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燉大肉!今天貼秋膘吃什麼才過癮?
昨兒北京的天,藍的不像話。很多人都説感覺到了西藏。秋高氣爽,也只有秋天,才有這番景緻。今天立秋,雖然依舊很熱,但該吃的該補的也得抓緊籌備起來了。所謂“秋季補的好,冬天病不找”,立秋“貼秋膘”。
燉大肉
在這一天裏、家家户户都在燉肉、燒魚、燉雞鴨,其肉多烹製成紅燒肉、白切肉或自制醬肘子肉,還有清真的醬牛羊肉。
| 家常大骨頭燉肉 |
by 寶媽小廚
用料
主料:五花肉500克;骨頭肉1200克
輔料:醬油3湯匙;白糖半飯勺;植物油適量;八角3個;桂皮一小段;大葱一小段;姜三片;料酒適量
做法
1.備好食材,我又放裏兩大塊肉皮
2.五花肉切塊
3.骨頭肉分成塊,肉皮刮淨切大點的段
4.把五花肉、骨頭肉、肉皮冷水入鍋焯水,撇去浮沫
5.撈出控水
6.鍋內加入植物油,加白糖,炒糖色
7.糖融化剛要冒小泡,立刻倒入肉並用蓋子擋着避免崩燙,晃動鍋,不崩的時候用鏟子翻炒
8.中火炒到肉上色,倒入沒過食材的開水,並放入醬油、料酒、八角、桂皮、葱姜、鹽燒開3分鐘揮發一下腥氣
9.倒入電壓力鍋內膽,設置排骨檔、濃郁
醬肘子
從金朝開始,北京老百姓就非常重視立秋吃肘子,不過對天福號醬肘子的鐘愛,可以從清朝的慈禧太后説起。
清朝光緒年間,金朝後代一位叫完顏氏的官員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就買了幾隻天福號的醬肘子送給她品嚐。天福號的肘子燉的特別爛,慈禧太后吃完後大加讚賞,賜給“天福號”一塊腰牌,傳旨每天定量送進宮中。
| 醬肘子 |
by 深海愛貓咪
用料
主料:去骨豬肘1個;黃豆醬適量;香葉4片;葱適量;八角2個;小茴香 少許;姜4片;桂皮適量;花椒適量
輔料:糖漿液:冰糖20克糖漿液: 熱水500毫升糖漿液: 水50克
做法
1.將豬肘洗淨,擦乾水分,表面塗抹黃豆醬醃製1小時。
2.醃製好的豬肘冷水入鍋,放入少許薑片,葱段,花椒煮開後撈出沖洗乾淨。
3.熬製糖漿液:50克水加20克冰糖小火熬製呈現出焦糖色後立即關火,倒入大量熱水。注意控制好火候不要熬製過頭,以免口感發苦。
4.將豬肘,葱段,花椒,姜等配料放入坤博砂鍋中,倒入糖漿水以及少量熱水,加入老抽,醬油調色。
5.中火煮開
6.轉小火繼續煮60分鐘左右,直至豬肘熟爛。
7.將煮熟的豬肘撈出,温度降至不燙手時用保鮮膜包裹緊,放入冰箱中冷藏一夜後取出切片即可食用。
除此之外,貼秋膘可是有不少“看家菜”的
| 紅燜肉 |
紅燜肉老少皆宜,小孩子最喜愛。過去,只有過年過節才見回葷腥,這道菜特別解饞。
做法:葱洗淨,切小段;豬肉洗淨,切成小方塊。油鍋燒熱,下冰糖炒成糖色,放入肉塊、葱段、大料翻炒幾下,加入適量清水、醬油和料酒,用小火燜50分鐘。轉中火燜3分鐘至湯汁黏稠,加鹽調味即可。
| 紅燒魚 |
魚肉鮮美無比,對於不愛吃肉的人來説,這道菜最適合不過了。過去,普通人家無錢買肉,自己捉魚燒紅燒魚吃,也是可以解饞的。
做法:紅燒魚通常切成寸把長的長形塊塊,一般都是用豬油、薑片和葱節去燒它。燒好的魚金紅金紅的顏色非常好看,吃到嘴裏軟軟的十分入味。
| 白切肉 |
過去,大户人家講究多,像逢年過節,煮一方豬肉,趁熱拆骨,待冷卻後切成厚片,佐以醬油蘸食。
做法:豬肉煮斷生,用竹籤插入肉中,抽出不見血水溢出,火候為佳;吃時去掉部分肥膘,一般在肉上留0.2 釐米厚的肥膘,肉片切得愈薄愈好。
| 燉雞塊 |
現在這道菜最常見不過了,但在過去普通人家並不常吃,因為家中養的雞還要留着下蛋了。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這道菜百吃不厭,深受大人小孩喜愛。
做法:雞塊倒入熱油鍋內翻炒,待水分炒干時,倒入適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雞塊發出劈劈啪啪的爆響聲時,立即加熱水沒過雞塊,再用旺火燒10分鐘,即可放調料,移小火再燉20分鐘,淋上香油即可出鍋;應在湯燉好後,温度降至80-90攝氏度時或食用前加鹽。
關於立秋,還有幾個小講究,跟您聊聊。
01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各種瓜果在田野裏飄香。立秋這天夜晚人們在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相傳元末,一支農民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少數戰士飢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此事被主帥發覺,天明便準備將其治罪。村民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有一老者隨口説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名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俗。
02
相傳,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裏許多人害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吃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結果果真如此,以後漸漸形成習俗,每歲秋來之時,家家剖食西瓜,謂之“啃秋”。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後來人們把在立秋當天吃西瓜也稱之“啃秋”。
