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戰國時,縱橫家的風雲人物非蘇秦張儀莫屬。蘇秦主張六國合縱抗秦,張儀主張秦國連橫來對抗合縱。於是,龍爭虎鬥之間,天下大事,幾乎都由他們決定,他們一發怒,諸侯們都害怕,七大國王都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可是,實際上,蘇秦和張儀是師兄弟,而他們的對抗不過是師兄弟倆心有靈犀的雙簧戲而已。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一,六國國相蘇秦

蘇秦和張儀都是一代奇人鬼谷子的徒弟。學有所成之後,蘇秦忍不住寂寞,自己率先跑出去找工作。那時候,蘇秦沒有什麼政治抱負,他只是想過上好日子而已。

於是,蘇秦特意為六國發明瞭合縱:六國訂立盟約,聯合抗秦。那麼,他這個負責人當然就會富貴無邊。是的,所謂的合縱,不過是蘇秦為了找到工作制造的噱頭。

蘇秦應聘成功的第一個國家是燕國。燕國人普遍沒有什麼文化,沒有文化的燕國對於中原文化充滿了好奇和崇敬。

見燕易侯並不難,燕國也和秦國一樣歡迎中原來的人才。所以,外國人求見燕易侯是比較容易的。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開始是常規打法,一通馬屁下去,把燕易侯拍的很舒服。然後,開始進入正題:

“聽説燕國和秦國親近,我認為不明智。秦國和趙國都是強國,秦國雖然更強,但是,秦國離燕國很遠,跟燕國八竿子都打不到,而趙國就在眼前。

秦國不可能攻打燕國,同樣也沒有辦法援救燕國。可是趙國就不一樣,他們如果來攻打燕國,三天就能攻到您的城下。所以啊,與其交好秦國,不如交好趙國。”

燕易侯似乎不是特別感興趣,“我們和趙國的關係也不錯啊。”

“不錯是不夠的啊!燕國應該與趙國結盟,然後將魏國、韓國、楚國和齊國都拉進來,組成反秦國的聯盟。”

“當今天下,秦國最強,三晉都飽受其苦。趙國雖然眼下與秦國沒有戰事,但是一旦秦國打通西河,必然攻打趙國。所以,趙國必然願意結盟。

而魏國和韓國不用説,一定屁顛屁顛來加入。而楚國和齊國都想與秦國爭霸,結盟抗秦,也是他們的願望。所以説,反秦聯盟一定能成。

而燕國作為發起國,必然受到各國的尊重,趙國、魏國和韓國會感激您,齊國和楚國也不敢再小瞧您。

那麼,燕國就輕輕鬆鬆與中原各國平起平坐,從此正式成為華夏大國,賢侯您也成為諸侯中的首領,各國爭相與燕國聯姻,怎麼能説沒有好處呢?”

有錢人如果混不進貴族的圈子,不妨自己搞一個圈子請貴族們進來。這個套路如今常用,發明者卻是兩千多年前的蘇秦。

燕易侯一聽可以和中原各國平起平坐,高興壞了,立刻任命蘇秦為燕國的相國,專門負責組成反秦國聯盟的事宜。然後,作為燕國特使,蘇秦出使趙國。

到了趙國,蘇秦對趙肅侯的説法又變了:“趙國吧,説強不強,説弱不弱。過去總是被魏國欺負,如今魏國實力不行了,可是秦國和齊國起來了。咱們怎麼辦?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跟秦國結盟吧,那魏國和韓國就危險了,等秦國人奪走了魏國的河西,恐怕就會來打我們的主意了。跟齊國結盟吧,那齊國一定會拿魏國開刀,魏國就會依附秦國,魏國和秦國混在一起,他們就會聯手來攻打我們,也不是什麼好事。”蘇秦一邊説,一邊用表情渲染。

趙肅侯害怕起來:“那,不結盟行不行?”

“不結盟?那別人結盟了,不是都來打你?最好的辦法,不妨由趙國發起六國聯盟,聯合燕國、齊國、韓國、魏國、楚國,共同對付秦國。這樣,齊國是我們盟友,不會欺凌我們,秦國受六國攻擊,自然也沒有力量來攻打我們。而趙國作為發起人,必然成為盟主,賢侯您霸業可期啊。”蘇秦一通話,回到了反秦國聯盟,不過這一次他把盟主許給了趙國而不是燕國。

於是,當蘇秦從趙國出來,前往齊國的時候,他的腰裏已經掛着兩塊相印了。

到了齊國,齊威王的態度是:“組建反秦聯盟?秦國是個蠻夷之國,憑什麼讓我們這些中原大國聯合起來對抗他們?””

