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東征時,長矛陣最出色,可在中國長矛為何早早就被淘汰?
當年亞歷山大東征的時候,可是帶領着軍隊拿下了非常多的陣地,在他的戰略當中,比較有名望的陣勢就是馬其頓方陣,要説這種陣勢是個什麼樣子,簡單點來説,就是5萬人的部隊,所有士兵都拿着一根長矛,這樣敵人面對的就會是像釘板一樣鋒利還無懈可擊的戰術。而亞歷山大憑藉這一戰術不僅拿下勝仗,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名聲。
但是我們中國人可能在看了這段歷史之後,產生這樣的疑惑,長矛這東西,在中國古代早早就已經被淘汰,為什麼在西方的戰鬥當中,長矛還能有這麼強大的殺傷力呢?這一點秦朝是一個分水嶺。
在秦朝之前,長矛也是我國戰爭當中,非常實用的武器,長矛的長度可以達到6米左右,雙方交戰的時候,除了能夠飛過來的箭之外,可以説沒什麼敵人,尤其在近戰中威力無窮。那麼長的武器一旦刺出去造成的傷害非常大,而這個長度又給士兵了一個距離上的防禦,如果再像亞歷山大那樣組成方陣的話,真是可攻可守的存在了。
那麼秦朝之後,為什麼這種武器就被淘汰掉了呢?這一點和秦軍的戰鬥方式有關,秦朝軍隊中,弓箭是一個特長,常常是在雙方還沒有在戰場上交手的時候,就先來上一波弓箭雨壓陣,當然如果長矛兵統一朝天搖擺起來,加上身上的盔甲,不難擋住大部分傷害,但是秦軍還有另外的辦法。
除了箭雨這種形式之外,秦軍對力量來源——弓也做了改良,這些弓都是強弓,能夠為射出去的箭提供強有力的攻擊力,所以弓弩這方面的壓制,讓長矛陣勢瞬間失去了其優勢,長矛陣勢要的就是一個團結,一旦被打散,手中的長矛不僅沒什麼用,而且還會成為負擔,這些長矛兵在戰場上就會像沒有趁手兵器的人,任人宰殺了。
相比長矛這種武器,短槍會更加好一些,儘管它的長度可能沒有長矛有優勢,但是依然是近戰中的有力武器,除此之外,一旦陣型被破壞,手中的短槍也不會像長矛一樣成為負擔,還是可以靈活反擊的,注意,我們這裏説的短槍,是相對於6米長矛而言的,其實它本身的長度也不是很短。
這樣一來,使用稍微比長矛短一些的長槍結陣速度更快,而且機動性更強,所以時間一長,長矛就從中國的戰場上逐漸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