03
立秋時,也有包餃子的習俗,稱之為‘咬秋’。立秋當天,年紀稍大的長者會在堂屋正中,供一隻盛滿五穀雜糧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過後五穀豐登。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熱熱鬧鬧的也稱“搶秋膘”。
04
百姓人家入秋後講究“吃秋鮮兒,常去購買新上市的玉米(即玉蜀黍)面、玉米渣、高粱米,新小麥磨成的白麪,用這些新糧為老少一家人蒸製出美味的棗窩頭、棗饅頭、懶龍、花捲以及玉米渣粥、高粱米飯等花樣主食。
立秋美食花樣多,任誰都會垂涎欲滴,禁不住誘惑。不過在此,還是要提醒部分親,美味雖香,切忌過量。實熱、濕熱、痰濕重,有這三種體質的人甚至不適宜貼秋膘!貼過火了,怕會越貼越不舒坦。
實熱體質的人代謝旺盛,產生的熱量多,經常會臉色潮紅、口乾舌燥。
濕熱體質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
痰濕體質總體特徵為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徵。
另外,患有高血壓、胃腸疾病的老年人也不宜秋補,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陽之品,要採取平補、慢補的方式。如果確有氣血虧虛的現象,也應該以五穀為主、五畜為輔,慢慢平補,從而達到體內健康狀態。
愛着急、生氣的人也不適宜貼秋膘,貼多了會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氣滯,氣滯久了會造成血淤、手足心熱、口燥咽乾。
立秋飲食養生,防燥不膩
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都是上上之選。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應多食健脾補胃的蓮子、扁豆、山藥等。
2016年立秋時間:2016年8月7日 09:52:58,農曆2016年七月(小)初五。
2017年立秋時間:2017年8月7日 15:39:58,農曆2017年六月(小)十六。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着秋天的開始。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温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物語
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禾,谷熟也。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立秋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的首個節氣。每年公曆的8月8日前後,太陽會移到黃經135°,這個時候便是立秋時節的開始。
所謂“立秋之日涼風至”,説的是進入立秋,便會有陣陣涼風襲來,天氣開始變得涼爽。氣候學上把日均氣温在10℃~22℃期間作為春秋時節的衡量尺度,按照這一標準,在我國只有一些高緯度或者高海拔地區在立秋時節真正進入了秋季。大多數地方在這個時候天氣還比較熱,但降雨開始減少,空氣的相對濕度會降到70%以下,人們會開始感到有些不適。
立秋時節,萬物成熟收穫,而天地間的陰氣逐漸增強,而陽氣則由“長”轉“收”。如果此時能夠調節人體的代謝功能,使其順應自然規律的變化,便能安然度過金秋。
立秋吃什麼好
1、注意養肺、養陰、潤燥、護肝、藥材可選擇枸杞、麥冬、天冬、玉竹、沙蔘、細生地、西洋參、山藥、百合、扁豆等。
枸杞子 、麥冬、天冬、玉竹、沙蔘、細生地、山藥、百合、扁豆
西洋參
2、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清肺潤燥為主。
3、適當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品、藕、土豆、蘿蔔、海帶、木耳、銀耳、芝麻、豬肉、鴨、雞肉、兔肉、鱔魚、鯽魚、黃魚、柚子、梨、枇杷、菠蘿、蘋果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糯米、蜂蜜、牛奶、藕、土豆、白蘿蔔、青蘿蔔、胡蘿蔔、海帶、木耳、銀耳、芝麻、豬肉、鴨雞肉、兔肉、黃鱔
鯽魚、黃魚、柚子、梨、枇杷、菠蘿、蘋果
1、少吃辛辣、煎炸性食物,如姜、葱、八角、茴香、蒜、韭、椒、炸雞腿、油條。
生薑、大葱、八角、茴香籽、大蒜、麻椒、炸雞、油條
2、忌食過鹹、過甜之物,以免傷津耗陰,加得秋燥的症狀。鹹肉
3、不可多吃瓜果,以免傷脾胃。
◎選對食物“貼秋膘”
過了立秋便要吃肉“貼秋膘”,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但這種做法不應該長期採用,秋季進補一定要吃對東西。
首先,保持體內酸鹼度平衡。通常人體中的血液呈弱鹼性,要是吃了太多魚、肉等酸性食物,容易讓血液的酸鹼平衡被破壞,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病症。在“貼秋膘”的同時,應該適當補充蔬果,並多食用豆製品、栗子等鹼性食品。