齊威王的意思,是根本瞧不上秦國,覺得他們根本不配成為中原的敵人。

“大王,您説得對,與齊國相比,秦國算個什麼狗屎啊。”蘇秦先附和了齊威王一句,然後話鋒一轉,“可是大王,組成聯盟可是稱霸的最捷徑的手段啊,當初齊桓公稱霸,就是組成了反楚國聯盟。

不錯,秦國是不配與齊國為敵,可是,當下秦國確確實實是能夠讓中原國家聯盟的最好選擇啊。想想看,只要大王您發出倡議對付秦國,韓魏趙必然響應,燕國必然跟隨。五國聯盟了,楚國害怕落單,也一定會加入,聯盟不就成了,大王您不就是當之無愧的盟主了?”

反秦沒必要,不過,能當盟主還是不錯的。於是,蘇秦的第三塊相印到手。

就這樣,蘇秦走完六個國家,腰裏已經有了六塊相印,輕輕鬆鬆就走上了人生巔峯。

蘇秦從來沒有真的希望對抗秦國,能保持住這個局面,享有富貴生活就足夠了。可是,六國之間,他可以想方法不讓國王們見面,由他居中調停。秦國那邊他卻沒有辦法,如果秦國來進攻可怎麼辦呢?

正好這個時候,師弟張儀來啦。

二,大良造張儀

聽説師兄掛了六國相印,師弟張儀興沖沖的跑來,準備共享榮華富貴。沒想到,蘇秦趾高氣揚,冷嘲熱諷,和從前在山上時已經完全不同了。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張儀很傷心,也很生氣。他流落街頭,貧困交加之中,遇到了一個好心人。好心人勸他投奔秦國,並且拿出大量金銀珠寶幫助他上下打點,於是,張儀順利見到秦惠公,並且當上了秦國的客卿。

這時,好心人才告訴張儀,自己是蘇秦的下屬,這一切都是蘇秦的安排。希望張儀可以阻止秦國入侵中原,保持世界和平。

蘇秦知道,師弟張儀的水平在自己之上。如果師弟去秦國,獲得地位,影響秦國朝政應該沒問題。那麼,師兄弟倆人不就可以共享榮華富貴嗎?

意想不到的是,當張儀明白一切的時候,張儀的感恩之心變成了滿腔怨恨:秦國是虎狼之師,兇殘嚴酷,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安排我來秦國,你問過我的意見嗎?

結果就是,張儀暗下決心,一定要打到趙國去,報復蘇秦。這樣適得其反的結果,恐怕蘇秦沒有想到吧?

只是,張儀初來乍到,當時,秦惠公的大良造是公孫衍,他的老家陽晉以前屬於魏國,後來割讓給了秦國。

秦國的統治方式和中原國家截然不同。他舅舅家的土地都被沒收了,很多人感覺生不如死,表弟埋怨了幾句,就被砍頭。

舅舅氣不過,知道公孫衍是秦國的大良造,就跑到他面前控訴一番,然後自殺了。

公孫衍心如刀割,羞愧難當。從此暗下決心,一定努力阻止秦國侵略魏國。秦國的大臣雲裏子,司馬錯也都支持公孫衍的想法。

這樣,張儀要想上位,就必須打倒公孫衍。不久之後,機會就來了:楚國和魏國開戰了,雙方都來秦國請求援軍。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秦惠公的手下分成了三派:

張儀主張支援魏國。陳軫主張幫我楚國。公孫衍主張兩不相幫:因為他知道秦國言而無信,得到他們的幫助不會是什麼好事。他希望自己的祖國能永遠遠離秦國。

秦惠公説:“我們是大國強國,有人來請求幫助,怎麼能不答應呢?必須答應一個。”

如果必須幫助一個國家,當然要幫助自己的祖國了。主張兩不相幫的公孫衍等人當然都支持魏國。於是,經過表決,一致決定派援軍支援魏國。

那邊楚魏兩國棋逢對手,正打的不可開交。秦國支援魏國的援軍到了。雖然只是一萬預備軍,但是,秦軍不愧是虎狼之師,充分顯示了超強的戰鬥力,殺的楚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春秋時期的國際慣例,國家之間幫忙是不要報酬的。所以,魏國只是口頭上表達了一下感謝。這下秦惠公不樂意了:哪有這麼不懂事的?

於是,張儀主動要求出使魏國,索要報酬。這個工作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不過,對張儀來説是小菜一碟。

“大王,您知道嗎?您就要大禍臨頭了?前次魏國和楚國交戰,原本秦侯和公孫衍想要和楚國夾擊魏國,還好我據理力爭,陳説厲害,這才説服秦侯支持魏國。”

“結果呢,秦國幫助魏國戰勝了楚國,還佔了楚國的地盤。公孫衍就在秦侯那裏挑撥,説是魏國太不要臉,給臉不要臉,秦國這麼幫魏國,魏國怎麼説也該割讓些土地給秦國啊。

秦侯原本沒什麼想法,可是被公孫衍一説,也很生氣。之後公孫衍出主意,説是要聯合楚國來攻打魏國,輕則奪取魏國的土地,重則滅了魏國。”

