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內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級衙署,曾國藩李鴻章楹聯耐人尋味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經典

清朝有九位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直隸總督是其中的一位。直隸總督總管今天的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地區的軍政要務。由於直隸地處京畿要地,所以歷任直隸總督都是大清王朝的一等一的能人。

李紱、李衞、孫嘉淦、史貽直、劉墉、琦善、穆彰阿、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留在了直隸總督府,可以説:“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

作為省級衙署,直隸總督府是簡樸威嚴的宅邸,古木參天,紅漆黑瓦,雕花窗欞,庭院深深。讓他成名的不是建築而是這裏曾經行走過的人……時光荏苒,繁華落盡,只留下這些人親筆書寫的楹聯,讓遊客咀嚼品味,感慨萬千——

總督署大門上方正中懸一方匾額,有“直隸總督部院”六個白底黑字。因為在清代,直隸總督一般兼有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職銜,為從一品官員,地位顯要,所以朝臣往往敬稱其為“部院大人”,以至連衙署門匾亦書寫成“總督部院”字樣,以示尊崇。

大門楹聯:

這副楹聯極言直隸總督職位之重要,説:

直隸省北過內蒙,南至黃河,中部有灤河、永定河、海河、子牙河、滹沱河、漳河等多條水系,西有太行,東臨渤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直隸總督要治理直隸省內政,還要帶兵護衞邊疆,管理沿渤海三個口岸的通商與外交,晚清名臣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曾坐鎮直隸總督。

曾國藩:大堂楹聯 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意思是説:我們這些做官的人都是農民出身,所以一定要把農民的事當成自己的家事;做起工作來要相互提醒,互相補過,忠於職守,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官。

先做人後做事,這真知灼見,讓龍貓佩服的不得了。

曾國藩:東路幕府院東室楹聯

直隸省剛脱離水澇乾旱和戰亂(指與捻軍作戰)之苦,要依靠你們這些好官來努力謀劃如何讓百姓休養生息;希望大家一起學習漢朝名臣龔、黃、召、杜,克己奉公,少犯錯誤。

曾國藩:二堂楹聯

你們有什麼缺點,我會隨時用委婉的話進行規勸,為各位帶來幸福。言外之意是:如果你們不聽規勸,便會招致不祥。曾國藩心裏清楚,將近20年的國內戰爭給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清王朝已經大失人心。此時,需要靠一批好官吏通過自己的勵精圖治來暗暗地把民心挽回。

這三幅對聯是對屬下的勸誡聯,也是曾國藩對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的深深憂慮,以及力圖通過整飭吏治來改變清王朝命運的一種願望。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上聯寫為官做事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裏做錯了,即使生前沒有受到懲罰,死後還有地獄等着;下聯寫為人要坦坦蕩蕩,即便是在逆境時分依然舒展心懷。正應了曾國藩那句“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上房西側室內裏間對聯:

一心履薄臨深畏天之鑑畏神之格;

兩眼沐日浴月由靜而明由敬而強。

一心做事就像踩着薄冰靠近深淵一樣謹慎,畏懼神靈裁斷;兩眼觀物猶如剛從水面升起的太陽和月亮,由倦怠到明亮,由驚慌到堅定。

雖賢哲難免過差願諸君讜論忠言常攻吾短;

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僚友行脩名立方盡我心。

即使是聖賢哲人也難免有過分、失度之處,希望同事們經常批評我的過錯。凡我下級同僚均是師生朋友關係,望你們修身、品德端正,聲名遠揚才達我的心意。

據説曾國藩每天都會寫日記,記下自己的一言一行,然後反思自己哪裏做的不合適,再進行改正。這正是儒家文化的推己及人。少年時讀曾國藩的“慎獨、主敬、求仁、習勞”,總是覺得他過於古板,今天讀來才知道曾國藩謀事謀國之思慮深遠。

據説曾國藩小時候十分頑劣,他的先生陳雁門對他沒有好感。有一次,他和同窗在一起爭吵,陳先生不問青紅皂白就罰他背書,曾國藩一時背不上來。陳先生就怒斥道:“你將來若是能高中,我替你背傘!”

