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轉型,是三個月來教育行業高頻出現的詞彙。
在政策性調整的背景下,1.56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的時間安排被重新梳理。“雙減”之後,以K9階段學科培訓為主營業務的教育公司面臨選擇,如何轉型、轉向哪裏。
校外託管、素質教育、成人業務……在過去的三個月中,你或許聽過各類嘗試探索的方向:好未來推出線下託管業務“彼芯”,陸續推出素質教育產品;新東方升級大學生業務,俞敏洪將其稱之為“迴歸”;高途幾經波折,宣佈要“第三次創業”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
在這之中,還有不少公司將目光投向了海外。8月19日,新東方宣佈成立比鄰中文Blingo,向海外華裔兒童、青少年提供中文、中華文化學習課程。9月,伴魚、VIPKID等以在線外教1對1為主營業務的教育公司,進一步加大國際化探索。
一位從事海外中文教育業務的負責人向芥末堆表示,“雙減”之後,海外中文教育處於“混戰階段”,獲客成本相比之前增加了200%。
事實上,在“雙減”之前,出海已經成為不少教育公司思考的未來方向之一。易點天下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教育和培訓市場的總支出將達到7.3萬億美元。全球教育科技領域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404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6.3%。
中國企業邁向海外早已不是新鮮事。以近期遞交招股書的寶寶巴士為例,在YouTube上擁有1.36億的訂閲用户,旗下APP全球MAU(月活躍用户數)為9902.28萬,2020年營收6.49億元,是兒童啓蒙數字內容成功出海的典型代表。
對於更多國內教育公司來説,出海的首要對象仍然是文化背景、語言習慣相近的海外華人華僑家庭。根據《華僑華人藍皮書》統計,全球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廣泛分佈在各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向廣大的華人羣體,國內教育公司主要選擇提供中文、數學等相對“硬性”需求的課程。
面對截然不同的市場環境和教育需求,在全球化的競爭下,中國教育公司出海也同樣要面對政策、經濟、本地化的難題。
“我們是在打價格戰,還是有技術領先優勢,還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優勢?”伴魚海外業務負責人李曉此前曾公開分享,本地化是出海的一大難題。
顯而易見的是,出海絕不是一時的無奈之舉,前期準備一樣不少。內容和產品如何適應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差異,本地學生和家長的教育需求到底在哪裏,各個國家不同的政策法規要求如何滿足。遠隔千里,不同國家的本土團隊如何管理運營也是教育公司需要面臨的考題。
你考慮過到海外辦教育嗎?你在觀察教育出海時還有哪些疑惑?你在出海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給其他同業?
在往年的GET教育科技大會中,我們邀請來自海外的嘉賓分享當地的教育從業經驗,搭建教育公司和海外政府機構之間溝通橋樑。
在GET2020時,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吳僑文分享了中英兩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合作前瞻,向參會者介紹英國教育科技市場的市場現狀和關注重點;培生集團中國及南亞地區董事總經理林國章和現場觀眾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影響下,全球教育科技將會有哪些可能;我們還和來自新加坡的多位嘉賓就中國和新加坡教育企業的合作展開討論。
今年的GET教育科技大會,我們將更加註重探討教育出海,哪些產品適合出海,如何出海,面臨的挑戰及如何解決。
當然,除了“教育出海”,我們還將攜手行業先鋒探討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教育公司轉型的可行性與壁壘、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機遇與挑戰,我們也關注鄉村教育、智慧教育,科技力量如何給大山深處的孩子帶來更多的可能……
11月15日到16日,歡迎來芥末堆GET2021教育科技大會尋找答案,共同交流。
點擊閲讀原文或掃描二維碼,可購買GET2021教育科技大會折扣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