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條要求”。
其中包括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同時,要求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教育部明確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着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並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通知要求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
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
共提出了十條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是“把握功能、嚴控總量、提高質量、強化管理”4個方面,具體來講:
把握功能:各地各校要把握作業的育人功能,把作業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
加強作業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儘量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時間管理能力。
認真批改反饋。教師對佈置的學生作業要全批全改,並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加強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讓作業迴歸到學校育人環節中來。
創新作業類型。學校要合理佈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充分體現“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嚴控總量: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並區別不同學段和年級作出了具體時間要求。
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
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
初中不超過90分鐘。
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提高質量:
體現基礎性。確保作業難度不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校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
提高針對性。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根據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
注重發展性。鼓勵教師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佈置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強化管理:
教育行政部門要將作業管理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導學校完善作業管理細則;經常性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舉行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
督導部門要將作業管理作為規範辦學行為督導檢查和責任督學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
教研機構要加強對學校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和指導。
學校要切實履行作業管理主體責任,加強作業統籌和全過程管理,把作業設計、批改和反饋情況納入對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實績的考核評價。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從加強宣傳教育引導、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保證體育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健全責任機制、強化督導檢查等八個方面對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有關要求。
突出宣傳引導,凸顯家校協同聯動教育機制的作用,建立健康促進校長、班主任負責制。
再次強調着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小學一至二年級每週4課時;
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週3課時;
高中每週2課時。
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佔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注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強調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要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完善普及與提高的競賽體系,強調要提升教師的能力和教學要求。
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要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評價考核體系。建立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和競賽、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對因病不能參加體育競賽的,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進行評價。要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睡眠狀況監測機制。
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建立完善以體質健康水平為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體系。認真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製度和抽測複核制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健全責任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層層壓實責任督促學校細化體質健康管理規定,將學生體質管理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
網友:希望快點落實
兩個新政一出,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家長表示,舉雙手雙腳贊成:
還有網友表示,希望政策可以快點落實: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