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巖
明朝中期,有個叫林聰的清官,字季聰,號見庵,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生於福建寧德七都鎮峬源村,正統四年(1439年),年二十五歲考中進士,正統八年(1443年)出任刑科給事中。
林聰性情剛直不阿,上任伊始,諫言皇帝封閉勞民傷財的寧德寶豐銀礦,免除官辦,與民休息。明英宗採納了這個建議,將官辦改為民辦。
正統九年(1444年),福建參政宋彰奏報朝廷,聲稱礦盜現象日益猖獗,應當收回。
朝廷於是下詔,再度將銀礦收歸官辦,同時徵收大量的賦税。
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礦工們也不是好欺負的。
礦工葉宗留向朝廷上書稱:留下寶豐場銀礦,任由我等礦工開採,否則將要殺人了!
朝廷當然不會被一個礦工所左右,否則面子往哪擱啊。
正統十二年(1447年),葉宗留率數千礦工,發動了起義。
礦工們斬殺了福建右參議竺淵,和沙縣鄧茂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遙相呼應,聲勢日益浩大。
沒辦法,還是要林聰擦屁股,他再度上疏,請求朝廷減免賦税。
奏章中提到:所謂的礦賊其實就是普通的縣民,因生活所迫而聚集在一起採礦煉製銀子,為了杜絕盜賊蜂起,應當先安定那些礦工。
朝廷剿滅義軍後,採納了林聰的諫言,取消了徵集寧德、建寧兩地的銀税,當地民眾逐漸安定下來,當地的貧困現象逐漸得以改善。
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也先攻打明朝邊地,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爆發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不久,皇太后及大臣冊立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史稱明代宗、景泰帝。
那一時期,朝廷人人自危,不知道明英宗是不是還能回來,因此很少議論朝政。
景泰帝對林聰很認可,景泰元年(1450年),林聰升任給事中。
權宦金英家人犯了法,都御史陳鎰等人嚴懲了金英的家人,而金英本人毫髮未損,屁事兒沒有。
林聰不畏宦官金英的權勢,率同僚彈劾陳鎰等人知法犯法,縱容犯罪,陳鎰等隨即被捕入獄。
內侍太監單增負責監督京城護衞軍,期間仰仗皇帝寵信,驕縱放肆。
朝中大臣稍稍對單增有所忤逆,就會被當眾羞辱,責打謾罵。
單增的家奴竟敢在大白天當街殺人,侵奪百姓田產,私自向商鋪收取保護費,京城百姓恨之入骨,單增卻置若罔聞,縱容家奴。
林聰氣憤不已,隨即向朝廷揭發了單增縱容家奴侵害百姓的種種不法行為。
由於景泰帝極力袒護,單增被從輕發落,但他自從收斂了許多,不敢再放肆了。
宦官王振結黨營私,擾亂軍心,跟隨明英宗出征的時候,被護衞將軍樊忠錘殺。
景泰帝對其不法行為不敢公佈,以至於其黨羽依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
朝中大臣畏之如虎狼,敢怒不敢言,林聰憤然向朝廷上書,請求將王振結黨營私,干涉朝政的罪名公之於眾,景泰帝沒有任何處理,但朝中正直之士讚美林聰的過人氣魄和耿直的氣節。
林聰仗義敢言,所彈劾者上至尚書,下至主事,朝中一些不法的大臣非常忌恨,有人説他找別人的毛病顯擺自己,不是一個善良之輩。
林聰不為所動,依舊“諍諫不輟”,因聲望日漸隆盛,遭到小人的攻擊。
御史黃溥等彈劾林聰干涉挾制吏部,徇私情舉薦福建參政許仁達出任巡撫。
還誣陷林聰彈劾兵部主事吳誠屬於泄私憤,撤掉吳誠是為了提拔自己的同鄉。
景泰帝聽信了這些讒言,經過廷議後將林聰抓捕入獄。
禮部尚書胡熒是個正直的人,他敬佩林聰的為人,案子交到禮部審議,他裝病不表態。
景泰帝派太監去探視胡熒,胡熒説:“老臣並沒有生病,聽説要誅殺林聰,受到了驚嚇。”
學士高谷上書朝廷,竭力營救林聰。
景泰帝不久下詔,將林聰釋放,為了自己的顏面,將其貶為國子學正。
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復位,提拔林聰出任左僉都御史,前往山東賑災。
林聰不辭辛苦,往返于山東各地,打開富豪的糧倉賑濟當地災民,救活了一百四十五萬人。
返回京城後,林聰升任右副都御史。
天順二年(1458年),林聰認為朝廷施行苛刑峻法,出現很多冤獄,於是向朝廷諫言“春判冬決”,以便於對死刑犯有足夠長的時間進行復核。
明英宗採納他的諫言,濫殺無辜、株連無辜等現象大為改善。
成化十三年(1477年),林聰升任刑部尚書,雖已年過六旬,依然認真審理複核案件,任內為六百多個死刑犯平反昭雪冤情。
成化十八年(1482年),林聰請求辭去官職,沒有得到批准,不久病逝於任內,時年六十八歲,朝廷追贈祿大夫太子少保,諡號“莊敏”,歸葬故鄉八都銅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