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他所開創的儒家學派更是被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規定為正統思想,影響中國長達兩千多年。
其實,儒家思想在孔子所處的年代並不受歡迎,甚至漢高祖劉邦還特別討厭儒生,曾經把儒生的帽子摘下來,往裏面撒尿。後來文帝、景帝在位,黃老之學被尊奉為正統,百姓在政府的"無為而治"下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到了漢武帝時,經過董仲舒改造的儒學成功地被選為了官方的指定思想。為了讓人們都學習儒家思想,形成一股社會風氣,漢武帝甚至把不專研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一律罷免,還將其它學説排斥在官學之外,大量提拔儒生而棄用持其他想法的大臣。這種拔高儒學地位而打壓其它學説的行為,史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那麼,獨尊儒術到底推崇的是什麼呢,它又是好是壞?對此,近代中國給出了答案。
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其實首先要對所謂的"儒術"有一番瞭解。最初的儒學,也就是孔子及其接班人們所創造的一系列學問主張的是仁政、德治,以及禮、信、忠、孝等品質。
不過,隨着以法家立國的秦國統一六國,儒家思想也遭到了打壓。漢朝建立後,如上文所言,儒家還是沒能得到重用,直到董仲舒將其改造,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三綱五常"等重要理論,這才得到了漢武帝的垂青。
所謂的"天人感應",指的是人與上天息息相關,君主受命於天,這就為君主的專制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樹立了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性。
所謂"大一統",指的其實是思想上的大一統,用董仲舒的原話來説那就是:"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他認為,只有主流思想上達到統一,才能有統一的法度,百姓之間才能有共同的行為準則,而遵循一樣的準則,才能夠實現長久和穩固的統治。
"三綱五常"就更加為人熟知了,它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綱大體來説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即臣子應該聽從於君主,兒子應該聽從於父親,而妻子則應該聽從丈夫,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這點,那威脅社會穩定的不和諧因素就不會出現,君主也就能夠輕輕鬆鬆鞏固自己的統治了。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人們如果能擁有這五種品質,社會同樣會變得和諧美好,且方便統治。
從上文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幾乎完完全全是為統治者服務的工具,它強調百姓要遵循相同價值觀念、遵循規矩和準則,並把君主作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來崇拜和尊敬。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它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如果每個家庭都能父慈子孝、夫唱婦隨,那確實能夠推動社會的積極發展。
然而,天人感應等理論維護了封建統治和社會穩定,但也讓人們離自由、平等越來越遠。因為皇權被塑造得至高無上,敢於質疑的人就全都成了異端,等到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時,被儒術麻痹了思想、矇蔽了眼界的大眾還在相信皇帝是真龍天子,外國人是在觸犯天威。思想層面的大一統固化了民眾的思想,禁錮了人們對自我解放的追求。
春秋戰國時期,因為社會環境的相對寬鬆,人們得以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思想,併為之尋找支持者,從而將其發揚廣大,這便是著名的"百家爭鳴"。然而,隨着獨尊儒術的深化,其它學説逐漸沒落,絕大多數人都只信奉官方所宣揚的思想,很少去探索在此之外的世界,像明代思想家李贄那樣敢於質疑孔子學説的人雖然在今天廣受讚譽,但在當時沒少受到傳統學界的攻擊和政府的打壓。
沒辦法產生新思想,自然也就難以突破原有的封建框架,受此影響,許多本該推動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都因為缺乏先進思想而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阻礙社會發展。
隨着中央集權制向巔峯發展,人們在思想上的自由也遭到了史無前例的限制,明朝時官府以八股取士,考生們成為了撰寫八股文的機器,隨後文字獄興起,但凡統治者不滿意的言論和作品都會導致創作者的蒙難。
進入近代,西方列強敲開了中國的國門,而當時的絕大多數人對西方一無所知——即使是位於精英階層的知識分子們,也對西方世界知之甚少,畢竟他們更多的時間要背誦儒家經典,要捍衞落後的封建制度。獨尊儒術,讓人們變成了只知循規蹈矩的井底之蛙,也讓工商業者成為了旁門左道,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科學技術進步。
總的來説,它弊遠遠大於利,也早早地成為了阻礙社會進步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