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是一個道德崩壞的投機時代,各色人等粉墨登場,多的是“水太涼”的投機分子而忠貞愛國者甚少。吳三桂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人。他是漢奸,這點永遠無法改變。同時他也是籌碼豐厚的投機者,在明清交際、天翻地覆的時代,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有利於關寧集團的。
就像本文的題目,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這個問題貫穿了吳三桂的一生。
投機主義者吳三桂
吳三桂和清廷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很複雜。皇太極在時,吳與滿清不共戴天,寫信招降數次吳都不屑一顧。崇禎對他很好,算是有知遇之恩,提拔甚速。但同時,由於關寧軍聽調不聽宣,已成事實上的軍閥,崇禎對其也只能聽之任之。
關寧軍的軍閥化,早在崇禎二年就已見苗頭。當時後金搶掠北京周邊,袁崇煥因“謀款斬帥、託付不效”下獄,關寧軍在祖大壽的帶領下直接跑回關外。這種譁變的行為就是在告訴朝廷:我們只聽軍頭的,不聽朝廷的。
松錦之戰的關鍵時刻,吳三桂和大同總兵王樸一塊當了逃將,坑了洪承疇。戰後崇禎殺了王樸,卻提升了吳三桂,對他再三撫慰。就是因為前車之鑑、忌憚關寧軍的緣故。這時候的吳,想來是有永鎮遼東,抗禦滿清,以死報君恩的心情。
吳三桂既是軍閥,當然也是優秀的將領。松錦戰後,緊接着便是寧遠防禦戰,清軍試圖拔掉寧遠這根釘子。吳三桂率部出城列陣,於野戰中擊潰清軍,使清人死傷者甚眾,號啕兩日夜而撤軍。
此戰,不僅讓滿清覺得入關無望,還震驚了朝鮮。誰都想不到松錦一戰淨歿六萬餘精鋭的明朝,一年後還能牢牢守住寧遠。從這時起,吳三桂在滿清眼中的價值更是迅速提升。對滿清而言,拿不下吳三桂,就不可能控制遼西走廊,因此招降之心更為迫切。
降清,是關寧軍的集體決定
1644京師被圍,大順軍已掃清山西明軍的重兵集團,沿途明朝官吏望風而降,北方大半歸於李自成。吳三桂奉命“盡撤關外”,入援北京。這是崇禎一生中做出的又一個糟糕的決定,盡撤關外意味着無法兵貴神速,因為有數十萬的軍屬百姓隨軍,多少人的家財要全部運回關內,而且需要步行入關。同時因為這個決定做出的太晚,給吳三桂的準備時間已非常緊迫。
從吳部的行軍速度看,寧遠到山海關這段走得極慢,騎兵因護送軍屬而無法提速。但進入山海關後,吳部開始急速向京師馳援。這時的吳三桂,想的應該是藉此露臉良機,一戰解京城之圍,獲取更大的榮華富貴。關寧軍入關的兵力有四萬餘人,即使無法擊敗大順軍,也應該能拖延一定時間,等到南方勤王軍的到來。
不過,半路得到北京陷落、崇禎吊死的消息後,吳部立刻返回山海關,沒有絲毫猶豫。這個行為意味着關寧軍放棄了明朝,準備另尋出路了。分析吳三桂在李自成和滿清間做選擇的動機時,一定要考慮到關寧軍這個軍人集團的整體利益。在南下之路被阻斷,只剩投降一條路時,其實降不降、降誰都不重要,關鍵是誰能“尊重並且保全關寧軍利益集團”。
李自成對自私的明朝官僚深惡痛絕
李自成在京城的拷贓行動率先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我討厭你們,我不能!”大順軍對於明朝官僚集團的痛恨,在攻克北京後體現得一覽無餘。李自成對殉國的崇禎皇帝給予高度評價,自然就對那些尸位素餐的京城官僚毫不客氣。比如崇禎朝最後一位內閣首輔、著名坑貨魏藻德,就被大順軍活活打死。但入城的大順軍對普通市民則秋毫無犯,拷贓行動只針對貴族官僚。
