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進程中,一些小人物的舉動往往能夠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這便是“蝴蝶效應”。在玄武門之變前,他本是一個無關輕重的人物,甚至後人都不會記住他的名字,但卻因為玄武門中叛變,導致太子李建成喪命、李世民取勝,他在史書上留名了。
封建王朝歷來奉行儒家學説,並以此作為治國的法典,而嫡長子繼承製更是受到世人的認可。如果一個王朝不遵從嫡長子繼承製,執意要選任庶出為皇位繼承人,則極易引起天下人的不滿,招來一片唾罵,乃至起兵反抗。
漢朝時,漢高祖劉邦寵愛戚夫人,愛屋及烏是人之常情,便漸漸覺得劉如意更像自己,想要廢掉軟弱的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高祖十年(前197年),劉邦把廢立太子一事交廷議,立即遭到羣臣激烈反對,御史大夫周昌更是賭氣道:“如果陛下執意為之,我不領旨意!”劉邦聽完沉默不語,暫停廷議。
呂后得知此事後,立即展開自救,表現出驚人的智慧,派兄長呂澤請隱居已久的張良出山協助。張良雖然沒有同意出山,但為了天下的穩定,決定再度插手朝政,建議請商山四皓為太子師,這才打消了劉邦廢立太子的想法。
唐朝建立後,李淵也知道嫡長子繼承製的厲害關係,畢竟有許多前車之鑑,於是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可這一做法激起李世民的不滿,據説李淵曾經承諾他,天下平定後,立功勞卓著的李世民為太子,而承諾並沒有兑現。另外,李世民在唐朝建立過程中,建立許多戰功,也擁有自己的小集團,與太子李建成的東宮互相排斥,於是風雲暗湧,最終爆發了玄武門之變。
經過密謀,李世民等人決定利用“太白金星事件”,狀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淫亂后妃,指責他們想致自己於死地,懇請李淵做主。聽完李世民的哭訴後,李淵感到非常詫異,安慰道:“我讓你們明天都過來對質,解釋清楚其中的誤會。”
這時,政變條件已經基本成熟,李世民計劃在玄武門埋下伏兵,只等待李建成、李元吉入甕。而李建成從宮中得知此事後,立即召李元吉來商議對策,李元吉建議道:“我們應該託病不朝,點清東宮和齊王府士兵,靜觀其變。”但李建成覺得不妥,父王召見不去顯得心虛,何況宮中守衞都是自己的人,乾脆趁機逼迫父王表態,豈不是更好?
意料之外的背叛,玄武門之生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經玄武門、入大內皇宮。至臨湖殿時,多年的直覺告訴他們,有埋伏!!!於是立即調轉馬頭,李世民大呼一聲,雙方隨即展開激戰。
李建成和李元吉想從玄武門出去,但遭到常何的阻撓,城門已經被關閉。李建成和李元吉逃不出去,援兵也進不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親信常何會叛變,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不久,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元吉見狀,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庇護,但被尉遲恭放箭射死。玄武門之變暫時告一段落,後面就是逼迫李淵認同此次行動,頒佈赦書,讓位了。
兩個賭徒的豪賭: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處於下風,李建成通過各種手段,説動李淵分解其部下,形勢非常危急,於是才決定背水一戰,發動玄武門之變。而決定玄武門之變的關鍵因素就是常何,他是太子的親信,掌握着玄武門的值守,於是施以重賄,將其策反。
另有一説,常何早年參加瓦崗軍,投唐後逐漸靠攏李世民集團,之後被調入京城,安插在玄武門值守,即常何本來就是李世民的奸細,故意安排在太子李建成身邊的。但不管怎麼講都好,李世民相信自己成功策反常何了,這是一場決定生死的豪賭。
擺在常何面前,有三條路,一則告密唐高祖李淵,二則告密太子李建成,三則協助秦王李世民設埋伏。
這是關於前途生死的選擇,告密李淵的話,極易陷入兩頭不是人的局面,因為你是太子親信,李淵信不信難説,太子那邊難以交代,未來也還有可能是李世民的天下;告密太子李建成,則李建成會提前準備,最好的結果是反埋伏殺李世民,但難度甚大,容易被提前來安排的秦王府人發覺,何況李建成也不一定有這個決心,日後可能還是飄搖不定,鹿死誰手未知;李世民的埋伏是突發性的,李建成、李元吉自信宮中是自己人守衞,不會過多防備,一旦自己倒戈,置李建成、李元吉於死地可能性極高。
除此之外,作為這場政變的關鍵因素,自己的倒戈具有重大意義,日後必然前途無限。於是,常何選擇了李世民,而且歷史證明他賭對了,玄武門以李世民取勝告終,後來被封為太中大夫,除延州諸軍事延州刺史,進爵吳水縣開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