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兼併六國的統一戰爭中,韓國的滅亡確實比較特別,更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討的話題。
主要體現在:
一是,秦國為什麼會選擇將韓國作為第一個滅亡的對象?
二是,在這次滅韓之戰中,為什麼沒有選派王翦、王賁父子為主將,他們父子二人可是後來領兵滅亡其它五國的揮刀人?
三是,秦王政為什麼選擇了之前並無多少戰績記載的內史騰作為主將?
四是,為秦國首開奇功的內史騰,內史究竟是不是他的姓,騰究竟是不是他的名,竟然也出現了歧義,這其中又給我們傳遞了一些什麼意思?
下面,我將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談一些自己的認識,和朋友們探討。
1
從秦國的戰略計劃來講。秦昭襄王時,範睢制定的遠交近攻策略,戰略思想是,通過遠交離間東方各國,使它們成不了合縱之勢;近攻就是謀求中原之地,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具體操作是,先攻韓魏,再拿齊楚,如此天下盡在掌握。秦莊襄王和呂不韋時期,秦國延續執行着此項策略。到秦王政親政的時候,因為六國各自統治階層的腐敗墮落,再加上秦與各國以及各國之間的連年混戰,各國內天災人禍不斷,民心不穩,使得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內外在條件基本成熟。
當時,秦和六國之間的態勢,猶如一隻老虎對六頭野牛,一對一有優勢取勝的把握,一對六不一定會成功。
虎攻牛則牛合,虎不攻則牛自鬥。
此時,作為秦王政的重要謀士李斯,不僅繼承了範睢“遠交近攻”的策略,他更能根據形勢發展,給它注入了新的內涵,具體做法就是,先交好遠方的燕齊兩國,穩住隔壁的魏楚兩國以防它們趁機搗亂,及時消滅最弱最近的韓趙。
韓趙一滅,立即進軍魏楚,再一舉東進,滅了燕齊;概括起來講就是:遠交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先弱後強、先近後遠、分化六國、逐一擊破。
後來投秦的尉繚,更進一步給這個戰略計劃增加了具有操作性的步驟,即建議秦王政,不要吝嗇財物,派人滲透到六國內部,用財物賄賂各國的權臣,大搞反間計,利用這些權臣來擾亂六國之間的合縱想法。
當然,這種擾亂分化也帶來了另外一層效果,它不僅阻斷了六國家彼此之間的合縱可能,同時也變相的離間腐蝕了各國家內部君臣之間的關係。
2
從韓國的地理位置來講。自從三家分晉以後,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不僅四面受敵,更因為四周強國伺立,向外突破發展的空間嚴重受限。
如果不是韓昭侯和申不害等人的變法改革,不要説躋身七雄之列,能夠保國就已經是僥倖。
對於秦國來講,韓國遏制了秦國經由函谷關東進的道路,秦國如果想向東有所突破,必須先清理掉韓國這個路障。
從穆公開始,秦晉、秦韓之間戰爭不斷。
再加上韓國也曾被迫地捲入到魏齊、秦趙、秦齊之間的戰事之中,因為連年戰爭,不僅人力耗損嚴重,就連疆域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到秦王政時,竟然只剩下了都城陽翟與其周圍的十多個中小城邑,戰爭潛力極弱。
而韓國之所以沒有儘早被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具有緩衝作用,才在其餘六國的相互牽制與制衡下,得以苟延殘喘。
當然,太史公也有一種説法,韓氏家族在晉國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卻能與趙、魏一樣綿延十餘代為諸侯,就是因為在趙氏孤兒這件事上積了陰德。
有德有報,恩有盡頭,這會不會是韓國得以存在的另一層原因?有可能,但不可靠。
3
從韓國的軍事實力來講。韓國的軍事科技實力比較強,主要體現的兵器裝備上,最有名的就是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為各國所畏懼,當時就有這種説法: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同時,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武器裝備上的優勢,也能彌補一下人員數量及素質的不足,給蜷縮進城堡裏的韓軍增加了殺手鐧。
寫到裏時,我想到了歐洲的瑞士,這個世界著名的中立國,之所以能夠在各國的夾縫之間生存着,自然也少了背後的合作。
不過,再厲害的兵器,都得要人來操作,疲弱的韓國,經過不斷的戰爭消耗,國內的人力資源逐年鋭減,軍力也到了即將枯竭的邊緣。
秦國率先滅韓既是戰略計劃制定的,也可能因為此時的韓國軍力太弱,打個開門紅,找個彩頭?
