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中,唯一的一位女將軍是誰?大多數人會立即準確答出:李貞。若再問:在紅軍長征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將領是誰?能確切答出是張琴秋的,恐怕就不在多數了。
張琴秋,1904年出生於浙江省桐江縣石門鎮一富户人家。自幼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曾先後就讀於浙江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南京美術專科學校。學生時代的她深受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是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中成長起來的知識女性。
1924年11月,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就讀的張琴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不光是中共第一代女黨員。還是曾經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1930年,莫斯科中山大學停辦,張琴秋與第一任丈夫沈澤民回國。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沈澤民被剛取得中央實際領導權的王明任命為鄂豫皖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書記。
1932年秋天,蔣介石徵調20萬大軍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已擔任紅四方面軍七十三師政治部主任的張琴秋隨大部隊向西轉移。而她的丈夫沈澤民則不願意離開鄂豫皖蘇區,堅持要留下來繼續戰鬥。張琴秋沒想到,這一別,竟成了夫妻永別。主力轉移後,沈澤民在敵人嚴密圍剿的處境中,又罹患重病,於1933年11月病逝,年僅33歲。丈夫的病逝讓張琴秋更加堅定地走革命道路。
1932年10月11日,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戰三千里,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張琴秋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成為紅四方面軍的核心領導人之一,開啓了她躍馬橫槍,帶兵打仗的生涯。雖然當時長征隊伍中的革命女傑還有很多,如鄧穎超、蔡暢、賀子珍、鍾月林等等,但他們從事的都是機要、秘書或黨團婦女工作,真正在作戰部隊擔任高級職務和戰鬥在前線的只有張琴秋一人。連大名鼎鼎的開國大將陳賡和上將許世友,都曾做過她的部屬。
1936年7月,在第三次過草地之前,張琴秋與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結婚,開始了她的第二次婚姻。10月,紅四方面軍一部兩萬餘人組成西路軍向西挺進,進入甘肅河西走廊。張琴秋率領紅軍女子獨立團,出生入死,屢建奇功。
在臨澤守衞戰失敗後,西路軍撤離途中,她不顧已近臨盆的沉重身孕,堅持在擔架上指揮作戰,以至於在槍林彈雨間把孩子生在了戈壁灘的雪地上。由於戰場環境惡劣,這個嬰兒最終沒能活下來。這次分娩給她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使她此後再沒能夠生育。
西路軍最終兵敗河西走廊,張琴秋在突圍時不幸被青海軍閥馬步芳的部隊俘虜。“馬家軍”審訊她時,戰友怕敵人聽出她的南方口音,搶先替她回答,説她是隨軍做飯的廚師,暫時躲過了一劫。但不久,叛徒告密,馬步芳知道她就是那位聲名在外的紅軍女將時,立即將她押送到南京請賞。
在南京,張琴秋一直被關押在“首都反省院”。直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經歷劫難後的張琴秋成功脱險並回到了延安。解放後,張琴秋沒有繼續留在部隊,而是解甲轉業,參與社會主義建設,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
然而,這樣一位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的女將軍,沒有倒在虎口沙場,卻在那場十年浩劫中被“自己人”逼上了黃泉路。
事情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剛成立時。在一次會議上,當毛主席講到有些人“夜郎自大,好大喜功”時,張琴秋便把這八個字寫隨手在了筆記本扉頁頁眉的位置上,但她沒有留意,扉頁上印有毛主席像。這使得張琴秋在後來的那場浩劫中被四人幫定性為“反黨、反革命分子”。
軍人出身的張琴秋可以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忍受敵人的殘酷折磨,卻接受不了自己人的不信任,蒙受不白之冤。最終,這位沙場女傑選擇了墜樓自盡,含恨而死。
她在臨死前留下這樣一段文字:“十八日晚,專案組找我開會,讓我交代八個大字問題,還批判我態度不老實。讓我交代動機,但我思想上實在沒有,讓我怎麼交代呢?八個字寫在毛主席相片上完全是偶然的、無意的……可是交不出思想,誰也不會相信,到頭來還是我不老實、死頑固。八個大字想不起動機,誰也不會相信,這樣就只剩下一條路了。”
張琴秋所説的“剩下一條路”,就是墜樓自殺。然後,蓋棺定論就是那個年代常用的九個字:自絕於黨,自絕於人民。
粉碎“四人幫”後,黨中央積極推動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張琴秋的冤情得以平反昭雪。1979年6月3日,黨中央為張琴秋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來紀念和緬懷這位為中國革命出生入死,為社會主義嘔心瀝血的女將軍。李先念、王震、陳錫聯和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蔘加了追悼會。張琴秋的老上級、老帥徐向前親自主持了追悼會,稱讚她是一個“文武都行,不怕天,不怕地的女傑”。
這位不怕天、不怕地的女英雄,敢在1935年兩河口會議上公開質疑並反對張國燾盲目西進的錯誤決策,之後險些被掌握實際領導權的張國燾借“反右”之名置於死地,足見其膽識非凡。在“八個大字”問題上,以死明志,又可鑑軍人剛烈之風骨。
值此臨近建國70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紀念這位為革命作出過突出貢獻的紅軍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