多爾袞的回答是“我能”,至少他當時是很“真誠”地對待吳三桂,同時又很老練地在軍事安排上堵死了吳部“試圖利用清軍重扶大明”的可能性,比如要求他剃髮、不允許其進入北京。多爾袞給出的回答是:我對你們這幫人封疆裂土以待,但要全力幫助我滅順、滅明。
吳三桂這時的選擇只有一個:當漢奸。站在關寧軍的立場上,這是他一定會做出的投機行為。實際上,關寧軍早在崇禎初年,就已在“遼人守遼土”錯誤政策的推行下,在明清之間待價而沽,轉變成了一個投機性質濃厚的軍閥集團,完全被早年反對這一政策、認為遼東軍不可靠的熊廷弼不幸言中。
他是滅亡南明的“功臣”,也是被過河拆橋的“鷹犬”
當時,多爾袞對於拿下南明沒有一點信心,整個八旗也都沒有信心。多爾袞的想法只是“得一寸是一寸,得一尺是一尺。”滿人想的是,能吃掉黃河以北也不錯,像遼金與宋那樣南北對峙。再不濟,搶一票回家,也是美滋滋,只賺不虧。李定國兩撅名王時,滿清甚至有劃江而治的強烈想法,因為江南實在太大了,李定國實在太能打了,而且漢人也實在太多了。
南明抗清力量
這時,是吳三桂等降清的漢人軍閥和洪承疇等漢官的力量,讓清廷拿下南明有了可能。對南明的戰爭,主要力量已經以漢人為主,而不是滿蒙八旗。所以我們會看到,南明覆亡後,三藩全部就於南方及西南,因為這本是他們打下來的。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吳三桂和他帶領的關寧軍,他手上沾滿了朱家皇室的血。
清軍入關兩三年後,滿八旗的兵員就已開始捉襟見肘,根本不夠用。這也導致了當吳三桂後來反清時,許多原明將領起而應之,清軍根本頂不住,潰如山倒。康熙要過河拆橋,手段就是削藩。已至暮年的吳三桂當然想做一個富家翁,割據西南安度晚年,但削藩作為一種重大的政治手段,針對的並不是吳三桂一個人,而是以他為代表的關寧軍集團,牽涉到的是上百名各級軍官和幾十萬人的利益,拔起蘿蔔連着根。所以,吳三桂不可能乖乖就範。
註定無法善終的“投機軍閥”
吳部在雲南起兵後,一呼百應,江南瞬間丟失,形勢一度如夢如幻。滿清貴族們想到的不是決一死戰,而是準備撤回關外。再次展現出了“關內非我家,不行我就跑”的本色。如果那時候的吳三桂再年輕十歲,康熙就真要帶着宗室跑回盛京了。
看完吳從明廷重將到清廷藩王的整個人生,他作為一個引清軍入關、殺死永曆皇帝、手握重兵、手下均系關寧心腹、實力強大的漢人軍閥,身為投機者的命運幾乎是註定的,無論如何,善終都不可能。在崇禎時期,關外有強大外敵,他尚可養寇自重。但當清朝實現一統,失去利用價值的吳三桂必死。不但吳本人活不了,他手下的骨幹也難逃秋後算賬的結局。
因此,當清廷掀桌子時,吳三桂必反。他之所以沒贏,唯一的問題是自己太老了。
滿清本身的軍事實力並不強,可戰之兵不多,頂峯時亦不過十一、二萬滿兵,從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到多爾袞接位的二十餘年間,清軍一直打不下寧遠城,無法向山海關邁進半步,只能沿松錦一線與明廷消耗。
其能抓住關內大亂的時機、入關統一中原、竊據大統、乃至維繫二百多年的統治,靠的是高明、幹練、殘酷的政治手段與軍事手段的靈活運用。整二百餘年間,滿清一直在玩走鋼絲的政治遊戲。吳三桂不是這個遊戲的第一個“受害者”,也不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