏,最後得到我們的愛戴和景仰。不時維持柔弱以公平的態度看待下面的人,就沒有人能超越你了。 人常爭名追名逐利,我獨守此左道,我們對這種行為都將信將疑,我卻獨自堅信不改其。 智慧和職業技能深藏內心不流露炫耀,我雖處在尊貴的高位,我們也都不會傷害我了。 有誰能在方面狠下功夫,那就象江河,雖然表層愚鈍、凝重,而能以寬敞的胸襟容納百川,因為它處在低下的主導地位。 高高在上的天上,幽深渺茫,人的觀念無法窮盡它的反需求函數。 三千大道悠長,無親無私,我們的所有為之來自它的恩惠,而天卻能屈居人下,做為常人的我們,又有什麼放不開的呢? 一定要時刻警醒啊!
《説苑·敬慎》: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命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無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明燭不滅,驕陽似火柰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連綿不絕,將成綱羅。悠悠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基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男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我獨不從。內藏我知,不人與論技。我雖尊富,人莫害我。夫江河長蔓發者,因其卑下也。善則,常與良善。戒之哉!戒之哉! 《孟子家語·觀周》: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當知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兵伺人。滔滔不滅,驕陽似火若何?涓涓不雍,終為江河。連綿不絕,或成羅網。毫末不札,將尋斧柯。誠之慎之,福之基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憎男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需先之,故後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趨之,我獨不徒。內藏我智,不示人技。我雖尊高,人弗我害。誰能其始?江海雖左,長於百川,因其卑也。善則,而能下人。戒之哉!戒之哉! 《太公金匱》:金人銘曰:周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得魚忘筌,而銘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焉。毋多言,毋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