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桌掀起“公筷運動”

中新社三亞5月15日電 (記者 王曉斌)新冠病毒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公筷登上越來越多餐桌是其中的變化之一。

筷子是中國人獨創的餐具。千百年來,人們用餐時圍桌而坐,人手一雙筷子,或自己取食大快朵頤,或為他人夾菜以表情義。

暴發的疫情讓聚餐活動一段時間內不被許可。待到疫情緩解人們重新圍坐餐桌時,媒體滾動播放的公益廣告呼籲:“多一雙公筷,多一份健康”。

“公筷是專門夾菜的筷子,夾菜只入碗不入口,所以能在聚餐時防止疾病傳染。”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感染管理科主任黃麗菊説,有研究表明許多病菌可通過筷子傳染,新冠病毒之外,引發胃病的幽門螺桿菌、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甲肝丙肝病毒等都會通過“手—筷—口”途徑傷人。

“公筷用餐事關衞生健康,應該成為一種新風尚。”黃麗菊補充説。

不過缺少意識和用法不當阻礙了公筷登陸更多餐桌、發揮應有效用。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秘書長汪裴説,餐飲業在新冠疫情之前就推行過使用公筷,但長期以來得不到多數業者和食客的重視。“在一些中高檔餐廳,人手擺放兩雙筷子,或者一菜一筷(勺)”。汪裴説,即使在有公筷的餐桌,常常是“用着用着也就混在一起了”。

對此,一些公筷推廣行動近期在中國多地開展。

在浙江杭州,公筷推廣活動走進校園,主辦方期望以青少年為突破口,將公筷公勺的意識帶進千家萬户。因為阿拉伯數字“11”像一雙筷子,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教授、杭州市政協委員葛繼宏還提議,將11月11日設立為浙江“全民公筷日”。

中國最南端的海南省正在舉辦“公筷公勺”設計徵集大賽活動,主辦方以2萬元人民幣為最高獎金,面向省內外徵集優秀作品。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圍繞餐桌做出改變。幾年前興起的一場“光盤行動”,成功遏止了當時的鋪張浪費風氣,讓吃不完就打包帶走成為常態。實際上筷子名稱本身也不斷經歷着變化,從先秦時期的“梜”到漢代“箸”再到明朝的“筷”,稱謂的變遷寄託了不同時代人們的美好願望。

而今公眾對公筷的呼聲傳導到了市場。浙江慶元是中國最大的竹筷生產基地之一,當地一家主打竹筷的生產商嗅出商機,早前推出“城市主題”“成員主題”“健康主題”等系列公筷,多地採購商主動上門尋求戰略合作。(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餐桌掀起“公筷運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