其次,按照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食物。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正常的飲食就能夠保證充足的營養,不用刻意吃太多的營養食品。適當吃些豆芽、菠菜、胡蘿蔔、芹菜、小白菜、萵筍等新鮮蔬菜,不僅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且不用擔心會發胖。
◎“少辛增酸”很重要
秋天天氣逐漸變涼、陰長陽消。所以養生的關鍵在於“養收”,即吃些祛除燥氣、補氣潤肺、有益肝脾的食品,“少辛增酸”以保健康。
“少辛”指的是避免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品。由於肺屬金,在金秋時節,肺氣較為旺盛,“少辛”的作用就是不讓肺氣過剩,以免傷及肝臟。立秋時節多食山楂、橄欖、葡萄、蘋果、柚子、石榴等酸味水果和蔬菜,對提高肝臟功能大有好處,避免肺氣傷肝。
◎當心秋瓜壞肚子
很多人都有“秋瓜壞肚”的經歷,進入秋天以後,氣温逐漸降低,如果大量吃生瓜果,會造成體內濕邪過盛,對脾胃產生不良的影響,引發腹部疼痛、腹瀉、痢疾等胃腸道疾病。
立秋過後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有利於胃氣的“温鮮”食物,使胃腸系統得以順利的運行。而適當地食用一些温熱性質的新鮮瓜果有助於慢性胃腸道疾病的調養。另外,用餐時間也應有規律,並做到少量多飲,不沾煙酒,這對於增強胃腸的適應力很有好處。
立秋最應該吃的食物
橄欖
養生功效
橄欖被中醫稱為“肺胃之果”,具有較強的生津止渴、利咽祛痰的功效。過了立秋,天氣比較乾燥,多吃橄欖可以起到潤喉的作用,並可緩解咳嗽、咳血、肺部發熱等症狀。
挑食標準
上乘的橄欖呈金黃色,果皮無斑,形狀端正,果實飽滿。如果橄欖顏色極為青綠,可能是經過了礬水的浸泡,倘若食用,將不利於人體健康。
食而有道
將橄欖和各種肉放在一起燉熬,可以起到活絡筋骨的效果。
橄欖的味道又酸又澀,一次不要吃太多。
適可而止
30~50克/次。
補益有方
橄欖楊梅湯
●【材料】橄欖10顆,酸楊梅15顆。
●【做法】
1.橄欖、酸楊梅分別洗淨,瀝乾。
2.砂鍋中放入適量清水,下入橄欖、酸楊梅,小火煎成湯即可。
百合
養生功效
新鮮的百合可以用來做菜,對人體有滋補的功效。適當食用百合可以預防一些季節性的疾病。
挑食標準
上乘的百合柔軟、顏色潔白、表面有光澤、無過多的斑痕、鱗片肥厚飽滿。
食而有道
可以將百合搭配薏米來食用,除了比較好吃以外,也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適可而止
30克/次。
補益有方
枇杷藕百合羹
●【材料】枇杷、蓮藕、百合各30克。
●【調料】白砂糖、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百合洗淨;枇杷洗淨,去皮、核;蓮藕洗淨,去皮,切片。
2.鍋中放入百合、枇杷肉、蓮藕片,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燉煮,待百合、枇杷肉、蓮藕片軟爛如泥,加入白砂糖、水澱粉攪拌勻,煮沸即可。
百合土雞湯
●【材料】土雞1只,水發百合50克,枸杞子10克。
●【調料】鹽、醪糟、啤酒、薑片、植物油、香葱花各適量。
●【做法】
1.土雞切塊,加啤酒醃製10分鐘;百合、枸杞子洗淨。
2.鍋中倒適量冷水,撈出瀝水。
3.炒鍋放植物油燒熱,下薑片煸香,放入雞塊翻炒三分鐘,衝入開水,加醪糟,倒入砂鍋中燉45分鐘左右,加鹽調味,撒上香葱花即可。
百合燒肉
●【材料】五花肉500克,百合300克,
●【調料】薑片、葱段、醬油、料酒、白砂糖、植物油、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
1.百合掰小片;五花肉切小塊。
2.炒鍋放植物油,加白砂糖,小火熬成深紅色的搪色,加醬油、料酒炒勻,倒入待用。
3.原鍋內倒入五花肉,不斷煸炒,出油時淋少許水,肉皮發緊時加葱段、薑片翻炒,淋料酒、清水。
4.湯開時,加糖色和鹽、雞精,大火燒開,加蓋改小火燜燒40分鐘。
5.改大火,放百合燒煮片刻,汁濃時裝入盤中即可。
百合燒香芋
●【材料】芋頭500克,百合100克,
●【調料】白砂糖、椰汁、牛奶、植物油、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
1.芋頭去皮,切成大小均勻的三角形小塊;百合洗淨,掰成小片。
2.炒鍋放植物油燒至五成熟,放入芋頭,用中火炸3分鐘,炸熟待用。
3.鍋中留底油燒熱,放入百合,用小火煸炒至斷生,放入芋頭,加入椰汁、牛奶、白砂糖,加入少許鹽、雞精,大火燒5分鐘即可。
立秋養生根本
●初秋養生,養陰為上
立秋預示着收穫時節的來臨,天氣漸漸轉涼。劇傳統中醫研究表明,金秋時節陰氣逐漸滋長,而陽氣慢慢收斂。由於肺部受到燥氣的侵襲,會造成體內津液的損傷,如果可以按照四時的變化規律而養護陰氣,就能夠使得陽氣有所收斂而不至於散失,從而保證氣血的循環暢通,保證生命機能的順利運行。因此,若要在秋季保持身體的健康,應該着重養護陰氣。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陰氣分為兩種,一種是病理性的,這種陰氣是無用之物,應該排出體外;另一種是生理性的,這種陰氣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作為陽氣的根基,陽氣倘若不足則會連帶影響陽氣的聚集,因此在秋冬兩季對陰氣進行養護,有利於為春夏兩季陽氣生髮打好基礎。
