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上,劉邦為何獨自留下張良善後,不怕項羽對他不利麼?
其實這一切都在鴻門宴的結局中可以找到答案。項羽舉行鴻門宴原本就不是為了殺劉邦,當時已經是西楚霸王的項羽實力全國第一,沒必要殺劉邦,所以自然也不會對張良起殺心,但這也讓張良利用了項羽自大的這一弱點,不僅全身而退,反而獲得了項羽在鴻門宴中給的賞賜。
一、鴻門宴就是項羽的慶功宴
鴻門宴的內涵是因為史記的流傳而形成的一種文化標籤,在當時鴻門宴不過是項羽的第一次慶功宴,項羽根本就沒想過要殺更是希望藉助鴻門宴展現自己的實力,然後逼迫劉邦降服,這種做法在項羽的謀士集團中還有不少人贊成,因為暗殺劉邦勢必會引發連鎖反應,從而對當時的楚國不利。
項羽滅秦後,主張恢復六國,由此開始分封諸侯,劉邦也得到了分封,所以作為漢王的劉邦也是眾多諸侯的一員,如果項羽設法暗殺了劉邦,就會引發天下諸侯的恐慌,楚國自然岌岌可危,因此有一部分謀士還是不主張暗殺劉邦的,而張良也恰恰利用了這一點,並將它放大了而已。
除了利用鴻門宴開始的意義外,張良還抓住了項羽好大喜功的特點,在鴻門宴上便有意希望加入項羽的西楚集團,這讓項羽對張良還頗有好感,所以張良留下來斷後實際也是為自己做的兩手打算。
張良去做的兩手打算同樣開創了亂世時代謀士的先河,雖然最後張良始終都忠於劉邦,可是在楚漢相爭的最初階段中,漢可謂是完全不佔優勢,所以按照張良是做法來看就是漢無力與楚競爭,就要學會借力。
而在鴻門宴中,劉邦的得以逃脱實際與項羽個人的關係並不大,也是利用了項羽沒有殺心的有利機會,張良成功地掩護劉邦離開了,同時自身還獲得了項羽的面試機會,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項羽有意要勸降劉邦
除了張良在掩護劉邦離開的情況外,項羽本身也有意要勸降劉邦,這也是張良利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雖然項羽贏得了與秦軍的決戰,但卻沒有抓住有利時機進攻漢,導致楚國幾乎是看着漢國一點一點變強大,最終將擊敗楚國並實現了統一全國。
張良掩護劉邦在鴻門宴上提前撤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為了自己做打算,畢竟項羽當時的實力就擺在面前,並且對劉邦發動總攻的話,當時的劉邦未必有把握取得勝利,因此張良為自身考慮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何況當時劉邦集團內部未穩,所以張良就更要為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
張良主動留下後,作為劉邦的得力謀士,不光在劉邦集團被看重,在項羽這一邊也獲得了不少人的重視,因此張良並不愁未來的工作問題,但項羽的大放厥詞以及在行為上的放縱也讓張良更加偏向於劉邦。另外張良留下掩護劉邦離開,也是劉邦的重要考驗,劉邦希望藉此機會考驗張良,並看其有沒有二心。
雖然後來張良通過了鴻門宴的測試,可是在當時張良的內心卻是相當複雜,一方面他要利用好這次機會,穩定在劉邦集團內部的地位,另一方面還能利用這次機會向項羽集團提出應聘請求,所以無論是考驗需要還是軍事需要,留下張良斷後比單純留下幾個武將斷後更加具有吸引力,這主要與項羽集團中武將並不稀奇有關。同時張良藉助這次掩護劉邦撤離鴻門宴的機會,不僅穩固了在劉邦集團中的地位,還進一步取得了劉邦的信任,這也奠定了張良在漢朝開國以後地位。
三、小結
張良主動留下掩護劉邦斷後在不少人看來這屬於典型的炮灰行為,實則不然,這是一舉兩得的有利做法,劉邦希望藉此機會看看張良的忠心,張良也可以利用自身謀士的身份來打動項羽,獲得項羽集團拋出的橄欖枝,雖然張良並不看好項羽,可是項羽的部分謀士都非等閒之輩,這也讓張良十分擔憂,如果項羽主動發動大規模進攻漢國還能否抵擋得住的問題。也是因為擔憂項羽會主動入侵。
後來劉邦一直都在變換根據地,但始終沒有徹底地被楚軍打垮,同時也是因為張良通過測試後,重用張良,這才讓項羽多次無功而返,運動戰術卻多次給項羽的楚軍以沉重一擊,也讓後人不得不承認張良在謀略中的高瞻遠矚。
參考文獻:《後漢書》、《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