魏惠王聽得瞠目結舌,倒吸一口涼氣。這次秦國和魏國聯合作戰,讓魏軍徹底見識了秦軍的兇悍,以至於戰鬥結束後,魏軍一個個連話都説不出來,只能慶幸自己跟秦軍是一邊的。自然,魏惠王也都聽説了,由此對秦軍更加懼怕。

當天,魏惠王就將上郡割讓給了秦國,下令立即辦理。張儀回到秦國的時候,上郡、焦和曲沃已經屬於秦國了。至此,整個西河全歸秦國。

因為勞苦功高,張儀也代替公孫衍成了秦國的大良造。公孫衍害怕張儀斬盡殺絕,偷偷跑到魏國去了。

見識到秦軍的戰力以後,魏國和韓國嚇壞了,就像聯合別的國家一起對抗秦國。可是,如果齊國和楚國來了,盟主肯定輪不到魏國。於是,魏國堅持只能邀請趙,中山和燕國。

但是,又不敢大張旗鼓的説是商量對抗秦國,於是,只好美其名曰五王會。意思是五個國王的聚會。

可是,趙國的國君趙雍不樂意了,趙雍就是後來的趙武靈王,現在剛即位,還不到18歲。中山國和韓國本來都是趙國的小弟,現在大家一起稱王,不就平起平坐了?再説這是魏國主導的活動,中山和燕國算誰的小弟呢?

雖然礙於情面,趙雍勉強參加了活動,但是回國後,他堅決不稱王,依然稱為趙侯。魏惠王大怒,有這麼打臉的嗎?

關鍵時候,公孫衍站了出來:“大王啊,趙國研究個秦國眉來眼去的,這回看明白了吧?我們必須聯合齊國討伐趙國,秦國的幫手都是我們的敵人啊!”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其實,公孫衍被張儀排擠出秦國,就跟趙國有關,而且張儀的師兄蘇秦就在趙國。現在討伐趙國,既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又能報仇雪恨,公私兼顧,公孫衍的主動情有可原。只能説,那時候的縱橫家,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吧。

趙國雖然很厲害,卻也不是魏齊聯軍的對手,只好求和。最後的條件是:

第一,趙國必須稱王;

第二,必須趕走蘇秦這個吃裏扒外、私通秦國的內奸;

第三,從此之後趙國與齊國、魏國結為友好同盟。

讓張儀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沒有動手,師兄蘇秦就揹人收拾了。當時,蘇秦是六國的合縱長,專門負責六國的合縱事務,辦公室在趙國。

不過,説是六國聯合抗秦,其實只是説説而已,反正已經得到了榮華富貴,蘇秦早就樂不思蜀了。

現在,雖然蘇秦被趕出了趙國,但是,人家有六國相印,又有三寸不爛之舌,換個國家照樣可以安享榮華富貴。蘇秦的結局非常無聊:在齊國嫖妓時和人爭風吃醋,被人刺殺了。

張儀則是深得秦惠公信任,在秦國混的風生水起。在秦國東擴,吞併蜀國,爭奪霸主的過程中屢立奇功。客觀的説,戰國縱橫家第一人,應該是張儀吧。

三,一品天下説

蘇秦設想的師兄弟雙簧戲,最終唱的走了調。只能説,世界上好多事,終究不是可以人為的吧!

戰國時,優秀的縱橫家很多,比如公孫衍,陳軫等,但是,成就最大的還得説蘇秦張儀師兄弟倆。

蘇秦出身貧寒,榮華富貴是他最大的夢想,所以,當他身掛六國相印的時候,他就滿足了,失去了進取的念頭。於是,最後只好得過且過。

不過,客觀的説,六國之間,各自心懷鬼胎,表面上的聯合還行,實際行動上的聯合是不可能的。後來,公孫衍組織的六國伐秦失敗,這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也可以説蘇秦是求仁得仁吧。

張儀只是服務於秦國,結果卻做出來更大的成就。秦國的國土不斷東擴,向南吞併蜀國等,張儀都功不可沒。

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可以了,為什麼非得想着佔便宜呢?吃虧是福的道理不知道嗎?最後師兄弟的情義不再,終究是一個遺憾吧!

蘇秦張儀都這麼厲害了,也只是表現了謀略方面的能力。其實,他們的師傅鬼谷子更厲害。除了縱橫家蘇秦張儀,軍事家孫臏龐涓,政治家范雎毛遂等,都是鬼谷子的徒弟。

幸運的是,鬼谷子所有謀略都在《鬼谷子》這部書中記錄下來了,只要閲讀這部書,就能明白蘇秦張儀到底為什麼這麼厲害。雖然,我們沒有古人有智慧,但是,我們生在一個好時代,也算一種幸運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46 字。

轉載請註明: 合縱連橫:師兄弟倆的雙簧戲,最後變成了恩怨情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