剛入秋時應該選擇口味清淡、潤肺養血的食物,以養護陰氣。年紀較長、胃腸比較脆弱的人,可以在早上喝點粥,既易於消化,也可以益骨生津。另外要注意適時補充水分,服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藥物或者西洋參、沙蔘、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清熱祛痰、滋陰益氣的中藥。
●潤肺除秋燥
《難經》中説:“其實人之根本也。”民間也有“人活一口氣”的説法,可見氣對人們來説是十分重要的。由於“肺主一身之氣”,肺部可以幫助機體聚合自然界中的氣,所以肺部的運行於氣具有相當大的關聯。肺比較脆弱寒氣入侵肺部會損傷人體的陽氣,而燥熱則會侵害肺部的陰液,多種肺病均可能由此而生。
初秋時節,天氣燥熱,口腔和鼻孔就是燥氣侵入肺部的突破口。倘若侵入肺部的燥氣不能及時化解,則會影響肺部的功能,使肺部的陰氣受到損害,並造成發熱、發冷、頭痛、少汗無汗、口乾舌燥、脈浮等症狀。而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慢性病的人,還有體質較弱、年紀較大或者大病初癒的人更應該注意。
初秋可多吃一些滋陰養肺、祛燥補氣的食品來預防體內的陰氣缺失,還應該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態。中醫認為,人的各種情緒都會通過影響氣機而引發各種病症,其中當人感到悲傷的時候,對肺部的傷害最為嚴重。在秋季要適當增強運動,這樣可以調養肺氣、提高呼吸系統的機能,還能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各種器官抵禦寒冷能力。
立秋起居養生
●正確看待“秋乏”
當夏天的炎熱漸漸散去,秋天悄然而至。此時人們開始覺得精力不濟,疲憊睏倦。這是因為人的身體在初秋會進入自我休整的階段,即“秋乏”。
作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秋乏是人體由於夏季過度消耗而進行的自我補償,同時也是機體為了適應金秋的氣候而進行的自我修整,它能使機體內外的環境達到平衡,是一種保護性的反應。
“秋乏”可以通過逐漸適應和調節來消除,不用擔心它會影響正常的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補充夏天消耗的能量,此時要適時攝取營養,同時通過適當的運動來順應氣候的變化,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關鍵在於保持規律的作息。最好晚上10點鐘前入睡,中午補個小眠,從而讓秋乏得以緩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夜間0~4時是各個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的時刻,而中午12~13時是交感神經最為睏乏的時刻,因此在這兩個時段裏,應該儘量保持休息狀態。
●冷水浴健身,從秋天開始
冷水浴又被稱之為“不流汗的血管體操”,它可以使神經系統的反應更為靈敏,促進血液循環。秋天人的體温和大氣的温度以及水温相近,冷水浴不會對人體產生較強的刺激,十分適合此時進行。
冷水浴健身必須遵循漸進。包括季節上,“有秋入冬”,淋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調節“由高到低”,淋浴時間“由短漸長”等。冷水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頭面浴,指的是用冷水對頭和臉部進行清洗;第二種是擦浴,指的是用冷水將毛巾浸濕,輕輕擦拭全身,但不要持續過長時間;第三種是淋浴,將水温漸漸調低,時間控制在10分鐘(冬天5分鐘)之內,淋雨之後擦乾身體,選擇寬鬆的衣物穿上,用兩手摩擦關節,以防止關節炎。
雖然冷水浴對人體有諸多益處,但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重度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患者不宜通過冷水浴進行鍛鍊,兒童和年齡較高的人在進行這項鍛鍊時也應多加註意。在空腹時,酒足飯飽之後,或者身體睏乏之時都不適合從事這項鍛鍊,另外,在感冒發燒時、支氣管發作時或者女性月經期間也要暫停此項鍛鍊。
立秋調神養生
◎立秋宜寧心養神
秋季的氣候十分乾燥,人們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皮膚缺水並有癢感,又是皮膚甚至會裂開並出血。在此期間,人們的情緒會較為焦躁,這樣不利於心臟系統的正常運行,並有可能誘發各種疾病。因此,靜心凝神、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心煩便顯得十分重要。
所謂寧心養神,首先就是讓心情平靜下來,不受煩躁的侵擾。清靜養神法是古代精神養生的基礎方法,也是人們寧心養神的最佳方法。早在唐朝,名醫孫思邈就有“多思則神殆,多念則智散,多欲則智昏,多事則勞形”的見解,而《醫鈔類編》中也有“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的記載。以上所述都表明保持平靜、樂觀的心情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
