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獵雲網北京】5月12日報道

數字技術浪潮為我國教育帶來發展新契機,用數字技術推動教育發展,通過教育培養數字人才,已成必然趨勢。5月11日,教育和產業界的一眾專家大咖齊聚線上,聚焦教育數字化的變革與發展,探討數字化時代高校教育發展與創新,培養面向未來的數字化人才,並共同見證“Go Digital!計劃”的發佈。

“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Go Digital!”讓數字化穿透高等教育全流程

會上,慧科集團合夥人、慧科研究院院長陳瀅博士宣佈,為將最前沿的技術應用於教育領域,推動教育數字化的發展,慧科聯合數字化領域領先戰略合作企業,發起“Go Digital!計劃”,面向全國徵集20所高校,共建教育數字化能力發展中心,從數字化教育平台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數字化學科建設與師資培訓等方面賦能高校,實現資源共享。

陳瀅博士表示,“數字流動,教育融通”這兩個詞很好地反映了我們對數字化的看法——真正讓數字流動起來,使之穿透到高等教育的每一個流程中。

慧科從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把最前沿的技術帶入高等教育體系,經過十餘年在產教融合的沉澱積累,我們對教育和科技的融合有了深入的理解,並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和實用的數字化平台,慧科希望用新科技去持續賦能教育。

據悉,加入“Go Digital!計劃”可獲得開放數字化教育平台資源,共建數字化教育平台,共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共研課題,高校申報虛擬教研室,協助高校申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甚至項目資金等八大支持,從教育基礎設施支撐、教育數字化平台建設、數字化學科建設與師資培訓等方面提供資源支持,與高校共建數字化能力發展中心。

發佈會上,慧科集團總裁劉媞,慧科集團產研副總裁李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大數據系副教授劉經緯,華為雲高校生態總監童得力等一眾專家,就教育數字化、信息化建設與實踐提出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劉媞:數字賦能,雙輪驅動,打通產教融合三大鏈條

劉媞對教育部2022年提出的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進行了解讀,分享了數字化對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帶來的影響。她表示,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是痛並快樂着的,一方面數字化正在為高校的教育帶來巨大的提升肉眼可見,尤其是在教育的公平性、創新及組織效率上的提升。

但相應的,高校在推進教育數字化的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依然不少,最大的難題是基礎建設不夠完善,缺乏一些應用創新的場景;其次是現在的組織結構難以支撐專業化的數字化能力隊伍的搭建;第三是數字化轉型當中的組織行為也會發生相應的變革,而這樣的變化往往都會帶來轉型的陣痛。

“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基於對多所院校的調研,慧科結合院校不同崗位的需求和痛點,在實驗實踐、教研教學、教務管理以及虛擬仿真等方面提出配套解決方案,面向產業學院共建、一流專業建設、數字內容資源建設、數字化人才培養等高校教育場景,打造慧科的數字化技術能力圖譜。

以數字技術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通過產教融合培養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這是慧科的“雙輪驅動”模式,以此打通產業和教育之間的技術鏈、產業鏈和人才鏈。

李祺:三大平台助力高校提升信息化水平

慧科集團產研副總裁李祺介紹,慧科重磅打造靈鹿、燭鹿、澐鹿三大平台,並不斷進行升級優化,運用數字技術提供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針對性解決教育領域數據治理上的諸多難點和痛點。

“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其中靈鹿是實驗實踐平台,可幫助支撐學校的實驗實踐教學,尤其在疫情時代,通過遠程授課,在靈鹿平台就可以解決實驗實踐環境的問題。另外,靈鹿實驗平台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教指委的多位專家,深度參與了新版《大學計算機》教材的編寫,助力計算機通識課的實踐教學,其中慧科負責實踐平台搭建,以全新工程視角講述新時代計算機數字化前沿技術趨勢,幫助高校解決教育資源難題,支撐專業的技術,可以體系化、模塊化的提供優質課程資源和實踐資源,幫助高校老師快速上手提高課程質量。

燭鹿平台是教研教學數字化平台,基於整個知識圖譜的知識點,構造整套的教研教學內容,而且能夠通過數據支撐教研教學的迭代升級更新以及做教學分析。

澐鹿平台則是希望能夠把學生老師整套的數據打通,幫助在教務排課,學生畫像,老師的全方位的數據等諸多方面提升相關的數據能力。

劉經緯:智慧教育平台提升線上教學質量

在數千人的大課上,如何讓學生能夠百分之百保持專注力?如何實時進行教學成果評估?在疫情的情況下,如何讓線上課比線下課質量還好?在運用了數字化的教學方法後這些教學困境有了新的解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大數據系副教授劉經緯以“教育信息化2.0數字化轉型與智慧教育平台建設”為題,系統地介紹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將數字化技術具體應用於教學的一線經驗,體現了智慧教育平台在解決高校教育痛點上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16年起,首經貿陸續通過靈鹿、澐鹿、燭鹿三大平台超過10個系統,藉助企業的力量實現教育數字化改造和升級,基本解決了學生、教師、學校端所面臨的幾大關鍵問題。經過教育數字化,老師在其中收益頗多:“有了實時反饋系統,我知道了學生想要觸摸的知識關鍵點,知道了學生到底學會了沒有,3~5分鐘把全班同學的學習狀態抓回來了。“

可見,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下,“高等教育+智能信息技術”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童得力:技術開放能力,助力高校人才培養

隨着千行百業數字化的深入和智能化的升級,湧現出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和差異化的需求。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關鍵,高校是人才的搖籃。以最新的技術培養人才,以創新的人才引領產業。依託產業前沿技術,助力高校開展教學改革。

華為雲高校生態總監童得力認為,推進院校開展教學改革,建設新課程,落實新實踐,發展新模式,校企協同育人等,是數字化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點。在數字化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慧科集團作為華為的戰略合作伙伴,在人才培養的基地、產業園,以及高校,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華為也希望能夠攜手慧科合作院校的老師,一起把學生培養好。

“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發佈會上,在陳瀅博士的組織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智能應用服務分會秘書長邱欽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鬍遠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大數據系副教授劉經緯、英特爾公司中國區教育行業總監秦莉、百度智能交通業務教育行業解決方案總監蘇磊等各位專家,圍繞“校企合作數字化領先實踐“主題,就“校企合作數字化發展帶來的影響和挑戰“、”數字化人才培養有哪些需求“、“數字化平台幫助學校解決了哪些問題“、”中國教育數字化人才培養方向及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致力於以數字技術賦能教育發展,助力高校數字化轉型升級,慧科多年來持續將信息技術深度融入高等教育,以推動教學改革、優化管理、提升效率。未來,慧科將持續不斷構建和完善數字化平台,用數字技術助力高校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產教融合培養大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2 字。

轉載請註明: “Go Digital!”慧科集團徵集20所高校共建能力發展中心,開啓數字化轉型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