或許,這也是秦國對東方六國開始具體實施滅亡戰略的一種試探行動。
結果是韓國被滅,秦國有驚無險!
4
從秦對韓的實際作戰來講。在持續的秦韓之戰中,多以韓國敗北。
當然,弱勢的韓國,也沒有坐以待斃,也曾採取過積極的疲秦阻滯辦法。
長平之戰後一年,公元前260年,合縱家蘇代受趙韓兩國的委託,成功遊説範睢勸秦王罷兵,導致範睢與白起二人將相失和,拖延了秦統一天下的進程,也給其他國家制造了機會。
在隨後的邯鄲之戰中,信陵君竊符救趙,趙楚魏聯軍大敗秦軍,又拖延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
公元前249年,秦軍攻韓,兵敗的韓國派出了水利工程師鄭國到秦國遊説建設鄭國渠,以便消耗秦國國力。
公元前246年,在信陵君的遊説下,六國聯軍大破秦軍,逼得秦軍退回函谷關。
公元前243年,春申君再率聯軍,將秦軍逼回函谷關,但秦軍最後卻轉敗為勝,大破六國聯軍。
公元前241年,齊、趙、楚、魏、韓五國合縱攻秦,結果被秦軍分別擊破。從此後,各諸侯國之間再沒有出現過有實際意義的聯軍抗秦行動。隨後,秦軍攻趙,蒙驁被趙軍老將龐援打敗。
公元前238年,秦國發生嫪毐之亂。公元前237年,呂不韋被罷相。
公元前233年,秦軍攻韓,韓王安納地獻璽,降為秦國藩臣。同時,韓非被迫入秦。入秦後的 韓非,因為阻秦護韓的行為影響到了秦國統一六國戰略,最終被逼自殺。
據秦史記載,公元前231年,韓王安自己獻出了南陽後,秦王政任命韓國降將內史騰為南陽守。不過,關於南陽歸秦這件事,史書上還是有不同記載的,後面會再説。
公元前230年,這個內史騰率秦軍攻韓,破韓都,虜韓王,滅韓國。
5
王翦為什麼沒能領兵去滅韓?
對於王翦這麼一個英雄了得的人物,居然在歷史中沒有詳細的生卒年月記載,那其它的記載不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繼位初年,蒙驁與王齕、麃公三人成為了當時秦國最重要的將領。
雖然,老的老了,戰死的戰死了,但蒙氏、王氏家族的後起之秀們依然在為秦國發揮着重要作用。
需要聲明的是,歷史記載中沒有説王翦是王齕或王陵的後人。
公元前236年,桓齮與王翦、楊端和率兵攻打趙,王翦在攻趙的閼與之戰中成名,才開始暫露頭角。
公元前233年,秦國攻趙的領軍大將是桓齮(有説他就是用人頭助荊軻的樊於期),結果被李牧打敗。
公元前232年,秦國又派軍對趙作戰,依然被李牧大敗。一個英雄的謝幕,必然會導致另一個英雄的登台。此時的秦國,正是新舊英雄交替的時間,這也是自然規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王翦再次出現時,是在公元前229年的對趙作戰中,與李牧僵持。從這一系列的記載來看,此時的王翦應該還在對趙作戰的前線做偏將,可能還沒有晉升到能獨擋一面領兵作戰的職位。
韓國滅亡時,秦軍正與趙軍處於膠着的對作狀態,王翦他們還要防止因為韓國滅亡事件,引起趙國及其它諸侯國的反撲。
當然,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因為對作戰對象的熟悉和了解,將某些人總是用在特定的作戰方向上,這也是有慣例並正確符合常理的。
6
秦為什麼選派了內史騰去攻滅韓國?