其次,要保持超然的心態,做到無慾無求,但這完全不同於無所事事。無慾無求的基石是強烈的責任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從一方面來看,如果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淡泊地看待每一天的生活,不斤斤計較,也不與人進行無謂的爭執,並能寬容的對待自然界的變遷,就基本達到了無慾無求的境界。從另一方面看,無慾無求就是避免懷揣自私自利之心,以免挫傷自身的神氣。正如古人所説的“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裏面藏,若能跳出牆外去,不是神仙也壽長”,我們應該將名譽、地位等都視為身外物不予理會,無慾無求的面對生活。
另外,需要在精神上認識到,雖然秋天的燥氣會對人體造成損傷,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對其加以防治的。通過練習靜坐、閉目養神等方式來調節氣息、消除焦躁、平和心境、養護心氣,便能讓身體更好的適應乾燥的秋季。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説,寧信養神、強身健體尤為重要,可以適當飲用一些養心祛燥、寧心安神的藥茶,食用一些補陰祛燥的食物,讓身體更快的適應秋天的天氣。
立秋運動養生
●把握好運動的黃金時節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鍊”。秋天天氣涼爽,十分適合户外運動。散步、慢跑、倒走或者爬山等運動項目都十分適合在秋天進行。入秋之後,人們會順應時節的變化,使陽經陽氣都處於收斂內養的狀態,身體的柔韌性和四肢的伸展度都不如夏季。所以秋季運動不宜太激烈,最好慢慢的增加運動量,避免氧氣消耗。如果能在秋天堅持運動,則能提高心血管系統功能,還能使大腦皮層保持靈活,使人精力充沛,同時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並能夠起到抵禦寒冷刺激的作用。運動之後會產生更多的胃液,腸胃蠕動加快,因此消化吸收功能會得到提高。
●初秋運動有“四防”
立秋之後,天氣變得乾燥,早晚温差逐漸增大,因此這個時期鍛鍊身體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防感冒。立秋之後晨練,要記得關注氣温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另外,不要沒運動就脱衣服,要先把身體活動開;運動後如果身體被汗水打濕,千萬不要穿着潮濕的衣服吹風,否則非常容易感冒。
第二,防受傷。鍛鍊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熱身活動的強度,把關節和肌肉活動開再進行鍛鍊。因為低温會導致我們的肌肉神經和關節韌帶的靈活性降低,如果直接進入高強度的鍛鍊狀態,非常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狀態。
第三,防秋燥。立秋之後,人們非常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喉嚨腫痛、鼻出血、便秘等症狀。這是因為低温和乾燥的環境極易使肝氣受影響,或偏旺、或偏衰,從而引發上述症狀。因此,鍛鍊身體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吃具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作用的梨、蜂蜜、銀耳、芝麻等。
第四,防疲勞。“運動量越大,鍛鍊效果越好”顯然是不成立的。運動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都講究限度。最好的鍛鍊效果就是感覺輕鬆舒服。如果運動量太大,鍛鍊後則會覺得疲憊不堪,甚至有頭暈頭痛、胸悶心悸、食慾減退。所以説鍛鍊時一定要結合身體狀況,合理安排時間和強度。
貼心提示:
秋天時節老人在強身健體時,務必要注意循序漸進,起初保持心跳佔最大心率60%的運動量,運動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堅持每週有兩天的運動時間。持續一個月之後再慢慢增強運動量。一定要注意延續性,倘若半途而廢,運動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如果放棄鍛鍊之後再重新運動的話,一就要像先前一樣循序漸進,不可突然進行大量運動。
●潤肺操
【功效】養護肺臟,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
【方法】
1.挺身直立,雙臂自然下垂,放在身體兩側,自然呼吸。雙臂向上伸直,雙手十指交叉相握,並翻轉雙手使手心朝上。
2.呼氣,上半身向前彎曲,手臂、背部與地面平行。
3.吸氣,將上半身轉向左側。呼氣,將上半身轉向右側。
【提醒】
重複左右轉動的動作4次。
●消脂按摩操
【功效】可以加快脂肪代謝和能量消耗,還能促進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改善便秘。
【方法】
1.雙手手掌從腹部劍突下推至恥骨聯合上緣,連推12次。
2.雙手手掌置於腹部左右兩側,從助緣下推至骨盆處,連推12次。
3.左手手掌置於肚臍周圍,右手手掌按在左手上面,揉按臍圍,依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12次。
【提醒】
每晚睡前做1次
(2017-07-29)
本以為心心念唸的立秋一過,就能迎來令人舒心的沁人涼爽?哈,圖樣圖森破啊騷年,wuli威武雄壯的“秋老虎”大人可不是隨隨便便來了就走的,更何況今年還有超長中伏與之相傍,大有一副“我倆就是準備死賴不走熱死你們了你咋咋地”的趕腳。
話説“秋老虎”它咋就那麼狂呢?