曾國藩受此訓斥,發奮讀書。將“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因而“以斯文著名,且能試輒第一”。

道光十八年(1838),曾國藩金榜題名,四月中旬,殿試取三甲第42名,賜同進士出身。就這樣,曾國藩終於登上了封建科舉仕途的頂層。

他衣錦還鄉後,專門去看望陳先生。去時專門帶了一把傘。陳先生熱情款待了他,臨走時,將他送出門外。到了門外,曾國藩説:“我有一把傘落在先生家中。”陳先生一聽就親自為他取出來。曾國藩笑到:“陳先生果然為我背傘。”弄得陳先生十分難堪。由此看來,曾國藩年輕時性格張狂,錙銖必較。

再觀他這三副楹聯,會覺得不是一個人所為。據説他也曾為年輕時所作所為而懊悔。

龍貓覺得這和他的日日反思,甚至主動請人指正有着很大的關係。

龍貓作為平常人,也立志以曾國藩為師。

高寒惟有月中桂;

清拔無如雪外松。

人品廉潔高尚,惟有月中桂樹可比較;而文辭再清秀脱俗,也比不上雪外青松那樣挺拔堅貞不移的志節。這是李鴻章對自己的要求。

李鴻章:儀門楹聯:

昔為畿輔,今控巖疆,觀政得餘閒,一壑一丘親佈置;

近接太行,遠臨渤海,豪情留勝概,亦趨亦步許追隨。

上聯的前兩句是講直隸省的重要地位——在鴉片戰爭之前,直隸省是環繞國都的京畿重地,而在鴉片戰爭以後,直隸卻成為了顯要的邊防地帶。

李鴻章是在同治九年(1870)接替曾國藩就任直隸總督的,當時正處在“天津教案”處理過程中,曾國藩因為處理不當被調任兩江。以法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以武力對清政府進行威脅,此時的直隸省果真成為了“巖疆”。李鴻章在瞭解了當時的政治情形之後,對直隸全省進行了重新佈防。

再看下聯,前兩句“近接太行,遠臨渤海”指的是直隸的地理位置。“豪情留勝概”指的是前任總督曾國藩帶着中興名臣的“豪情”來到直隸,做了許多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情,留下了美好的境狀。“亦趨亦步許追隨”指的是李鴻章自己,他表示要追隨他的老師曾國藩,努力在直隸省有所作為,李鴻章一生都以曾國藩為師。

大堂慈禧太后贈李鴻章70壽聯

棟樑華夏資良輔;

帶礪河山錫大年。

李鴻章如今你作為國家的棟樑支撐着大清的江山,這是上天送給我大清皇朝的賢良輔臣。要把福氣和吉祥傳承給你和你的子孫們,即使黃河變得像衣帶那樣細了,泰山變得像磨刀石那樣小了,也不會改變這種承諾。

大堂光緒帝贈李鴻章70壽辰壽聯:

圭卣恩榮方召望;

鼎鍾勳勩富文年。

你享有皇帝賜圭瓚,賞鬯酒那樣的恩寵之榮,你的名望可以同周代的召虎相匹敵。你建立了刻銘文於鐘鼎那樣的卓著功勳,你將富有未來極美好的年華。

李鴻章自同治九年(1870)接任直隸總督後至光緒十八年(1892))有22個年頭。期間,淮軍勢力遍及半個中國,海軍也羽翼豐滿。此時的權力除直隸省外,已掌控清政府重要的內政外交;代表大清多次與外國談判,乃至海外諸國只知李鴻章,不曉得皇帝是誰。我們從大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贈聯中可以看出李鴻章的地位。

“重滿輕漢”一直是清王朝的策略,可到了清末,內憂外患,最高統治者不得不將權利交給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和袁世凱,這使得滿清成為一個漢臣集體崛起的年代。

清兵入關,不過268年,“八旗子弟”就成了紈絝子弟的代名詞,這應該是順治、康熙沒有料到的事情吧——

陳橋崖海須臾事,空留他人作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