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 吴三桂在想什么?

明末是一个道德崩坏的投机时代,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多的是“水太凉”的投机分子而忠贞爱国者甚少。吴三桂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人。他是汉奸,这点永远无法改变。同时他也是筹码丰厚的投机者,在明清交际、天翻地覆的时代,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有利于关宁集团的。

就像本文的题目,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个问题贯穿了吴三桂的一生。

1644年, 吴三桂在想什么?

投机主义者吴三桂

吴三桂和清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复杂。皇太极在时,吴与满清不共戴天,写信招降数次吴都不屑一顾。崇祯对他很好,算是有知遇之恩,提拔甚速。但同时,由于关宁军听调不听宣,已成事实上的军阀,崇祯对其也只能听之任之。

关宁军的军阀化,早在崇祯二年就已见苗头。当时后金抢掠北京周边,袁崇焕因“谋款斩帅、托付不效”下狱,关宁军在祖大寿的带领下直接跑回关外。这种哗变的行为就是在告诉朝廷:我们只听军头的,不听朝廷的。

松锦之战的关键时刻,吴三桂和大同总兵王朴一块当了逃将,坑了洪承畴。战后崇祯杀了王朴,却提升了吴三桂,对他再三抚慰。就是因为前车之鉴、忌惮关宁军的缘故。这时候的吴,想来是有永镇辽东,抗御满清,以死报君恩的心情。

吴三桂既是军阀,当然也是优秀的将领。松锦战后,紧接着便是宁远防御战,清军试图拔掉宁远这根钉子。吴三桂率部出城列阵,于野战中击溃清军,使清人死伤者甚众,号啕两日夜而撤军。

此战,不仅让满清觉得入关无望,还震惊了朝鲜。谁都想不到松锦一战净殁六万余精锐的明朝,一年后还能牢牢守住宁远。从这时起,吴三桂在满清眼中的价值更是迅速提升。对满清而言,拿不下吴三桂,就不可能控制辽西走廊,因此招降之心更为迫切。

降清,是关宁军的集体决定

1644京师被围,大顺军已扫清山西明军的重兵集团,沿途明朝官吏望风而降,北方大半归于李自成。吴三桂奉命“尽撤关外”,入援北京。这是崇祯一生中做出的又一个糟糕的决定,尽撤关外意味着无法兵贵神速,因为有数十万的军属百姓随军,多少人的家财要全部运回关内,而且需要步行入关。同时因为这个决定做出的太晚,给吴三桂的准备时间已非常紧迫。

从吴部的行军速度看,宁远到山海关这段走得极慢,骑兵因护送军属而无法提速。但进入山海关后,吴部开始急速向京师驰援。这时的吴三桂,想的应该是借此露脸良机,一战解京城之围,获取更大的荣华富贵。关宁军入关的兵力有四万余人,即使无法击败大顺军,也应该能拖延一定时间,等到南方勤王军的到来。

不过,半路得到北京陷落、崇祯吊死的消息后,吴部立刻返回山海关,没有丝毫犹豫。这个行为意味着关宁军放弃了明朝,准备另寻出路了。分析吴三桂在李自成和满清间做选择的动机时,一定要考虑到关宁军这个军人集团的整体利益。在南下之路被阻断,只剩投降一条路时,其实降不降、降谁都不重要,关键是谁能“尊重并且保全关宁军利益集团”。

1644年, 吴三桂在想什么?

李自成对自私的明朝官僚深恶痛绝

李自成在京城的拷赃行动率先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讨厌你们,我不能!”大顺军对于明朝官僚集团的痛恨,在攻克北京后体现得一览无余。李自成对殉国的崇祯皇帝给予高度评价,自然就对那些尸位素餐的京城官僚毫不客气。比如崇祯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著名坑货魏藻德,就被大顺军活活打死。但入城的大顺军对普通市民则秋毫无犯,拷赃行动只针对贵族官僚。

多尔衮的回答是“我能”,至少他当时是很“真诚”地对待吴三桂,同时又很老练地在军事安排上堵死了吴部“试图利用清军重扶大明”的可能性,比如要求他剃发、不允许其进入北京。多尔衮给出的回答是:我对你们这帮人封疆裂土以待,但要全力帮助我灭顺、灭明。

吴三桂这时的选择只有一个:当汉奸。站在关宁军的立场上,这是他一定会做出的投机行为。实际上,关宁军早在崇祯初年,就已在“辽人守辽土”错误政策的推行下,在明清之间待价而沽,转变成了一个投机性质浓厚的军阀集团,完全被早年反对这一政策、认为辽东军不可靠的熊廷弼不幸言中。

他是灭亡南明的“功臣”,也是被过河拆桥的“鹰犬”

当时,多尔衮对于拿下南明没有一点信心,整个八旗也都没有信心。多尔衮的想法只是“得一寸是一寸,得一尺是一尺。”满人想的是,能吃掉黄河以北也不错,像辽金与宋那样南北对峙。再不济,抢一票回家,也是美滋滋,只赚不亏。李定国两撅名王时,满清甚至有划江而治的强烈想法,因为江南实在太大了,李定国实在太能打了,而且汉人也实在太多了。

1644年, 吴三桂在想什么?

南明抗清力量

这时,是吴三桂等降清的汉人军阀和洪承畴等汉官的力量,让清廷拿下南明有了可能。对南明的战争,主要力量已经以汉人为主,而不是满蒙八旗。所以我们会看到,南明覆亡后,三藩全部就于南方及西南,因为这本是他们打下来的。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吴三桂和他带领的关宁军,他手上沾满了朱家皇室的血。

清军入关两三年后,满八旗的兵员就已开始捉襟见肘,根本不够用。这也导致了当吴三桂后来反清时,许多原明将领起而应之,清军根本顶不住,溃如山倒。康熙要过河拆桥,手段就是削藩。已至暮年的吴三桂当然想做一个富家翁,割据西南安度晚年,但削藩作为一种重大的政治手段,针对的并不是吴三桂一个人,而是以他为代表的关宁军集团,牵涉到的是上百名各级军官和几十万人的利益,拔起萝卜连着根。所以,吴三桂不可能乖乖就范。

注定无法善终的“投机军阀”

吴部在云南起兵后,一呼百应,江南瞬间丢失,形势一度如梦如幻。满清贵族们想到的不是决一死战,而是准备撤回关外。再次展现出了“关内非我家,不行我就跑”的本色。如果那时候的吴三桂再年轻十岁,康熙就真要带着宗室跑回盛京了。

看完吴从明廷重将到清廷藩王的整个人生,他作为一个引清军入关、杀死永历皇帝、手握重兵、手下均系关宁心腹、实力强大的汉人军阀,身为投机者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无论如何,善终都不可能。在崇祯时期,关外有强大外敌,他尚可养寇自重。但当清朝实现一统,失去利用价值的吴三桂必死。不但吴本人活不了,他手下的骨干也难逃秋后算账的结局。

因此,当清廷掀桌子时,吴三桂必反。他之所以没赢,唯一的问题是自己太老了。

满清本身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可战之兵不多,顶峰时亦不过十一、二万满兵,从努尔哈赤七大恨起兵,到多尔衮接位的二十余年间,清军一直打不下宁远城,无法向山海关迈进半步,只能沿松锦一线与明廷消耗。

其能抓住关内大乱的时机、入关统一中原、窃据大统、乃至维系二百多年的统治,靠的是高明、干练、残酷的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的灵活运用。整二百余年间,满清一直在玩走钢丝的政治游戏。吴三桂不是这个游戏的第一个“受害者”,也不是最后一个。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97 字。

转载请注明: 1644年, 吴三桂在想什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