您可別小看了“秋老虎”!以北京舉例,在“秋老虎”連日親密的照顧之下,本市白天以晴為主,氣温較高,熱風陣陣,紫外線超強,偶爾的一場雨不僅不會降温,還會使濕度大大增加,雨停後讓人倍感悶熱與煎熬,身上永遠是濕乎乎黏糊糊的,倘若離開空調房的懷抱,簡直是如英勇就義般走進大蒸籠!
究其成因,其實“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後短期的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天數約7-15天。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原本向南退後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大陸地區,從而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的暑熱天氣,並且普遍讓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
話説今年的伏天咋就那麼長呢?
説完了“秋老虎”我們再來看看它的親密好戰友——數伏。俗話説得好,“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就是打從初伏的第一天算起,就開始了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不過俗話還有一句説得好,“數伏年年有,今年特別長”,至於為什麼,你是不是有點蒙圈了?其實對於“數伏”來説,每年的初伏起始日與伏天總時長一直都是不斷變化的,其算法都是依據“干支紀日法”推算得出的(這麼高深的知識,不好好看別怪啥都不懂啊!)。
“干支紀日法”,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相配組合成60組,用以編排年、月、日、時的順序,週而復始,重複使用。
根據“干支紀日法”的規定,三伏天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而中伏的天數是不固定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到,2016年的三伏天具體時間為: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話説此時不好好養生醫保就是不賠呢!
都知道三伏天高温難熬,所以,在這個時節我們要格外注意身體上的保養,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平日裏,食物需要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另外,還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還有一種傳統的中醫養生方法,就是在三伏天貼伏貼。貼伏貼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陽氣最足之時,藉助這個外力,通過陽性的藥物貼敷在人體的相應穴位上,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將人體內的寒濕驅除,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這種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達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傳下來。
(2016-08-12)
昨天上午9時53分,揚州正式進入立秋節氣,揚州市民在這一天有“啃秋”的習慣,那昨天的西瓜賣得怎麼樣?立秋後,老揚州有“貼秋膘”的習俗,但專家指出,“貼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因為今年立秋後還在伏天裏,市民要注意“秋老虎”發威,過早“貼秋膘”反而有害健康。
迎立秋節氣
“立秋”碰上悶熱天
想入秋再等兩月
“立秋啦!”昨天上午9點53分,揚州雖然進入秋季第一個節氣——立秋,但暑氣難消。氣象專家表示,我國民間素有“秋後有一伏”的説法。根據氣象部門監測的數據顯示,昨天揚州氣温雖然未達到35℃以上的高温線,但最高34℃的氣温還是讓市民感到悶熱難當,不過,早晚温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