秦史中記載,因為尉繚的腐蝕分化計劃的實施,成功策反了時任韓國南陽郡假守騰(史稱內史騰)的背叛,使得南陽地區(今河南境內太行山南、黃河以北地區)全部納入了秦國版圖,讓韓國變得奄奄一息。
而這個假守騰,也因獻地納降之功而被任命為南陽郡守,後晉升為內史。秦王政在滅韓行動中,之所以選擇了內史騰。
首先,可能有他熟悉韓國情況的原因,因為史載騰也曾是當時韓國為數不多的能臣之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其次,也可能是因為他在韓國的聲望比較高,以韓製韓,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容易達成接收目的。這一點或許與《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在入川作戰中義釋嚴顏老將軍相似,親勸降數城。秦穆公也曾在獲得由余後,攻戎之戰順利,一年內開地千里,益國十二。李左車給韓信出謀,大軍壓境不動,僅靠一封書信,就使諸地望風而降。
再次,此時的韓國的已經沒有實力能夠與秦國抗衡,因為韓國已經是秦國的藩臣,根本不需要特別選派其他大將,只要命令就近的最高軍事及行政長官去接收就行了,帶兵只是為了防止發生意外的民亂事件。
第四,看似弱不禁風的韓國的滅亡,卻是當時歷史上最重要的狼吃娃事件,對天下諸侯的驚懼不言而喻,其他大將還在用在防備上。
第五,秦國是靠軍功獲取爵位的,會不會是秦王政給內史騰了一個博取功績的機會?
七是,關於這個內史騰的一些推測。因為歷史對這個人的模糊記載,使得他的身份具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綜合多方觀點,大概有以下幾種猜測:
1、有人説,內史騰是贏氏,嬴騰,原是王族子弟,原是咸陽將軍下屬的一個頭目,後來出任咸陽將軍,率領咸陽守軍,可能在秦王政奪權整倒呂不韋和嫪毐的過程中出過大力。公元前233年,秦韓之戰後,秦王政任命騰為南陽郡守。公元前230年,秦王政給他找了一個輕鬆獲取軍功的機會,讓他得名得實惠,晉升為內史,內史是負責京都咸陽事務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在這一任上,內史騰一如以往,恪盡職守,直到老死任上。這種説法不是主流説法。
2、主流説法認為,內史騰是韓國降將,曾是韓國南陽郡假守(假守,是郡守的一種兼官、試職,與正式的郡守不同,這種設置在戰國時的秦、韓等國都曾有過),因獻地有功,升為內史,內史與郡守職務相當。又因率兵攻韓,虜韓王安,得以重用,後出任南郡守,看管過韓王安和昌平君。而這個南郡,有南防楚國進攻,北備韓國貴族殘餘勢力反撲的作用。而之後再沒有在秦史中被記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公元前226年,昌平君叛亂,李信攻楚失敗,作為韓人的內史騰,可能參與到了叛亂之中。在一個講政治的社會里,原先有過大功之人,如果後來再犯大錯,在史書記載中,在公眾關注中,被銷聲匿跡也是正常現象。
3、關於內史騰這個名字,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們國家的姓氏中沒有內史或騰這個姓氏,由此來看,內史可能是官名,騰可能是人名,這也是主流的觀點。
我的疑惑主要在以下兩點:
(1)內史在當時也可能是他的姓,或許他們這一脈改以祖上的高官為姓,況且在古代被賜姓、改姓的事情也不少。在人們熟悉的百家姓背後,還隱藏着約 4千多個不常見的姓氏和2萬多個鮮為人知的姓氏。跟內史騰情況比較接近的有一個人,吳國名將太史慈,太史就是姓。
(2)在這個騰字上,不能排除它或許還是一種隱喻。因為,從本義來講,是馬快速奔跑,會不會有暗指喻義如現在的“火箭幹部”?
它的源頭在《管子》一書中,還有這樣的解釋:為人臣者,變故易常,而巧官以諂上,謂之騰。大意是:為人臣子的人,通過變通傳統的法制和準則,順着老闆的心思巧言以奉承上司拍馬屁的這種情況,就叫做騰。
説白了,他就是一個“上有政策,下有順策”的官油子。這類人有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清朝的曹振鏞。曹大人在中央工作長達54年,歷三朝、相二帝,一路春風,福祿壽俱全。
關於他的“成功之道”,有個年輕幹部曾請教過他本人,當時曹老是這樣回答的: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多磕頭,少説話。
曹大人就是巧官的典型代表!總是裝出一副政治最正確、執行最堅決的樣子,即使是打擊政敵,也只是悄悄挖出一條溝渠,等着領導的決策像流水一樣,按照他們的意圖流過來,從不蠻幹。
更絕的是,即使釀成天大的禍事,也追究不到曹振鏞這類巧官,自有一把手負責。
好處都歸了奸臣,惡名都歸了皇帝,這就是巧官們的高明之處,也是封建政治的弔詭之處。
如果史官們有這層意思的話,那不讓他在史書中留名也是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