“揚州真正入秋還需再等兩個月時間。”專家表示,現實生活中,立秋不代表入秋,揚州真正入秋還需再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去年,揚州從9月27日開始入秋。
晴熱天氣再來
週四或迎立秋後首個高温天
昨天夜裏到今天,揚州以多雲天氣為主,局部陰有陣雨或雷雨,偏東風4級左右,有雷雨地區雷雨時短時陣風8-9級。今晨,揚州最低氣温 26℃到 27℃,今天最高氣温為 33℃到34℃。8月9日,揚州以多雲天氣為主,局部有陣雨或雷雨,最低氣温26℃到 27℃,最高氣温33℃到 34℃。而從8月10日開始,揚州最高氣温將從34℃逐步突破35℃以上的高温線。
立秋後,秋老虎的餘威不容小瞧。從週三開始,高温天將再度襲來。而8月11日,揚州或迎立秋以後出現的最高氣温——37℃。這就印證了“秋後有一伏”的説法。據悉,從本週四開始,揚州不僅以晴熱天氣為主,36℃的高温天氣預計還將持續到下週。
立秋“啃秋”
“啃秋”有習俗
西瓜量價反而均下滑
“前期氣温高,最近温度明顯下降了,西瓜銷售整體不錯。”市區一家西瓜攤主對記者説,每年立秋時節,市民均有“啃秋”的習慣,不少人從週五就開始買瓜了,因為,人們擔心立秋時節突然爆棚的西瓜需求,肯定會引發瓜價上漲。“其實不用擔心,西瓜價格難漲,供應很充足,不存在缺瓜的現象,而且週六的一場陣雨,也讓‘瓜火’降了温。”
記者昨從亞聯水果批發市場瞭解到,相比之前持續高温期間,這兩天西瓜銷量出現了下滑,日銷量維持在600多噸。“現在本地瓜數量很少,基本下市了,主要以東北、新疆瓜為主。”該批發市場一負責人説,隨着近日每天一場雨,相比去年同期,目前西瓜售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東北瓜從之前的批發價3元/千克下降至2元/千克,新疆瓜從2.4元/千克下降至1.6元/千克。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立秋之後,只要不再出現炎熱的天氣,西瓜價格很難再起來,並且市場需求量也降低了,到那時西瓜可能就賣不出去了,要砸到手裏,與其這樣,不如以便宜的價格趕緊賣掉。
飲食健康
清補為主,“貼秋膘”要
因人而異、因人而補
立秋後是進補的好時機,但進補方法因人而異。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中醫師馬正明認為,秋季適當“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若貼補過分,且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容易導致肥胖。在立秋後的飲食中,人們應科學地選擇適宜秋季吃的蔬菜,如豆芽、菠菜、胡蘿蔔、芹菜、小白菜、萵筍等。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剛過完夏天,人體的胃腸功能還不能立刻恢復到秋冬時機的情況,因此,馬主任主張清補,適當食用牛奶、瘦肉、雞蛋、魚等一些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
此外,“貼秋膘”要因人而異、因人而補。實熱、濕熱、痰濕重三種體質的人,不宜“貼秋膘”。揚州市民“貼秋膘”要看天氣,慢慢來,江南立秋後,天氣不會馬上轉涼,暑濕還比較重,這時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這時“貼秋膘”,會加重脾胃的負擔。
“立秋後,再熱也熱不過三伏天,即使白天豔陽高照,但早晚涼的特徵漸漸凸顯。”馬正明告訴記者,秋天氣候乾燥,天氣逐漸轉涼,市民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
記者 喬國軍 陳晨 周陽
(2016-08-08)
秋風起,胃口開,
貼秋膘,菜譜來。
這個夏天你瘦了沒?
自動自覺的過過秤
又胖了?請你瀟灑離開,
捂住嘴 邁開腿
你瘦了?恭喜你,
以下菜品任你選擇,
把失去的重新找回來!
酥羊排【香酥羊排】
主料:羊排 1000g輔料:花生碎 20g,炒熟的芝麻仁 20g,鹽 7g,葱姜 20g,花椒八角 5g,小葱 15g,擀碎的炒過的孜然 20g,自磨辣椒粉 15g,香油 15g,花生油 500ml,玉米澱粉 40g,黃酒 20ml做法:1.首先將羊排解凍,洗淨2.準備好熟花生碎、炒熟的芝麻仁、擀碎的炒過的孜然,自己打的辣椒粉。葱姜。八角大料。3.化開之後清洗幾遍剁小塊,葱切段,薑切片。4.剁好的羊排放在冷水裏加熱。5.加入葱姜花椒八角。6.加入一大勺黃酒,等到水開之後撇去浮沫,然後蓋蓋子燉50分鐘。7.燉到30分鐘時打開鍋蓋加入5克鹽蓋蓋子繼續燉。8.煮好以後將羊排揀出來,然後準備一個大盤子裝些玉米澱粉,將燉熟的羊排每一塊都沾滿澱粉。9.沾滿澱粉的羊排分次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炸制。10.炸到顏色金黃撈出來備用。11.炒鍋內加入15克香油。12.香油温熱時就下入辣椒粉和孜然煸炒。13.然後加入花生碎和熟芝麻煸炒。14.把炸好的羊排倒入翻炒均勻,再加入2克鹽。15.第二次撒入辣椒粉、孜然、花生碎和熟芝麻翻炒均勻,最後撒上小葱末即可出鍋。五花肉【韓式烤五花肉】
主料:五花肉 450g,梨 1個,洋葱 半個,生薑 4小片,蒜 4粒,葱 1個,砂糖 2大勺,醬油 2大勺,蜂蜜 1大勺,胡椒粉 少許,芝麻油 1勺,辣椒粉 1勺(可省),韓國辣椒醬 2-3勺做法:1.梨,洋葱,生薑和蒜去皮切成小塊2.放進攪拌機攪拌成泥3.切片的五花肉裏倒入步驟2做好的醬料,再加入葱,砂糖,醬油,蜂蜜,胡椒粉,芝麻油和辣椒粉4.最後倒入韓國辣椒醬,攪拌均勻5.密封好,放進冰箱醃製30分鐘以上6.煤氣調中火,把五花肉一片片放上去烤,也可以全部倒進去一起炒,要注意的是因為五花肉沾上很多料,所以很容易烤焦,烤的時候要格外注意7.出鍋的五花肉,放進生菜裏,放上韓國拌醬,開吃!煎牛排【煎牛排佐雜蔬】
主料:牛排 150g左右一塊,洋葱 1個,荷蘭豆 一小把,土豆 一個,白蘑菇 適量,甜玉米 一根,聖女果 若干,蒜 3~4瓣輔料:鹽 適量,現磨黑胡椒 適量,淡味黃油 少許(可省略)做法:1.準備好全部材料;2.荷蘭豆洗淨去老梗,土豆去皮切塊,玉米去皮洗淨。蘑菇等等也處理好;3.牛排自然解凍,表面抹上少許鹽,放在廚房用紙上,室温靜置備用;4.做一鍋清水,水開後加少許鹽,將荷蘭豆汆水;5.撈出汆好水的荷蘭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冷水中,過冷河;6.同樣的方法,處理好土豆,玉米等等配菜;7.排一直靜置到沒有血水滲出,用廚房用紙沾擦表面,廚房用紙也非常乾淨;8.用蒜片在牛排表面稍稍用力的擦一下;9.烤箱提前預熱160度。將準備盛放牛排的盤子放在烤箱中加熱。鑄鐵鍋大火加熱,不用放油。燒至冒煙後,放入牛排;10.一面煎大約30秒~1分鐘,將牛排翻面;11.兩面都煎好後,用筷子夾住牛排,將邊緣有肥油的地方也煎一下;12.將煎好的牛排放入預熱好的盤子中,放在烤箱中繼續烤6~8分鐘;13.蘑菇切片,蒜去皮切片,洋葱切絲;14.鍋內留底油。如果剛才煎牛排滲出的油多,可以倒出來一部分。先加入蒜片和洋葱,小火翻炒。炒至香味傳出,顏色透明,轉大火,加入荷蘭豆,蘑菇,土豆塊;15.稍稍翻炒,加入鹽;16.加入現磨黑胡椒;17.起鍋,將配菜盛入剛才放牛排的盤中,再根據個人喜好,撒上現磨黑胡椒,就可以吃了。香豬蹄【鵪鶉蛋燉豬蹄】
主料:豬蹄500g,鵪鶉蛋300g,姜5g輔料:生抽1湯匙,老抽1茶匙,料酒1湯匙,蠔油2/1湯匙,花椒5g,冰糖10g,五香粉1茶匙,八角粉1茶匙做法:1.材料準備好2.鵪鶉蛋煮熟剝殼備用3.豬蹄焯水後撈出控幹4.鍋裏燒熱油,爆香薑片5.放豬蹄入鍋翻炒6.炒至豬蹄微焦調入生抽、老抽、料酒、蠔油,翻炒至上色7.調入五香粉和八角粉,翻炒均勻8.隨後轉入電壓力鍋內膽,兑入適量水9.放入剝殼後的鵪鶉蛋,加入花椒、冰糖10.啓動壓力鍋程序,烹飪結束即可嫩雞肉【白切雞】
主料:三黃雞1050克調料:姜25克,蒜適量,米醋適量,蠔油適量,水1200毫升,黃酒10克,姜粉適量,蒸魚豉油適量,鮮貝露適量,辣椒油適量,辣椒粉適量,胡椒粉適量,芝麻油適量做法:1.嫩三黃雞拔毛開膛剖洗乾淨(小販可代做),把雞反覆清洗,雞胗、雞肝、雞心也清洗乾淨,去掉體內大塊雞油留燒其它菜用2.把雞如圖對剖兩半,雞腿、雞翅、雞頸分別剁下,生薑切成片3.準備一大鍋,注入水燒開4.水開後,把雞部件和生薑片放入,倒黃酒,蓋上鍋蓋大火煮14分鐘5.煮至中途時,可開蓋一次把雞翻面,蓋蓋繼續煮完14分鐘,然後關火,閉蓋靜置15分鐘再打開鍋蓋6.撈出雞塊晾涼或者放到冰箱裏冷藏10分鐘,最後切成雞塊7.把薑末、蒜末、蒸魚豉油、蠔油、鮮貝露、辣椒油、辣椒麪、胡椒粉、麻油、米醋做成調料汁,雞塊蘸汁吃以上素材來自網絡
(2015-08-10)